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宜章县 |
释义 | 宜章县建治于隋炀帝大业十三年,至今已有1380多年的历史,她雄居湘南边陲,地处楚尾粤头,居七泽之末,联五岭百粤之徽,进可制韶关,退可蔽衡湘,固南北之咽喉,势险要之当防,素为兵家必争之地,是湖南的“南大门”,史称“楚粤之孔道”。下辖27个乡镇,349个行政村,其中有16个乡镇与广东的乐昌、阳山、乳源、连州等县市接壤,湘粤边界线长达220公里。 中文名称:宜章县 别名:义章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湖南省郴州市 下辖地区:城关镇,白石渡镇,杨梅山镇等 政府驻地:民主西路15号 电话区号:0735 邮政区码:424200 地理位置:湖南省东南部,与广东省接壤 面积:2142.71平方公里 人口:59.02万(2008年)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莽山,回龙庙等 车牌代码:湘L 自然地理(地理位置 地形地势 河流水文 气候特征 自然灾害 矿产资源 生物资源) 宜章风景(独特的自然景观 灵异的回龙庙 名俗风情 古朴的瑶乡风情) 经济社会(一、综合 二、农业 三、工业、交通、邮电业 四、固定资产投资 五、国内贸易、外经外贸和旅游 六、财政、金融和保险 七、科学技术、环保和安全生产 八、教育和卫生 九、文化、广播电视、体育 十、民生事业、社会保障) 宜章名称的由来宜章古称乂章,取大、小章水交汇之意。很多宜章人认为是义章。其实是错误的。义没有交汇之意。从义和乂的甲骨文看就一目了然。 基本概况资源物产宜章境内矿藏资源丰富,含有金、银、铅锌、锡等矿产,品种繁多,共有9类36种,境内煤炭资源丰富,年产量达300多万吨,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另外,花岗石、大理石储量近40亿立方米,品种繁多、花色齐全,多属中、高档石材,其“宜章红”系列被称为“中国第四红”,蜚声中外。 自然生态宜章还是我国中南部地区罕见的生物基因库,境内近300平方公里的莽山原始森林,既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又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上千种国家保护动、植物。其中莽山烙铁头蛇属全球独有蛇种,已被列为国家濒危保护动物。 区位交通宜章县交通、通讯发达。公路有107国道、京港澳高速公路、宜连高速公路(北接京港澳高速,南接广清高速)、S324省道(宜临二级公路)贯通南北东西,铁路有京广复线及白杨支线、坪梅支线纵横交错,全县四通八达的交通格局正在形成。邮电通讯方便快捷,已开通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宽带信息,省时畅达。 经济发展近几年来,宜章县委、县政府充分利用自身独特的区位、交通、资源优势,实施了以“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变交通优势为流通优势、变区位优势为开放优势”为主要内容的“三变战略”,瞄准粤港澳市场,把握市场脉搏,努力把宜章建设成为粤港澳市场的“物资后备库”。 自然地理地理位置宜章县地处东经112°37′—113°20′,北纬24°53′—25°41′。位于湖南省东南部,邻接广东省。东界汝城县、资兴市,南邻广东省乐昌市、连州市、乳源瑶族自治县、阳山县,西连临武县,北靠郴州市。 地形地势境内地势南北两端向中部倾斜,西北部向中部、东部倾斜,由中山、低山、丘陵、岗地、平原等构成,呈明显的阶梯分布。县境周围山峦叠嶂,奇峰高耸,西北部的的骑田岭主峰二尖峰海拔1654米,东北部的瑶冈山高峰仙鹅包蛋海拔1842米,南部莽山主峰猛坑石海拔1902.3米,为全县最高点。 宜章县境周围山峦叠嶂,奇峰高耸,西北部的的骑田岭主峰二尖峰海拔1654米,东北部的瑶冈山高峰仙鹅包蛋海拔1842米,南部莽山主峰猛坑石海拔1902.3米,为全县最高点。 莽山位于南岭山脉北麓,总面积2万公顷,东、西、南与广东省乳源、连州、阳山相邻。境内1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150多座,最高峰猛坑石海拔1902米,称“天南第一峰”。 河流水文宜章县境内有大小溪河276条,绝大多数属珠江水系。流长5公里、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66条,其中属珠江水系62条,属湘江水系的4条。河网密度为0.47公里/平方公里。武水,是珠江水系的一级支流,由西向东横穿中部,境内流长30公里。长乐水,是珠江水系北江的二级支流,由南向东北流经7个乡41个村,境内流长105公里。玉溪河、章水、渔溪,均是珠江水系北江二级支流,分途由北向南穿越,境内流长分别为24公里、32.6公里、18.2公里。年平均降水的地表径流量为20.08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8.43亿立方米,武水、长乐水、章水、玉溪河等溪河的客水径流总量13.49亿立方米。 气候特征宜章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气候受季风交替影响,春早多变,夏热期长,秋短温凉,冬无严寒,热量丰富,雨水不匀。年平均气温18.3℃,1月平均气温7.1℃,7月平均气温28.1℃。年平均日照数为1603.1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600毫米。无霜期292天。 自然灾害境内常见的灾害发生天气有秋干旱、春秋低温冷害、暴雨、洪涝、大风、冰雹和冰冻。据近30年的气象4年一遇。干旱平均发生始期为7月4日。3月16至4月10日出现日平均气温低于11℃连续5天以上,影响早稻秧苗生长的“春季低温”为4—5年一遇。影响双季晚稻抽穗扬花的“寒露风”,平均出现日期在10月11日,最早年在9月20日(1971年)。