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伊北 |
释义 | 个人履历伊北,男,1983年出生于安徽省淮南市,2008年开始写作。伊北一直长在水边,从小在淮河边上生活,后去无锡读书,太湖边水汽氤氲的孤寂生活,培养了他朴素灵动的气质和犀利敏锐的观世眼光。2007年,伊北一路北上,赴北京,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所攻读现代文学硕士学位。在京期间,伊北开始提笔写作,他机智灵动的文字迅速占领全国的报刊版面,2010年2月,推出个人的第一本书《爱恨都已倾城:私房阅读民国女子》,以独特的男性视角,融合现代女性解放史,用异样鲜活的笔触,书写了一段民国女性奋斗的传奇。陈子善称《爱恨》是“一本别致的书”。《爱恨都已倾城》也的确不负重望,始一出版,就广受好评,图书在当当、卓越、京东等网上书店几度脱销。2011年,伊北再接再厉,一口气推出小说《被结婚:亲爱的这不是爱情》(磨铁图书),主题随笔《可以暴烈,可以温柔:私房阅读民国女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两部作品,前者,探讨了当代青年的婚恋困扰,展现了新生代作者不俗的自我意识,平淡而近自然的书写方式,继承了自《海上花列传》而下的中国古典小说的衣钵。后者,则用冷峻的笔调,写尽了女间谍们生死爱欲。伊北2012年出版的最新长篇小说《北京浮生记》,关注现实,写一个关于金钱、爱情和迷失的故事。聚焦80后北漂大都市爱欲挣扎,讨论一群年轻人和北京这座大都市的纠结关系,旨在拷问:在物质条件匮乏的情况下,只有感情的爱和婚姻能走多远?与此同时,小说折射出当下年轻人纠缠苦恼的人生困扰,也是当下社会发展的症结,即:当金钱成为人生的主导与枷锁,还怎么去实现本应唾手可得的简单生活?发人深省。 伊北的长篇小说,多以都市题材为主,平朴真实又犀利幽默,始终关怀都市男女的精神状况;短篇小说则蹊跷诡异,始终有一种南方湿润的氤氲味道;伊北的随笔作品,多以历史题材为主,回肠荡气又不吝表达主观爱恨,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同时注重书书写传奇。 张爱玲研究专家陈子善说,伊北的文字“往往灵感乍现,有时轻灵,有时沉重,充溢其中的是奇妙贴切的比喻和荡起回肠的阐发……作为80后的年轻作家,能达到这样的水准,成绩已是很娇人了。”有人说,伊北的随笔文字堪比毛尖,这可能因为同是科班出身的缘故,但可贵的是,伊北又有一难得的市井气,这一点在其小说中得以展露,伊北来自民间,书写民间,从大地找寻写作灵感,在都市的繁华中找寻真情真性。 个人作品长篇小说1:《北京浮生记》书名:《北京浮生记》 定价:32 ISBN: 9787511322029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年: 2012-4 内容简介: 聚焦北漂一族80后们在北京的生存状态:在物质条件匮乏的情况下,只有感情的爱和婚姻能走多远? 涂志刚和马千里从大学开始相爱,为结婚,二人欺骗马千里的妈妈说在北京买了房,后来谎言被揭破。而志刚在单位因不会讨好上司而不受重视,收入也没有妻子多,受尽了丈母娘的白眼……他如何保住爱情? 尹立冬承受着债务压力和感情纠葛:姐夫赌钱被放高利贷者追杀,需要他伸出援手;女朋友夏夏为投资挪用巨额公款,需要他来填补窟窿;姐姐要开麻辣烫小店需要他来筹集开店资金……而富家女贾瑞秋承诺只要他跟她结婚,所有的钱她都给他……他如何抉择? 