词条 | 以俭持家 |
释义 | 原文道生廉约,身为三司①,而衣不华饰,食不兼味。一熊皮鄣泥②,数十年不易③,时人比之晏婴⑥。第宅卑陋,出镇后,其子弟颇更④修缮,起堂庑⑦。道生还,叹曰:“昔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强寇尚游魂漠北,吾岂可安坐华美也!”乃切责⑤子弟,令毁宅。 (选自《魏书·长孙道生传》 词语解释①三司:东汉时称太尉(最高军事长官)、司徒(最高行政长官)、司空(掌管工程的最高长官)为三司,北魏仍用这些官名。文中的长孙氏身兼司空。 ②鄣泥:亦作”障泥“,因垫在马鞍下,垂于马背两旁以挡泥土,故有此名。 ③易:更换。 ④颇更:颇,悉,皆。更:易换,替代。 ⑤切责:严厉地责备。 ⑥晏婴:春秋时齐国大夫,历史上著名的贤臣,以生活简朴著称。 ⑦堂庑:堂下四周之屋。庑:正房对面和两侧的小屋子。 翻译长孙道生廉洁而俭约,担任司空一职,而所穿的衣服不饰以华美,不吃多样的菜肴,所用的一副熊皮马鞯(jiān),数十年不更换,当时的人们把他比为晏婴。所住的房屋,低矮而简陋。有一次出征后,他的子弟把房屋全部修缮了一番,并建起了堂庑。长孙道生回来后,感叹道:“昔日霍去病认为匈奴没灭,无以为家,今天强大的敌人在北方边境游荡未平,我怎么能安心住这样华美的房子!"于是,就把子弟们狠狠地训斥了一顿,并命令他们把所建的房屋毁掉.。 注释 ①三司:东汉称太尉(最高军事长官),司徒(最高行政长官),司空(掌管工程的最高长官)为三司,北魏任用这些官名。文中的长孙氏身兼司空。 ②鄣泥:亦作“障泥”,因垫在马鞍下,垂于马背两旁以抵挡泥土,故有此名。 ③易:更换。 ④晏婴:春秋时齐国大夫,历史上著名贤臣,以生活简朴著称。 ⑤颇更:颇,悉,皆。更:易换,替代。 ⑥堂庑:堂下四周之屋。庑,正房对面和两侧的小屋子。 ⑦切责:严厉的责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