局部日雨量50毫米以上的暴雨,平均每年3-4次,其中日雨量100毫米以上的大暴雨,一般1年1次。任意10天内总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上的洪涝,2—3年一遇,以局部中、小洪涝为主。瞬时风力达8级以上的大风每年发生2—3次,大多出现在5—8月。冰雹为5年一遇。较严重的冰冻4-5年一遇,主要集中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山地重于平丘,往往冻死、冻伤越冬作物和牲畜,压断竹木、电线、电杆、阻碍交通。 矿产资源宜章素有“煤炭之乡”、“建材之乡”的、“有色金属之乡”的美称。地质勘探初步查明有9类36种矿藏,广泛分布在全县20多个乡镇,尤以煤炭著称,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已探明的表层储量达1.28亿吨,目前可开采量5069万吨,主要分布在梅田、麻田、浆水、长村、杨梅山、关溪等乡镇。钨、锡、铅、锌、锰、锑等有色金属资源储量也较大。其中,里田的界牌岭原生锡矿8.4万吨,为大型金属矿床;已知锑汞矿点16个,赤石长城岭锑矿远景储量在100万吨左右,品位在1%以上;铅锌矿D级储量92万吨,主要分布在平和田尾、长策一带;钨矿以瑶岗仙矿区为最富,黑钨和白钨工业储量极丰,此外还有麻田、东风、白沙、城南等乡的8个矿点;锰矿分布在8个乡镇,保有储量250万吨;铁矿分布在13个乡镇,保有储量155万吨。特种非金属矿藏有冰洲石、水晶;化工冶金辅助原料建材等其它矿产有硫铁矿、磷、毒砂、高岭土、粘土等,其中赤石长城岭高岭土储量大于70万吨,东风乡的硅灰石矿全国闻名,城南的白云石等储量极其丰富,另外还有14处温泉。近年来,该县矿业飞速发展,矿业总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成为该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生物资源生物资源品种繁多,水稻有灿、粳两大类20多个品种,旱粮有红薯、玉米、大豆、小麦、大麦、高粱等30余个品种;经济作物有柑桔、茶叶、烤烟、苎麻等180余个品种;已查明的树种有90多科5844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树种1种,二级保护树种8种,三级保护树种11种;竹类有17种,植物药物有1100种。畜禽有近10种。鱼类有29种。 有珍稀保护野生动物32种,其中一类5种、二类27种。水能理论蕴藏量为17.01万千瓦,其中近期可发量为6.2万千瓦。有天然出露热(温)泉水13处,人工出露热(温)泉水1处,居全省县市之冠。 历史沿革宜章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渔猎农耕,繁衍生息。夏、商、西周为《禹贡》所称九州的荆州之域。春秋、战国属楚。秦起为郴县地。隋大业十三年( 617),梁后裔肖铣反隋,称帝荆州,据有郴州,析郴县南境置义章县,设县治于永福下村(今麻田乡新村)。唐武德七年(624)废义章县,并入郴县;武德八年,复置义章县,属郴州桂阳郡。武后长寿元年(692),析县境之一部置高平县;义章县治仍设永福下村,高平县治则设于今宜章县城所在地。两县同属江南道桂阳郡。开元二十二年(734),废高平县,徙义章县治于高平治所,属江南西道郴州桂阳郡。宋代,义章县属荆湖南路郴州军;太平兴国元年(976),为避宋太宗赵光义讳,改名宜章县。元代,宜章县属湖广行中书省岺北湖南道郴州路。明代,宜章县属湖广布政司郴州直隶州。清代,宜章县属湖南省衡永郴桂道郴州直隶州。民国以来,湖南省省县之间设置频变,宜章县隶属不常。 宜章区划、建制在近代无变动。 1959年3月撤临武县,并入宜章县。 1961年7月恢复临武县,宜章县仍辖原属地域。县名及地域沿用至今,现隶属郴州市。县人民政府驻玉溪镇。距省会长沙市310公里。辖玉溪镇、白石渡镇、杨梅山镇、瑶岗仙镇、梅田镇、麻田镇、黄沙镇、迎春镇、一六镇、栗源镇、岩泉镇11镇;浆水乡、长村乡、天塘乡、笆篱乡、白沙圩乡、关溪乡、里田乡、赤石乡、平和乡、五岭乡10乡以及莽山瑶族自治乡。乡镇下编制共20个居民委员会;349个村民委员会。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风土人情八月十五是中秋,但宜章白沙圩乡桐木湾村的李姓人家,却总要把中秋节安排在八月十四这一天,这种风俗已经流传了一百五十多年。 相传一百五十多年前,桐木湾村一女子参加了著名女将洪宣娇领导的抗清队伍。一天,洪宣娇听说桐木湾村的女子非常劳累,连过中秋想回一趟娘家都抽不出时间。非常体恤女性的洪宣娇便建议桐木湾提前一天过中秋,以便于这里的媳妇中秋这天回娘家,同时也方便桐木湾外嫁的女儿提前一天回桐木湾孝敬父母。因此,无论是桐木湾的媳妇,还是桐木湾外嫁的女儿,每一年都有两天是在过中秋。 该村的李立生老人说:“我们李姓的中秋节,除了在时间上提前一天以外,其它风俗和邻近的村庄并没有什么不同”。 宜章风景独特的自然景观山高石怪,林幽峰奇,水色天光造就了莽山众多壮丽秀美的景观。如莽山颇有名气的鬼子寨和崖子石和猴王寨景区,其悬崖峭壁就像刀剑削劈一般。莽山的地形由东南向西北倾斜,相当崎岖,相对高差大,一般为500——800米,最大高差达1400米。站在最高峰“天南第一峰”的猛坑石主峰上,可将群峦尽收眼底,并可“北望衡阳、南见韶关”。山中许多崖石经过千万年的风吹雨洗,变成各种各样的形态,如:金鞭神柱、将军石、童子拜观音、木鱼石、蛤蟆石、木鱼画石、罗汉打坐,栩栩如生,令人遐思不尽。 莽山绝景佳境,数不胜数,飞流千尺的鬼子寨瀑布,“万丈深坑”,雄踞天关的南天门,端庄文静的“三姐妹”,巍巍雄浑的摩天岭,清潭染翠的夹水风光,高山草原浪畔湖、“高峡平湖”的林子坪人工湖,神秘莫测的“猴王寨”,这些景观集山水之神韵,掇幽林之深秀,令游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灵异的回龙庙莽山偏处深山,历史上曾有回龙庙、金船大庙、圣地庙、观音堂等十余座庙宇,曾经香火鼎盛,远近闻名。