马婵娟和蒋毅然是青梅竹马的情侣,婵娟学业顺利,被保送研究生的同时又得到大公司高层的职位,风光无限;而蒋毅然考研失利,找工作困难重重,最后找了个底薪也不体面的工作。婵娟感觉到了两个人的差距……他们的感情之路是否能够继续下去? 长篇小说2 :《被结婚》书名:《被结婚》 副标题:亲爱的这不是爱情 定价: 29.8 ISBN: 9787507534382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5月 内容特色: 讨论大龄都市男女单身问题的经典之作。 大龄了,相亲了,见过家长了,你还没反应过来,就在这条流水线上被结婚了。爱情是机缘巧合,婚姻是对号入座,看女主人公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感情归宿,听都市男女内心最真实的声音。结婚,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结婚,应当以感情为前提,幸福的征途,感情是永远的正确的出发点。 随笔集1 :《爱恨都已倾城》书名:《爱恨都已倾城》 副标题:私房阅读民国女子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10 页数: 212 定价: 25.00装帧: 平装 ISBN: 9787547006054 图书特色: 在民国女性这一写作题材中,《爱恨都已倾城》始一出现就以独特的切入视角和笔调引起了广泛关注,正如陈子善先生所言,”贯穿全书的主线是撼人心魄的。“”作者要反复强调的是,在提倡个性解放、婚恋自由之后,在依旧是男权中心的社会里,何谓更完全意义上的女性解放?换言之,经过“五四”洗礼的现代女性,面对新的挑战,是否真的获得了解放?作者明确地告诉我们,二十年代的庐隐、许广平们,三十年代的张兆和、萧红们和四十年代的张爱玲、苏青们,她们所面临的困境、所要解决的难题,是大不一样的。“孜孜的人文关怀和对两性关系”现代史“的独特观照,使得这本书赢得了读者,面世以来,一纸风行,当当网、卓越网、京东网等各大图书销售终端曾几度脱销,一书难求。 内容简介: 她们是传奇,在时代中逆流而上。她们不传奇,华丽背后也苍凉。 《爱恨都已倾城——私房阅读民国女子》是一本历史随笔集,讲述了二十三位民国时期传奇女性的跌宕的情感经历,并配以多幅珍贵老照片,资料丰富翔实。本书从男女两性关系入手介绍民国那些女子,这也是大众最感兴趣的所在,加上作者清秀淡雅的文字,使这些民国杰出女性真实而丰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不仅仅在读她们的“往事”,更会从湮没已久的传奇里,体验到自己在今世的情爱悲欢,会在某段感情里,想起书里的某个人,某句话。 第一辑 背后的女人 朱安:一颗锈了的图钉 许广军:纸面以下的情爱密码 江冬秀:顺流逆流 张兆和:理解万岁 第二辑 自由的荆棘鸟 庐隐:所谓自由 后评梅:独身是谁的错 凌权华:说有这么一回事 萧红:爱情的密度 鲁迅是萧红生命中温暖的岛 第三辑 金枝玉叶 昌碧城:成全之美及其遗憾 林徽因:太太客厅今何在 在认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陆小曼:行走的烟 张幼仪:后来,终于明白什么叫爱 蒋碧微:双城纪 第四辑 海上花 黄逸梵:少奶奶走后怎样 张爱玲:黄逸梵张爱玲几度团圆几度离散 炎樱是映在张爱玲灯前窗纸上的花 张茂渊的公寓是张爱玲最好的书房 因为胡兰成懂得,所以张爱玲慈悲 桑弧如流星在张爱玲的天空划过 张爱玲是船,赖雅是迂回曲折的转弯 苏青:妇女生活 歧途佳人 苏青在1943 苏青的人民装 第五辑 战地玫瑰 