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一起看海的日子 |
释义 | 讲述黄昏热恋与婚后生活的坦白与亲密,直指人心的心灵剖析,生命与爱情的喜悦、人生的恐惧与无奈 ,乃至共同对抗忧郁症时的愁苦与绝望,共同酝酿出生命的丰美与醇厚。与李欧梵对中国近现代作家作品的研究文章有互文之趣。 书名:一起看海的日子 作者:李欧梵,李玉莹 ISBN:7538275738 定价:¥20.00 元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9-1 编辑推荐“最温润动人的光芒,总隐藏在最简单质朴的生活底层,在流变的平凡年代中,交织着他们不平凡的生命印记。”哈佛教授的黄昏热恋,一部当代人的《浮生六记》,李欧梵用了一甲子的生命修来李玉莹做妻,也修到了平常的婚姻生活…… 《一起看海的日子》是李欧梵与妻子李玉莹的精彩合著。 透过两双深沉洞察的眼睛、两个敏锐善感的心灵,于是,在不平常的环境中,生活里的风景、人事……,都因而深刻万分。 作者简介李欧梵,哈佛大学中国文学教授。1939年生于河南,后随家迁台湾,台大外文系毕业。1970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专攻中国现代文学及思想史。曾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普林斯顿、芝加歌、加州大学洛杉矶要校。 著作有《中国现代作家浪漫的一代》、《铁屋中的呐喊》、《西潮的彼岸》、《浪漫之余》、《中西文学的回想》、《徘徊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现代性的追求》、《上海摩登》,随笔集《狐狸洞呓语》、《世纪末呓语》等;并与妻子李玉莹合著《过平常日子》。 李玉莹,生于广州,长于香港,毕业于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一九八0年在美国南伊利诺依州立大学取得社会学学位,八0年代末返港,任职于某加拿大保险公司至今。著有《食物的往事追忆》。 本书目录前言一 暂别康桥 前言二 享受不平常的平常 第一部分 我们又回到香港 我们又回到香港 缘分 过年 寻根 一盘七色彩 住在清水弯畔 我家的后花园——“西贡” 写作的乐趣 “非典型”的人间四月天 范柳原和白流苏 衣服的随想 暂别香港 第二部分 转折人生梦 转折人生梦 戏梦人生 惊梦 “非典型肺炎”的噩梦 梦中自由人 梦中不自由人 杜月笙魂兮归来 “噩梦”之后 妈妈成世的最后一段日子 也想起我的母亲 妈妈的眼神 给老公的一封信——谈妈艰的去留 老公的回应 妈妈的心灵抉择 爸爸的心事 第三部分 在剑桥过平常日子 在剑桥过平常日子 然而,我并不寂寞 床上故事 华盛顿的樱花 看美式足球 在美国看电视新闻 睡前的仪式 拿着面包的男孩 退休纪事 毕业典礼与帽子 吃法国薄饼 惜别剑桥 再别“康桥” 第四部分 友情、人物 …… 第五部分 养生和抑郁症的治疗 后记 书摘书摘 我痴痴地眺望着海面,大大小小的船儿在移动,似乎把我这几个月的愁苦都载走了。 返港一个月以来,竟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早上不到六点即起来,就开始在厨房张罗早点,也顺便替老公预备午餐便当,等到老公六时半醒来,便一起上露台锻炼身体大半个小时,开始了健康而愉快的一天。 抚今思昔,恍如隔世。 我现在每天早上问老公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睡得好吗?"而不是以前的"怎么办!我几时会好?"以前我是晚眠晏起,夜里睡不着,早上死赖在床上不起来,怕面对每一天。现在一起床就捉老公一起做甩手操,面对着天边浮云,双手前后摆动一千次。 甩手操可以洽百病,却似乎没有提到可治抑郁症,中医说无所谓抑郁,主要是气血不调,气困肝中而不通,导致抑郁。过去半年内,老公每周带我去看医生--两个女医生,一个管用药,一个管"倾偈",还要作各种心理上的"知性练习"(Cognition Therapy),总不见有起色,每天下午我百无聊赖,无心做任何事,即使是老公跪在地上,劝我出去运动,我都不肯,最后惹得他烦躁之至,有时暴跳如雷,而我只有像小孩子受委屈一样大哭。但是,哭完了以后,还是一个木头人一般,痴痴地坐在屋里,等待黑夜的降临。如此度过了黑暗惨淡的半年。 谁知返港之后,我像是得到菩萨的指引,无意中由友人带领到观音寺还愿,得到这本讲及健康的小册子,教我每天做甩手操。做时两臂伸直不宜弯,眼睛向前看,心中不存杂念,只默数数字,开始由二三百起,逐渐做到每次一千甚而二千次,需时约半点钟(或默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亦可心静)。 我心中有数,时而念南无南无,其实我知道自己的心结早已经被老公的爱解开了,此时心中充满了这暖和安适,也让菩萨进入我心,我一无所惧,以前的忧虑一扫而空,抑郁病也不药而愈,就在一念之差而已。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我远离了曾经浮沉四十多年的苦海,与老公携手登上快乐的彼岸。 P8-9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