回龙庙旧址背靠崖子石,视野开阔,风光秀丽,方圆百里视为宝地。1993年仙逝的老尼姑至今不腐的灵异之事传为奇闻。 名俗风情瑶族起春节,是瑶族人民的春耕纪念节。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一日,瑶人手持绿叶青枝,敲锣打鼓,齐集盘王庙,举行祭春活动,祭祀山川大地,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瑶族团圆节,是为纪念瑶族先祖六男六女受封婚配,团圆成亲之日。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日,瑶人杀牲庆贺,喜气洋洋。入夜,敲锣打鼓,到村外燃烧篝火,舞动火龙火狮,围堂歌舞,直到深夜甚至通霄达旦。 瑶族盘王节是瑶族最隆重、最神圣的传统节日。自农历十月十六日起,瑶人在盘王庙里举行“还盘王愿”的祭祀活动,历时7天7晚或5天5晚。节日期间,既有庄严肃穆的祭祀活动,也有吟、唱、颂、歌、舞、表演、对白、说笑、与客人对唱等娱乐活动。 古朴的瑶乡风情莽山国家森林公园紧邻莽山瑶族乡。瑶族民居有精美的檐柱,精巧的木窗,正门额眉有画匾,古朴典雅,独具特色;瑶民服饰为手织精绣,古朴、精美;瑶族盘王节由纪念先祖发展而来有祭盘王、赛歌等活动,别具地方民族风情。 便利的交通条件 莽山国家森林公园自107国道30KM,均为IV级路面,距京广复线69KM,距京珠高速公路64KM。 经济社会一、综合2011年来,全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跨越、富民强县为目标,以加快转变方式、转型发展为主线,放手先行先试,大力承接对接,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经济社会保持发展加快、结构趋优、基础提升、质效向好的良好态势。 (一)县域经济在后发赶超中持续加速。 根据“十二五”规划总体要求和科学跨越、富民强县的战略部署,我们提出了GDP增长16%的目标。在省市的关心、支持和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逆势上扬、开局良好。一是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初步测算,1-7月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5.49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4.2%、26.4%和14.1%。二是生产要素保障有力。全县总用电量达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其中工业用电量3.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5%。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8.16亿元,比年初增加4.85亿元;存款余额92.65亿元,比年初增加1.44亿元。交通运输客货运周转量8.7亿吨公里,增长22%。邮电业务总收入2130万元,为年计划的69.5%。新增城镇就业3600人,占目标任务的80.1%;新增劳动力转业就业4410人,占目标任务的75.2%。三是财政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完成财政总收入59098万元,占全年任务的61.06%,同比增长3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40元,同比增长13.6%;农民人均纯收入1776元,同比增长10.7%。 (二)产业结构在转型发展中不断优化。 围绕转方式、调结构工作主线,我们制定了产业转型“三年行动计划”、园区倍增发展计划、服务业转型升级计划,实施了水利、交通、城建“三大会战”,加快以新型工业化为主体的“四化两型”进程,产业发展步入规模化、集约化、高新化轨道。一是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启动建设“575”万亩粮食高产示范片创建工程5个7.56万亩,玉米万亩高产示范片5个5.5万亩,粮食播种面积72万亩,再次被推荐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候选县。继续推进“一县一品”工程,实施第二轮脐橙优势产业带开发,总面积达到10.1万亩。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投入水利资金1.5亿元,兴建农田水利工程3432处,完工3426处。二是工业经济企稳回升。加快实施煤炭、有色金属、烟花爆竹等传统优势产业技改提升,扶持以弘源氟化工、东风硅灰石精深加工为主的新材料产业,以华电宜章公司风电、生物质能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以富士电梯、通达挂车为主的装备制造产业,以宜章生物医疗制造基地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以中瑞科技、恒维电子、万旭电子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等五大战略新兴产业,不断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1-7月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68亿元,同比增长29.3%。有色金属、建材、烟花爆竹、机械电子等产业增加值增幅均达40%以上,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三是服务产业持续活跃。