泰德君:火凤凰涅粲 自薇:爱情的轻与重 谢冰莹:突破花木兰藩篱 关露:偷偷地活了之后又偷偷地死去 项美丽:爱难,分亦不易 陈学昭、丁玲:从陈学昭的工作到丁玲的三八节 后记 随笔集2::《可以暴烈 可以温柔》书名:《可以暴烈可以温柔》 副标题:私房阅读女间谍 作者: 伊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1-7 定价: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9787549504725 内容简介 《可以暴烈可以温柔》的作者伊北用了一种专属于80后的自信又自恋的精神描写了一群早已没落于历史尘埃中的女间谍,奇异地构筑了一段最温柔最时尚最华丽的间谍史。战争的暴烈与女性的温柔杂糅在一起,弥漫其中的是人性的张力与历史的惯性互相撞击的火花。 编辑推荐 笔力堪比女文青毛尖的男作者伊北用了一种专属于80后的自信又自恋的精神挖掘了早已没落于历史尘埃中的一群女间谍,奇异地构筑了一段最温柔最时尚最华丽的间谍史。作为男人,你从《可以暴烈可以温柔》中能体会到战争带给人的荷尔蒙快感与酷烈;作为女人,你从中能感受到爱恨纠缠的不舍与忧伤。 书评 极端的塑型与遮蔽 读伊北的新作《可以暴烈可以温柔》,很自然地联想起引发“谍战热”的电视剧《潜伏》,那部作品获奖无数,路人皆知,骨子里却是父权制的——男主人公身边围绕着等待启蒙的村姑和富家小姐,而美丽与智慧并重、正义与勇敢之化身的左蓝在功能上只是余泽成浴火重生的原因,一旦后者的工作走上正轨,这位“完美情人”也就被编剧终结了。在《潜伏》里,女性角色始终被压抑,即使是全面胜过翠平的女特务许宝凤,也只是一枚棋子,被我方男特工略施小计,送进了牢房。在《可以暴烈可以温柔》里,女性特工第一次成为了观照的中心,标题已经透露作者的野心:追问战争与传统的女性气质如何兼容。作者自述道:“……我更想探讨的,是女人与战争那种缠绕而又纠结的关系。战争本身是刚性的,暴力,惨烈,不由分说,是强者的游戏。而女人却是柔性的,包容,和美,可商可量的。”与此相应,作者没有从男性鉴赏的视角去品评这些曾经影响历史的女人,而是细读其命运沉浮的微妙之处,审视她们身上双重气质的冲突激荡。如果我们放下二元对立的性别观念,接受作家弗吉尼亚·沃尔芙的观点——人都是兼具阴性、阳性力量的,那么战争无疑是在强化每个人身上的阳性气质,压抑阴性气质,对战争中的男、女来说皆是如此。在好莱坞经典战争片里,我们经常看到这种强化阳性气质的过程,《全金属外壳》略带讽刺地展示了各种训练新兵的项目,《拯救大兵瑞恩》则刻画过一个软弱的翻译,因目睹战友被杀,突然变得理性而暴力。对女特工而言,即使是任务需要她施展个人魅力、与敌周旋于沙场之外,仍然是在从事危险而复杂的、技术含量极高的理性活动,是另一个意义上的对阳性气质的强化。 人非机器,对阳性气质的过度强化会在未来的岁月里产生负面影响,这也是经典影片的常见主题。我们在《生于七月四日》、《阿甘正传》等影片里看到,许多越战老兵无法接受“去男性化”的过程,无法融入战后社会,战争杀戮带来的对传统伦理的践踏也是他们一生的心灵重负。即使强悍如兰博者,也忧郁得近乎抑郁,孤独地对抗着体制在《第一滴血》第四部里,兰博甚至独自返回越南生活。伊北的《可以暴烈可以温柔》关注了女特工的战后岁月,即使没有香销玉殒于战火中,她们也面临着如何消解阳性气质、重回传统社会的问题。比如书中有“邦女郎”原型克里蒂 娜·斯卡贝克的故事,她在1946年离婚,几年后出人意料地被以前的同事、情人杀死。另一位叛逃的女特工伊丽莎白·本特利则在意识形态上三易其主,终究无法迎接一个安稳的战后生活。女特工的双重困境在于,若不能变成冷酷无情的战争机器,随时都有生命之虞。