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医方考
释义

《医方考》简介

《医方考》 明·吴昆著,系方书,按病证分24门,每门下收方若干首,共收方剂780余首。

每门前先叙其病因病机,再汇集同类方于后,对每一方剂的命名、组成、功效、方义、适应证、用药、加减应用、变通得失、禁忌等,详加考释与辨析(考其方药,考其见证,考其名义,考其事迹,考其变通,考其得失,考其古方之所以然),是一部理、法、方、药俱备,完整而又系统的方论专著。

吴氏有感于当时医界中“不明医方之旨与医方之证,而盲目开方治病”的弊端,广摭博采,旁征博弓I,去芜存菁,由博返约,集历代医家之精华,以及自己过人的学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精选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以及情志等病证常用方剂780余首,编辑成《医方考》一书。书中既收选了《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方,又收选了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张从正等著名医家的效方,以及民间验之有效的验方。

《医方考》意义

吴氏全面运用方论的方法分析方剂,开创了方论之先河,促进了方剂理论体系的形成,对后世中医方剂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本书对于准确理解与灵活运用方剂,提高临床疗效,有重要参考价值,是从事中医教学、科学研究,特别是从事中医临床诊治的工作者临证必读的中医古籍著作之一。

《医方考》目录

全书6卷,按病症分为72门。

卷一为:中风、伤寒、感冒、暑、湿、瘟疫、大头瘟等七门。

卷二为:火、斑疹、疟、痢、泄泻、秘结、霍乱、痰、哮喘、咳嗽等十门。

卷三为:虚损劳瘵、气、血证、脱肛、呕吐、呃逆、翻胃、噎膈、情志等十门。

卷四为:脾胃、伤食、吞酸、痞、嘈杂、郁、五疸、消渴、水肿、鼓胀、小便不通、大便不禁、淋涩、精浊、自汗、盗汗等十七门。

卷五为:痿痹、厥、痉、痈、癫狂、惊悸怔忡、健忘、痛风、疬风、喉闭、头疾、腹痛、胁痛、腰痛、七疝、脚气、眼疾、耳疾、鼻疾、口齿舌疾等二十门。

卷六:为虫、痔漏、疥疮、暴死、痘、妇人、广嗣、延年等八门。

附 脉语

方剂索引

《医方考》序

上医治未病,方无尚也,垂经论焉。经论,医之奥者。中医治已病,于是乎始有方。方 ,医之粗也,非其得已,视斯民之疾苦,故因病以立方耳。季世人,知医尚矣。习方,其简也。穷经,其烦也。乃率以方授受,而求经论者无之。舍斯道之奥,宝斯道之粗,安望其术之神良也!余年十五志医术,逮今十有八稔,惧辱医名,蚤夜遑遑,惟经论是 ,不敢自是, 游之方,犹弗达也。弗明方之旨与方之证及诸药升降浮沉、寒热温平、良毒之性,与夫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反正类从之理,而徒执方以疗病,恶能保其不殃人乎?乃为之悯恻,取古昔良医之方七百余首,揆之于经,酌以心见,订之于证,发其微义,编为六卷,题之端曰《医方考》。盖以考其方药,考其见证,考其名义,考其事迹,考其变通,考其得失,考其所以然之故,匪徒苟然志方而已。君子曰∶夫夫也,弱龄谫陋,轻议古人,则昆有罪焉尔。世有觉者,触目而疵之,从而可否之,吾幸吾之得师也。游艺者,玩索而惜之,存而左右之,吾幸吾之朋与也。如山野之陬,湖海之远,求良医而不速,得开卷检方,能究愚论而斟酌自药焉,则吾济人之一念也。或者尚论千古,末张、孙而本轩、岐,劣群方而优经论,则孟轲氏所谓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矣,安用夫斯籍之赘也!

——皇明万历十二年岁次甲申孟冬月古歙吴昆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