继续开展“家电下乡”、“摩托车下乡”、“家电以旧换新”活动,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建设,激发和扩大城乡市场消费,1-7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47亿元,同比增长20%。大力发展“红、绿、古、蓝”四色旅游,成功举办了第三届莽山高山杜鹃花节,荣获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先进集体称号。1-7月接待旅游游客人数73.9万人次,增长3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2亿元,增长32.7%。 (三)项目建设在重点带动中快速推进。 坚定不移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来抓,继续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实施项目建设“双百计划”(实施107个主要建设项目,总投资166.29亿元),确定了事关宜章长远发展的7个重大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7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3亿元,同比增长48.2%。一是主要建设项目支撑有力。全县107个主要建设项目开工91个,开工率达85%,完成投资37.26亿元。列入全省“三个一”行动计划的宜凤高速公路完成总投资的97.4%,月底可实现竣工通车;列入市调度的44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8.35亿元,为年计划的62.3%。全县30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3.05亿元,为年度计划的62.3%。富士电梯、县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第三轮十万亩生态营造林建设工程、年产40万立方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莽山东方恒力大酒店等13个项目已完工或超额完成年度计划;S324线改造、宜章大道、氟化学循环工业基地、通达挂车、德宝科技、君悦物流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步伐加快。二是项目前期工作推进有力。积极推进列入全市的7个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莽山水库建设项目相关遗留问题已得到妥善处理,项目建议书已呈报至省发改委,待报国家发改委审批,启动了地质勘察和可研论证;太平里风能发电场已呈报至省发改委审批;裕新多金属矿床技改项目选矿设备标12个已签订合同10家,主体工程完成了前期准备并于6月15日开工;白石渡氟化学循环工业园建设项目进入扩征地土地平整和入园道路开工建设;莽山创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已通过初审报市政府审批;原杨梅山煤矿、梅田煤矿和城关棚户区改造已经国家和省发改委下达投资计划。三是项目管理机制规范有序。继续强化“一组七部”项目协同推进管理机制,制定完善了项目建设“双百计划”和“民生大爱行动”实施方案,强化项目组织协调、综合调度、资金落实与监督考核。按照“明确一名县级领导、带领一个牵头部门、组织一批相关单位、服务一个重点项目”的工作机制,由县四大家主要领导及相关领导联系项目,实行每周调度、每月通报、每季考核,坚持“一线工作法”,到项目现场协调解决矛盾纠纷和困难问题,组织落实综合和专项项目调度33次,保障了项目建设进度和时序目标。 (四)园区经济在承接对接中集聚优势。 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湘南开放开发、赋予郴州先行先试34条政策,以对接粤港澳、融入珠三角为目标,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突出把“一区三园”打造成为县域经济增长极、先行先试试验区、新兴产业承接地、城市发展新载体、“四化两型”主战场,争创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产业承接示范园和特色专业园区。一是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大力开展“园区提质提速年”活动,出台了《关于加快把宜章经济开发区建设为经济特区的决定》,扎实抓好园区调区扩区工作,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一批水、电、路基础提升工程。目前宜章产业承接园一、二期共完成征地1100亩,新建标准厂房7万平方米。园区基础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2亿元,两年前的一块空地如今已有6家企业入驻投产或正在建设。宜章产业承接园二期开发、标准厂房二期基础设施、三期标准厂房5万平方米等项目正加紧进行。二是开放承接拓展深入。成功引进富士电梯、欣锠鞋业、万旭电子、怡景制衣、德欣服装、中瑞科技、通达挂车、德宝科技、君悦物流、阳普医疗、诠立鞋业、伊泰莲娜等企业入园,其中富士电梯是电梯行业少有的同时拥有国家颁发的3个A级许可证的电梯公司,正在建设的生产车间是全国最大的电梯生产车间;欣锠鞋业是全球生产特种工作鞋的龙头企业。与央企和省企对接实现新突破,中国五矿投资5亿元在瑶岗仙建设裕新多金属矿床技改项目;成功引进全球500强企业中国中化集团并购弘源化工和鑫源矿业,在宜章建设世界级的氟化工生产基地,首期投资10亿元,每年可产生利税3亿元以上;中国华电集团湖南分公司在我县规划建设目前湖南最大的风电场,总投资10亿元,每年可产生利税2000万元以上;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项目与国电南方分公司对接,第一期总投资6亿元,每年可产生利税2000万元以上;第二期竣工后可产生利税2亿元以上。