张爱玲笔下的王佳芝在最后关头拥抱了情感,也拥抱了死亡,本书中的《郑苹如二三事》正是讲述她的原型,历史上意志坚定的“王佳芝”同样没有什么“善终”。说到底,无论如何应对,战争都是对女人最极端的一种塑形,也是最极端的一种遮蔽。也许只有借助作家伊北细腻的笔触,我们才能拂去岁月厚厚的风尘,深入到她们隐秘、含混而又跳跃的内心。 陈镭 媒体专访《艺文志》杂志专访伊北写女子:逆流而上的美丽 《艺文志》:在文字中,你以罕见的男人式温情把握女性内心,捕捉和揣摩她们对爱的渴望与情的寄托。这种感觉,是否来源于现实生活?或者说,现实中的你,是怎样介入女性中的。 伊北:是来源于生活的。主要是依靠观察力吧。这个观察力包括,看、听、读种种渠道。有时候我不喜欢热闹,或者与人接触太多,但实际上一旦与人接触之后你会发现,每个人都是一座宝库,他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也都会给写作提供鲜活的灵感。像《被结婚》的原型,可以说就是我身边的一个朋友。这个在后记中我也有提到,她现在在莫斯科,还是单身。写作需要物质材料,而这个物质材料,则来自生活,然后,这些物质材料经过写作者内心一折射,又会成新的东西。那就是作品。作品完成了,交给读者,它也就不仅仅是写作者个人的东西了。 《艺文志》:会不会有女读者或者女性朋友跳出来对你说,“你不懂女人”,或者“你把女人的命运写得太悲惨了,我不喜欢”? 伊北:目前还没有遇到,但我愿意听听各方面的看法,而且,我写的,也只是提供我的经验,并没有替别人思考,替别人感受的意思。写出来,有人看到,有感触,很好,没感触,也没关系。每一本书都像一朵蒲公英,飘出去,在人海中寻找属于它的读者,然后扎下根来。 《艺文志》:你笔下的那些形形色色的女子,你最欣赏哪一类? 伊北:怎么说呢,独立自主,忠实于内心想法的我都比较欣赏吧。人有时候应该率真一点。生活其实很简单,自食其力,然后,追求一些自己想追求的,就蛮好。 《艺文志》:今后还打算继续写与女性题材有关的作品吗?下一道“私房菜”是什么?女英雄或者妓女吗? 伊北:你想象力很丰富。女间谍就是女英雄啊,某种意义上的,喜欢女英雄可以看《可以暴烈 可以温柔》。今年可能会宕开一笔,写都市男人题材和宠物题材。本来是想写《海上花列传》,但前期准备还没做好。《海上花列传》里的主角们算妓女吗?呵呵,长三,幺二,属于是高级社交服务人员。 《艺文志》:除了工作与写作之外,你还是个美剧控? 伊北:啊,你怎么知道的!我是很爱看电视剧,电视剧里面又最爱看美剧。因为很佩服美剧的编剧,非常精准,情节的设置,对白的书写,都非常到位。看美剧你能感觉到它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影视产业链在支撑,美剧节奏很快,而且抓观众情绪抓的很准,好的美剧,什么时候让你哭,什么时候让你笑,非常明确。它塑造了一种法则,影视剧的法则,然后在这个法则的范围内,又可以有创造。其实艺术就是这样。伟大的艺术都是“戴着镣铐跳舞”。最近《真爱如血》第四季出来,向大家推荐一下。 《爱周刊》专访华丽、苍凉、逆流而上 伊北语录1. 爱情是机缘巧合,婚姻是对号入座。 2. 相亲其实就像玩牌,偶尔你可能会遇到King,但大多数时候,你遇到的仅仅只是J而已。 3. 如果说,男人的脸是自传,写满了属于他自己的故事,那么女人的脸则是小说,上头写着的,是假亦真时真亦假,说不清楚,也没必要说清楚。 4. 他们小心地计算着利与弊,试图在茫茫人海中,找到等价交换的婚姻。爱情,只是一个华丽的幌子罢了。 5. 女人希望男人有未来,好寄托自己的后半生,男人希望女人没过去,好抚慰自己的前半生。 6. 没有人值得你流泪,可你一旦找到那个人,他绝不会让你哭。 7. 寂寞是一个没有爱的人。 8. 成千上万的人,饱受寂寞的折磨,可人世间,偏就有一种阴差阳错——寂寞的男人寻找女人,寂寞的女人在家等待,他们从未遇见过。 9. 每个女人在内心深处,都梦想着经历一次惊心动魄的感情,发展一段轰轰烈烈的恋爱。 10. 她们在意识深处,有意无意地期望着自己能通过婚姻,在经济上,有所斩获——世界上有一个方法转移资金要比电子银行更快,那就是:婚姻。 11. 男人的承诺是女人独有的订货方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它让未来变得可以预测、可靠、让人安心,可女人们绝不会懂得,最慢做出承诺的,往往才是最可靠的男人。 12. 一见钟情固然不可靠,但好歹它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13. 恋爱像是地震,不可预测,有点吓人,可一旦他们安全度过,又会觉得自己竟是那么地幸运。 14. 他们都以为自己爱上了对方,或者说,在那绚烂一刻,他们似乎也不会去考虑什么是爱,未来如何去爱,彼此的差异能不能维系这段爱。 15. 他们的相遇,是个空中楼阁,是超越平凡生活的海市蜃楼。 16. 恋爱的新鲜感只有六个月,六个月一过,云开雾散,彼此看清了对方的真面目,失望几乎是不可免,说来也是,既然蔬菜都无法永远保鲜,你又凭什么总想在别人的世界占据半边天。 17. 这约会约得有点像上班,到点打卡来了,到点再打卡走了,毫无惊险刺激的桥段。 18. 她用手指撩拨他的脸:“这是你的鼻子。”说完在他鼻子上点一下。“这是你的眼睛。”又点两下。“这是你的嘴巴。”好像他的五官都因为她而有了特殊的意义。 19. 在恋爱的征途上,她似乎是遇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困境,乏味的恋爱,她不要,激情的越轨,她又怕不能承受,女人是一种神奇的矛盾集合体。 20. 在恋爱中,因为了解而失望,要比因为不了解而彷徨好得多。 21. 男人像商业广告,你简直一个字也不能相信他。 22. 在这座城市里,似乎每个人都有太多故事要讲,似乎每个人都有着许多悲欢离合可歌可泣肝肠寸断,这些故事需要听众,不相干的听众,因为不相干,代表着安全。 23. 监督老公,是女人的天经地义。 24. 这年头,结婚是偶然的事,离婚时分钱是理所当然的事。 25. 离婚像截肢,你熬过来了,但终究少了一部分。 26. 人们把生命中的错误堆积在一起,制造出一个怪物叫:命运。 27. 对于世界来说,她只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可对于他来说,她就是全世界。 28. 敲开有钱人家的门不容易,推门离开有钱人家更难。 29. 经营这份感情四年,他原本以为舒适的生活、安全的经济保障可以留住她,现在,他发现自己错了。他有金丝笼,她却不愿意做金丝鸟。 30. 在这座城市里,有人对爱永不满足,他们总扮演着感情荒漠里,寻水人的角色;有人则急于付出自己的爱,半卖半送,廉价得像冬天的大白菜,偏无人问津,一车一车烂在仓里。 31. 爱,放出最大光亮,留下最深伤痕。 32. 当一段感情结束,软弱的人哭个不停,精明的人赶紧寻找下一个,聪明的人则已经有了备胎。 33. 爱这个字,原本没有意义,直到有人走来,赋予了它意义。 34. 真正的爱没有所谓幸福的结局,因为真爱永不结束,勇敢放手,对他来说,也只是说“我爱你”的一种方式。 35. 老话讲,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如此说来,是不是一桩婚姻的促成,要比建造十座庙还要伟大呢?