三是外经外贸来势看好。1-7月全县新批外资项目3个,实际到位外资3862.1万美元,占全年任务的63.31%。内联引资12.56亿元,占全年任务的66.1%。1-6月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906万美元,同比增长45.43%,其中出口488万美元,同比增长21.09%,进口418万美元,同比增长90%。 (五)社会事业在统筹推进中协调进步。 启动实施了“民生大爱行动”,共实施111项民生工程。在宜章政府网、宜章电视台、宜章舆情等县内媒体上开设了“聚焦民生大爱行动”专栏,每月对民生大爱行动进行跟踪宣传报道,开展一次主题宣传活动。将“民生大爱行动”列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实行公开承诺,年终进行严格考核,目前已经完成或超额完成的有城乡低保补差、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计生家庭奖励扶助、新农合参合率等43项,完成60%以上的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乡镇敬老院建设、职业技能培训等52项。《宜章夜故事》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二、农业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1160万元,增长3.9%。其中:农业产值105762万元,林业产值5160万元,牧业产值93070万元,渔业产值4349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819万元。全县粮食播种面积47.67千公顷,粮食产量238290吨,增长7.58%。其中:稻谷产量162498吨,增长8.67%;油料产量7017吨,增长10.36%;烤烟产量2946吨,下降5.7%;蔬菜产量287880吨,增长10.48%;水果产量12307吨,下降18.51%。 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年末生猪存栏44.2万头,增长0.7%,牛存栏4.95万头,羊存栏1.65万只,家禽存栏109万只。全年生猪出栏70.05万头,增长2.98%,牛、羊和家禽分别出栏2.33万头、2.32万只、399万羽。肉类总产量达到60348吨,增长2.4%;禽蛋产量3904吨;水产品养殖面积9277公顷亩,增长32.9%;水产品产量5576吨,增长2.1%。 全县当年完成造林面积5200公顷,育苗面积10公顷,年末实有林地面积135440公顷,森林蓄积量164.2万立方米,同比增长4%,森林覆盖率达到52.77%。 全县完成各类水利工程3124处,投入资金10416万元,投工投劳89.6万个,完成土石方131万立方米。解决饮用水28716人;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72.07万千瓦,增长4.1%;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 9958吨,下降36.8%。年末,全县347个村全部通电和电话,347个村全部通汽车,道路通畅率92.8%。 “三农”工作再创佳绩。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29家,其中市级以上13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226家,其中梅田上寮脐橙专业合作社等三家合作社被评为市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粮食生产和牲猪养殖成效明显,分别被评为全国产粮大县和全国生猪调出大县。 三、工业、交通、邮电业全年工业完成总产值793912万元,增长7.7%;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26634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8%。全部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208万吨,水泥123.5万吨,发电量2.73亿千瓦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增长25.89%,经济效益指数352.66%,比上年提高42.36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99.3%,亏损面为2.31%。 全年交通运输客货运周转量166794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2.4%。全年邮电业务总量60116万元,增长9.11%。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6.34万户,其中农村用户3.68万户,城镇用户2.66万户;小灵通用户0.52万户;手机用户23.35万户,增长16.75%;互联网用户1.5万户。邮政函件5.6万件,订销报纸328万份,订销杂志23.7万份。 四、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1981万元,增长108.4%,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9349元,人均增加4511元。