不得而知。但从人们勇于做媒的积极性上看,她觉得媒人死后一定是要上天堂的。 36. 她把他当成私人考古学家,仿佛她越老,他对她越感兴趣。 37. 想在一个人身上找到缺点,很简单,想在一个人身上发掘点优点,也并不难。 38. 青春,一旦支付,便永远无法偿还。可是真正的悖论在于,你不去支付自己的青春,青春不也会终究过期么? 40. 每个女人都希望男人把她当做唯一,而不是二选一。 41. 男人像自行车头盔,关键时刻很有用,虽然平时看起来,他只是一个傻帽。 42. 他觉得找老婆就好像上街买衣服,当季的衣服他绝不会买,又贵穿着又不见得好看,反倒是那些打折的,半新不旧的衣服,总能引起他的注意,这样的衣服让他安心。 43. 她可以闭上眼睛不去看她不想看的,可她无法关闭心灵不去感觉她不想感觉的。 44. 有的男人适合恋爱,花样多,会搞浪漫,和他恋爱你心情好,有的男人则适合结婚,花样少,比较踏实,和他结婚你心安。 45. 女人的话像星座运程,听上去很有理,可仔细想想,也许并不是那么回事儿。 46. 她忽然觉得男人就像高跟鞋,一旦找了窍门,你也可以轻易驾驭它。 47. 男人就像香蕉,越老越不坚定。 48. 她不爱他,就为这个,她便可以肆意地折磨他,并从这种折磨中找到一种快乐。 49. 婚姻就像马拉松,爱情只是把人带到起点,严酷的中途跑几乎能摧毁一切,你必须有超强的耐力,才能走到最后。 50. 如果说最开始,他对她的感情像情调优美的小雪,那么一场又一场的事端,家庭的、事业的、人生的,则逐渐让这场雪越刮越大,终于成了灾难。 51. 自立对于女人来说,就像菜中的盐,少一点,没问题,完全没有,问题就大了。 52. 青春像柠檬片,就是被这无情岁月一点一点风干的。 53. 如果媳妇不愿生不能生,那这个媳妇对于婆婆来说,就是毫无意义的——她既夺走了她的儿子,又不能给她生个孙子以娱晚景,此等媳妇,简直就是人民公害,非休了她才解恨。 54. 我们不应该去占有、利用别人的爱,而应该努力学会如何去付出爱,然后,静静等待爱的到来。 55. 爱让女人低头,如果深爱他,她会甘心做他的配角,可现在她无法做到。 56. 男人承诺的有效期,不会比一盒午餐肉更长。 57. 爱是两心之桥。 58. 女人需要男人给她安全感,她需要确认,当她病了老了丑了的时候,那个人还会陪在她身边。 59. 又是一个明天将要变成今天,好在她和他还在一起,好在她和他还相爱着,还有什么能比这更值得庆幸的呢? 60这孤独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仿佛怀揣一种只有自己能懂的语言,面对他人的时候,彼此说着不一样的心灵密语,想要理解,是多么难,即使有爱情,即使有亲情。 61你最爱的人,伤你最深;能伤你最深的,才是你最爱的人。二者何为正解?也许,爱与伤害,从来都是相伴而生。 62 人本孤独。所谓精神上的了解,原本就是奢望。 63 选择意味着,你的生活即将发生改变,可能好,也可能坏。 读者评价清丽细腻,委婉别致。没有从前的一成不变的官方语言,而是记录了了每个人物的经历,和内心情感的变化。真实才会可信,才能够触动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洋洋洋 很好的一本书,挚爱书中每一个女子。当然,我记忆最深的还是胡适为那个表妹所写的,写你能来,慰我山中寂寞。以及,高君宇的,你的所愿,我赴汤蹈火以求之,你所不愿,我赴汤蹈火以阻之。——猫朵 在如今滥写民国女子的书中是一朵奇葩,大赞——coco 爱看民国才女们的传奇故事,在图书馆无意发现了这本<爱恨都已倾城>副标题为[私房阅读民国女子],是位八零后写的,不过一读还真觉不错,作者以不同的切入点分别解读了二十三位民国女性独有的人生故事和感情纠緾,在感性的阐发中带理性思考,尤其在两性关系的解读上有独特的视角。值得品味与深省。——明月入怀的小屋 明天要上班了,本想早点睡~但看着这本书不知不觉到了这个时间,蛮好看的一本书≪爱恨都已倾城「私房阅读民国女子」≫,讲了民国时期二十三位非凡女性的迷茫和痛苦,搏击和挣扎,以及她们成功或失败背后的无奈和辛酸,叙述的很好,淡淡的语句很触动人心,一直都对民国那个新旧强烈交替年代的女人很感兴趣——大白Liz 看完了等于了解了一部中国现代女性解放史。——小新新 世界读书日:早上醒来,躺在床上看着《爱恨都已倾城》,宁谧而安详;之后起床洗漱、吃早餐、打游戏,美好而闲适。——香_草_vanilla 朋友指定生日礼物要两本书,其中就有《爱恨都已倾城》,可是我等了一个月了,还是缺货ing。幸亏我自己看的时候下手快准恨!哈哈。——尚小倩 书中的文笔足以让人回味起当年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潺潺却让人悲痛不已的恋情,有遗憾,有圆满,有刻骨,有仇恨。作者的文笔很好,文字感情也很细腻,当作一种散文来读,应是一种不错的选择——lvsebingjiling 打开书的哪一刻,感觉像是打开一个尘封已久的落满灰尘的盒子,那些女子,或坚韧,或调皮或特立独行,却都经历着同样的年代,那个让我感觉残酷而认真的年代。文字里的女子就这么鲜活的一个个出现在眼前...——gcbaby 每个女子都是一本读不完的书,更遑论那些倾国倾城的女子。作者见底透彻,细腻。看完后感触颇多,汇成一句:女人真是又复杂又简单的存在啊!!!——moyanauby 文字很不错支持下80后新生代难得这么好的作家——wisppassion 作者的切入角度很巧妙,很耐读——虾仁炒饭 书不算厚,却耐读。一句句读过去,能感觉到作者的心意,像一个多年的老朋友了,清清浅浅地说着一段尘封的往事,那往事里,还有些许此时此人的倒影。听他一点点叙述着,那些我熟悉的或不熟悉的民国女子,翩然而来,飘然而去,而眼中手里,余香依旧。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里,有纷繁沉坠的美感,而她们生存着,生活着,活出各种各样的姿态,品尝着甜美与苦楚,爱与恨交织着贯穿始终,一路延展至今。百年光阴流转,爱恨依旧倾城。倾城,倾心。——纳兰青霜 眼下写民国女人的书太多了,这本书真是一朵奇葩,我很喜欢,我喜欢好几篇文章的标题——默默在等待 因为种种原因,到现在才看完《爱恨都已倾城》看完后有很大的触动不过难以用言语表达只期待您能多写些这样的书——绎鞾见 书的结局是:女主角最后很幸运的找到了自己的爱情。生活还在继续。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结婚成了一个任务——须结婚的年龄就得结婚,否则就是拖了父母的后腿。可是仔细一想:为什么子女的婚姻会跟父母的“后腿”扯上关系?是拖了父母的后腿比较严重,还是耽误了自己的幸福更严重?在我们还不知道“婚姻”为何物时,我们就被结了婚;还未懂得什么是婚姻的责任,我们就成了丈夫/妻子;还未懂得父亲/母亲的责任,我们就已经有了孩子……一切,似乎都慢了一拍,可是生命就是这样,没有回头路,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为什么会是这样?我认为,责任在于我们的父母,他们都不懂得什么是婚姻、婚姻的责任、家长的责任!