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70389万元,增长97.2%,占比重88.4%,人均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8267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技术改造投资298521万元,增长69.4%,占城镇以上投资比重63.5%,比上年提高5.5个百分点;工业项目投资374216万元,增长69.4%;基础设施投资95551万元,增长50.8%。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8850万元,增长29.8%。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8190万元,同比增长74.5%,其中住宅投资5740万元,增长41.2%,占整个房地产开发投资的70.1%。房屋施工面积86324平方米,增长139.3%,其中住宅70169平方米,增长128.4%。 五、国内贸易、外经外贸和旅游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2295万元,增长18.76%。其中县的零售额106900万元,增长12.77%;县以下零售额225394万元,增长21.8%。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65668万元,增长17.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60400万元,增长21.1%;其他行业零售额6227万元,增长70.9%。 全年外商直接投资4931万美元,增长24.48%;实际利用内资136969万元,增长11.3%。外贸进出口实现2343万美元,增长11.04%,其中出口1404万美元,同比增长13.32%。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23.79万人次,增长24.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85亿元,增长28.3%。 六、财政、金融和保险全年财政总收入完成53075万元,增长14.9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2143万元,增长12.53%;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23013万元,增长16.07%。全年财政支出108569万元(包括上级补助收入),增长33.48%,其中:教育支出26124万元,增长26.3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1835万元,增长57.84%;医疗卫生支出9850万元,增长83.32%。 全年国地税完成收入38627万元,增长20.34%,其中国税收入24518万元,增长17.47%;地税收入14109万元,增长25.69%。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84836万元,比年初增加93110万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514259万元,比年初增加49926万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13880万元,比年初增加57689万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153624万元,比年初增加41052万元,中长期贷款余额为59981万元,比年初增加16362万元。全县保险公司共22家,完成保费收入12586万元,增长9.9%,赔款5090万元,增长15.2%,赔付率40.4%。 七、科学技术、环保和安全生产 全年专利申请数43项,其中授权专利9项。科技投入力度加大,全年科学技术支出2305万 七、科学技术、环保和安全生产全年专利申请数43项,其中授权专利9项。科技投入力度加大,全年科学技术支出2305万元,占地方财政支出的2.12%。全县高新技术企业15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55148万元,增长90.6%,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6.96%。 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率5.4%,工业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合格率100%,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88%,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28.5%,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90%。年度基本农田保有量保持上年水平,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率为17.6倍。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11人,比上年下降8.3%。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206人,下降10%;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3.17人,下降0.08%;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0.96人,增长6.67%。