如果他们懂,他们就会在我们做出任何决定之前,先已经告诉了我们,然后再让我们自己做决定;如果连他们自己都不懂,何以给我们指路,就因为年龄比我们大吗?父母有告知的义务,但是不能强迫我们接受他们的意见!父母更不能把“不接受他们的意见”定义为“不孝”!看完这本书,我的感受是: 1)我们必须自己的人生负责任。 2)婚姻的前提,一定要有爱。3)在爱中成长的孩子,才最幸福。 4)爱,是发自内心的感受,但它不认识钱。——voishanghai 谁不敢爱,最后不就是看谁更敢错吗?爱错了,那又怎样,从头再来就是了。爱对的人谁保证能走到最后,爱错了的不见得一无是处。——色已成空(广州) 生活中的不期而遇是上天给你考验,不是我们不想走到一起,而是我们有我们的原则和底线。3段爱情看似很平淡,但是写出了我们生活的状态,原来是为了结婚而结婚,这是我们要的婚姻吗?喜欢《被结婚》,写出了我们80后的状态,贴近生活~~~——lisa宝贝小女人(上海) 从《双面胶》到《蜗居》再到《被结婚》,从婆媳关系,到住房关系,最后到广大的剩女关系,我们的人生就是一个又一个的杯具——神起最强(南京) 收到书后就很激动的打开来看,可能因为书名和自己现在的状况很接近,所以使我有了很大的兴趣去看,更想迫切的知道,“被结婚”后的我们,是否会得到真正的属于自己的幸福。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看上两三章,甚至去WC的时候,也要看。呵呵~ 就是书中有些错别字,不过不影响我们正常的理解。总之,还不错了,这次书我喜欢:)——joe404188(郑州) “天色微明,在这个租来的小房间里,她抱着他,像抱着一个心爱的玩具,时间从他们身上调皮地飞过来,又跌下去,累积成他们的历史、坚固的过去。又是一个明天将要变成今天,好在她和他还在一起,好在她和他还相爱着,还有什么能比这更值得庆幸的呢?”奇怪,一向辛辣凌厉的伊北,这一次却调皮地亮出一张温情牌。但细细揣摩,依然是我熟悉的伊北:一场车祸成全了一段爱情,这三十啷当岁的相濡以沫,竟也平添出几分苍凉。人在空窗期,谁能不相亲?相亲就像喝自助餐厅的饮料,虽然大多兑了水,但可以无限畅饮和续杯。光纤时代的确容易给人一种幻觉:人人都有众多可能、众多途径,只要我愿意,随时都可以寻求新刺激,尝试新开始。《被结婚》好看,可能首先是因为作者讲述了一连串既普遍又个人的相亲故事。但是在我看来,《被结婚》的关键词,与其说是“相亲”,不如说是“成长”,萌萌经历的几次相亲,是成长的启蒙,是年轻的生命告别无聊无知无助无奈,最终以更大的勇气去把握动态的幸福,去呼应生命的无常。是的,伊北总是能够举重若轻,精确冷静地剖开生活的种种皮相,写出内在的感动与美。我相信,伊北这一次写的依旧是一个成长的故事,它没有终点,它还在进行中。—— yoyo 我这段日子也是工作压力超大。周日加班时,我在当当买了几本书。一本《爱恨都已倾城--私房阅读民国女子》,昨天看了,我觉得还是可以减压的,至少在我这里是的。民国的那些女子林徽因、陆小曼、张爱玲、张幼仪、黄逸梵等等,每一个女子都有一部生动曲折的情感史、奋斗史。为了象她们一样有爱有事业有生活情趣,想想这些,工作的压力小了很多。——路是月的痕 最近都很少看文艺类书籍了,整天被编程折磨得够呛,无意中在季风园看到这本书,竟然被吸引了。很多女间谍的故事都是我不知道的,而且我发现,很多女间谍竟然是那么美!又那么能干。她们的一生,大多很极端,像一朵玫瑰,插在枪口上。其实读过本书我发现,女间谍的人生,也很简单,也很平凡,归根到底,不过四个字:爱恨情仇。我们平凡人的人生不也一样吗?爱恨情仇。呵呵。红尘之内,谁能逃过着四个字呢?——编程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