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8起,同比下降43%,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1.54人,同比下降64%。 八、教育和卫生年末实有学校295所,其中普通中学34所,小学251所。年末实有民办学校10所,其中普通中学4所,比上年增加1所;小学6所。全县教职工5127人,其中民办学校教职工601人。全县新招学生18840人,其中民办学校新招学生1301人。全县在校学生数82486人,其中民办学校在校学生数505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高考本科上线618人。 年末全县医疗卫生机构717个,其中:国有医院29个,民办医院1个,农村卫生室659个,个体诊所25个。全县卫生技术人员2487人,其中医生数723人。卫生机构床位数1774张,其中:乡镇卫生院床位数1234张,县级卫生机构床位数430张。全面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参合人员41.8万人,参合率92.4%。 九、文化、广播电视、体育2011年9月1日在经济日报刊发了《上寮村的“绿色”转变》,介绍上寮在村支部带领下,积极开展调结构转方式,打破了中央党报头版头条不发县域的不成文的惯例8月31日揭晓的第21届 (2010年度)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报道我县迎春镇中心学校原校长李黎明先进事迹的通讯《李黎明:丰碑树立在人民心上》荣获三等奖。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中国新闻奖是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年度最高奖。这是我市第一次荣获此荣誉。 宜章县原创中老年舞蹈《洞庭渔歌》获第十届国际香港舞蹈大赛金奖;新建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38家农家书屋,极大地丰富了宜章县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年末全县拥有卫星地面接收站112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2座,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8.8%。有线电视用户6.8万户。 全县共有体育场馆213个,全民健身运动参加人数3万人,开展全民健身项目10次。 十、民生事业、社会保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38元,增长9.9%。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0065元,增长6.24%;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15%。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6.34平方米,增长3.15%。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空调38台、电脑64台、彩电142台、冰箱90台、洗衣机94台、移动电话194部。 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477元,同比增长2.5%,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20元,同比增长0.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6.2%。农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47平方米。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年末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7827人、40553人、20461人和29665人,比上年末分别净增1736人、3005人、1079人和3503人。分别征缴保险费3460万元、2726万元、478万元和146万元,增幅分别为15.7%、-0.36%、6.9%和24.7%。企业离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达到1173.94元,比上年增加126元。全日制劳动者最低工资标准560元。全面启动实施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县参保城镇居民70107人 。 行政区划Yizhang Xian 431022 424200 玉溪镇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宜章县辖11个镇、10个乡、1个民族乡。 玉溪镇 辖:城北、城中、南关、南门4个居委会;东门、清水、曹排、江波头、城东、水浸窝、长冲、樟涵、南湾、廖家湾、罗家山、寿福、新田、法堂、西门、黄岑、曹家、罗家灌、成家、五都岭、吴家、下蕉、上蕉、黄土山、塘园25个村委会。 白石渡镇 辖:解放路、大塘下、星兴街3个居委会;金钗坪、白石渡、高龙桥、新车、车湾、蔬菜队6个村委会。 杨梅山镇 辖:高枧居委会;杨梅山、香花、富里坪、枧坪、炉背岭、鸭婆旦、高枧7个村委会。 瑶岗仙镇 辖:永红、建新2个居委会;瑶岗仙、长策居委会;上坪、新坪、羊坦、中坪、下坪、陈家塘、新屋、老屋、田僚、向阳、回田、严郎、前进14个村委会。 梅田镇 辖:梅溪、老湾2个社区;龙村、荷叶塘、夏塘、上寮、黄石、车头、梅田、母老、竹坪、战地冲、小塘、岑水、水楼下13个村委会。 麻田镇 辖:桐子树下、上洞、寺门、麻田、杨家、泗溪、三湾、松柏、新村、下塘冲、曾冲11个村委会。 黄沙镇 辖:大元、岭背、畔田、新桥、石头寨、大黄家、黄沙溪、新坌、水源山、沙坪、堡城、蔡家、较场坪、晓夏街、上樟銮、下樟銮、兰钟、麻胡、大凤、曹家坌、五甲21个村委会。 迎春镇 辖:光明、山上、东冲、鹧鸪坪、高梁下、畔头、大津、金朝山、大坪、桐木坑、崎石、周家、欧联13个村委会。 一六镇 辖:一六居委会;一六、北岸、水朝坪、观音寺、廖家、香口、河边洞、水北岸、指背岭、坪家塘、石街头、沿河、赛上、宝塘、栏杆岭、杉木山、下白家、上白家、百堆、十三户、廖家、塘尾、红庙脚、汤湖里24个村委会。 栗源镇 辖:栗源居委会;石波潭、复源、游宰冲、椅子岭、龙沙坪、留览、甘棠湾、四合、古竹、坛斗、长田、老王冲、迳口、塘其冲、老坪山、口路、其山下、塘岭、新坪山19个村委会。 岩泉镇 辖:岩泉居委会;红桥、东河、西河、胡家、白洋塘、洞江寮、马头庙、才口、枫木塘、筲箕塘、东岸、郭家、竹渚、毛坪头、周家湾、孙家、东口洞、盐冲、上田、沙溪、小河21个村委会。 浆水乡 辖:浆水、水口、偏溪、洛角、杉树山、新华、温塘坳、大地岭、上源头、茅栗、锁石、龟爻、夏洛、新车坪、塔塘15个村委会。 长村乡 辖:大井、镇兴、长村、塘家寮、石山、东溪、华石、千家岸、长启9个村委会。 天塘乡 辖:天塘居委会;龙塘、三联、肖家、孟家、田尾头、天塘、猴子冲、山背、仁洞、柞树下、满塘、谢家、黄土坡、太平山、新民、樟门塘、林家排、走马丘、南冲、罗轸、贺家、竹梓塘、水尾、笠头、菜子冲、台霄、杨桐江、元壁、石江、龙江口30个村委会。 莽山瑶族乡 辖:黄家磅、永安、刘家、西岭、塘坊、钟家、道洞7个村委会。 笆篱乡 辖:笆篱居委会;平元、黄土岭、岩英山、归塘、范家、邱家、峙冲、尖角山、五斗冲、东风、联元、戴家、叶山背、车田14个村委会。 白沙圩乡 辖:腊元、对江水、白沙圩、桐木湾、洛角塘、才口、自生、黄竹冲、皂角、坦灵祠、上峰、桥头、石燕冲、山门、湖羊尾、圣公坛、邝里洞、张家寮18个村委会。 关溪乡 辖:关溪、鲫鱼塘、石禾塘、栗木、黄泥墩、陈曹尹、余家、谭关宁、塘下岭、沙市、马头下、鲁塘、高山、狗牙洞、塘禾里、锡塘16个村委会。 里田乡 辖:里田居委会、新华居委会;桅子、里田、谷家、松华、中塘、黄土、塔下、上渡、楼下、龙溪、上里、江厚、东山、吾作14个村委会。 赤石乡 辖:曹田、下涟、白水、栗坪、赤石、平光、下欧、渔溪、白清、三合、五四、广江、长城岭、塘背、老塘、汇溪、巩桥、南塘门18个村委会。 平和乡 辖:平和、城头、月梅、土桥、李家塘、鸡公坦、丫溪、黄田、马阵、杨柳、水落岱、田舍12个村委会。 五岭乡 辖:樟桥、坳背、分水、福禄岭、坦山、十二亩、欧家洞、沙坪、留军、沿江、铁坑、小溪、用口、塘下、老何山、小水、邓家湾、浒口、太平里、饶田、长坪21个村委会。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宜章县特产“莽山银翠”茶莽山绿茶原种为土茶,据民国版《宜章县志》记载:莽山“以崖子石之山茶、莽山思仁坳之横水茶为最佳,其性凉,能解热毒,可治痢疾”。 采茶精挑细选,炒茶火候准确,揉茶轻搓细揉,烘焙竹笼木炭。茶叶成品无污染,品质好。 宜章县茶叶以其条、色泽翠绿、茶味醇和无公害的优良吕质,畅销国内外,是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长期饮用少以醒脑提神,防癌抗癌,健身强体。 宜章香柚宜章香柚果形美观,皮薄光滑,单果重1.5―2.5公斤,果肉饱满,蜡黄色、晶莹透亮、柔嫩多汁、酸甜适口、香气浓郁、无核,可食部分60―68%、可溶性固形物10.7―11.6%、全糖9.17―9.86克、全酸0.734―1.011克,并富含多种维生素与营养成分。果实10月中下旬采收。果实耐贮存,用塑料袋包装不须其它处理便可存放半年,品质仍佳,素有天然罐头之美称。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宜章脐橙宜章脐橙,2003年该县被农业部列为“赣南—湘南—桂北”柑桔优势产业带脐橙优势项目县,2006年被农业部列为全国脐橙标准化生产示范县,通过五年的努力,将绿色食品脐橙标准化技术体系落实到脐橙产前、产中、产后生产经营全过程。 截止目前,全县已建成2个万亩、10个千亩以上脐橙规模基地,总面积达到了6.89万亩,其中标准化生产核心示范区近1.5万亩。预计2008年挂果面积2.5万亩,产鲜橙1.5万吨。 章脐橙2005年10月被湖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予以出口登记。2005年11月在中国湖南省第七届农博会获得金奖,2006年5月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2006年获湖南省第八届农博会金奖;2006年7月获湖南首届绿色食品博览会畅销优质农产品金奖,2006年11月获湖南省首届中西部农博会金奖。 腊肉腊肉采用正宗乡下肉,经祖传秘方精制而成,保持着原有的自然口味,色香味俱全,不含任何色素。 蕨根粉特点:采用野生蕨根为原料,经科学加工,精制而成。 成分:富含大量的胡萝卜素、维生素及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和营养物质。 食用方法:加适量凉开水调稀,再用热开水冲熟调匀成糊状即食。 金四季鲜蕨金四季鲜蕨是选取生长在莽山高山上的鲜蕨苗,以传统工艺结合现代配方精心加工而成,风味独特,其肉质细嫩,属纯天然粗纤维野菜,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 食用方法:用清水浸泡3―5分钟,再用开水煮1―2分钟后,加料清炒或配以其它菜享用,也可放入各种汤内。 金四季苦笋金四季苦笋是选取生长在莽山高山上的天然笋,以传统工艺结合现代配方精心加工而成,风味独特,其笋质鲜嫩,属纯天然粗纤维食品,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 食用方法:用清水浸泡3―5分钟,再用开水煮1―2分钟后,加料清炒或配以其它菜享用,也可放入各种汤内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