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一九八四 |
释义 | 1 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著小说《1984》是英国左翼作家乔治·奥威尔于20世纪40年代末(1949年出版)所著小说。这部小说与英国作家赫胥黎著作的《美丽新世界》,以及俄国作家扎米亚京著作的《我们》并称反乌托邦的三部代表作。奥威尔刻划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和恐怖的,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的假想的极权主义社会,通过对这个社会中一个普通人生活的细致刻画,揭示了任何形式下的极权主义必将导致人民甚至整个国家成为悲剧。 书名:一九八四 又名:1984 作者:乔治·奥威尔 原版名称:Nineteen Eighty-Four 译者:董乐山(中文译本最早译者) ISBN:978-0452284234(英国第一版) 类别:政治讽喻小说,科幻小说 页数:326页(英国第一版) 出版社:塞克尔和沃伯格(Secker and Warburg,英国) 出版时间:1949年6月8日 ◎ 概述《一九八四》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创作的一部政治讽刺和科幻类小说,小说创作于1948年,初版于1949年。这部作品与1932年英国赫胥黎著作的《美丽新世界》,以及俄国尤金·扎米亚金的《我们》并称反乌托邦的三部代表作,通常也被认为是政治小说文学的代表作。 奥威尔从1945年开始创作《一九八四》,但因为疾病,小说的大部分是1948年他在苏格兰Jura岛写下的。最初奥威尔将小说命名为“欧洲的最后一个人”(The Last Man in Europe),但是他的出版商,弗里德里克·沃伯格(Frederic Warburg)出于营销需求建议他换一个书名。奥威尔没有反对这个建议,但他选择1984这个特别的年份的原因并不为人所知。对于1984这个名字的来历,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他将他写作这本书的那一年(1948年)的后两位数颠倒过来,成为了可以预见的未来的1984年,另一种说法是他借此暗指费边社(一个社会党组织,创立于1884年)成立一百周年。此外,还有说法称他暗指杰克·伦敦的小说《铁蹄》(其中一个政治势力于1984年登上权力舞台)、彻斯特顿( G. K. Chesterton )的《诺丁山的拿破仑》(the Napoleon of Notting Hill,亦设定在1984年)或者他的妻子奥莎丝尼诗(Eileen O'Shaughnessy)的一首诗,诗名为“本世纪的终点,1984”,甚至有说法称奥威尔原本准备的书名是1980,但是由于疾病,小说的完成变得遥遥无期,他感到有必要将故事推入更远的未来,因此命名为1984。 《1984》是一部杰出的政治寓言小说,也是一部幻想小说。作品刻画了人类在极权主义社会的生存状态,仿佛一个永不退色的警世标签,警醒世人提防这种预想中的黑暗成为现实。历经几十年,其生命力日益强大,被誉为20世纪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学经典之一。 《动物农场》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反乌托邦政治讽喻寓言。农场的一群动物成功地进行了一场“革命”,将压榨他们的人类东家赶出农场,建立起一个平等的动物社会。然而,动物领袖,那些聪明的猪们最终却篡夺了革命的果实,成为比人类东家更加独裁和极权的统治者。 这部作品被译为60余种文字,并获得包括美国时代周刊“1923年至今最好的100本英文小说”在内的多项奖项。 ◎ 故事简介《一九八四》是一部政治寓言。 1984年的世界被三个超级大国所瓜分——大洋国、欧亚国和东亚国,三个国家之间的战争不断,国家内部社会结构被彻底打破,均实行高度集权统治,以改变历史、改变语言(如“新话”-Newspeak)、打破家庭等极端手段钳制人们的思想和本能,以具有监视功能的“电幕”( telescreen )控制人们的行为,以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和对国内外敌人的仇恨维持社会的运转。 故事中主人公所在的国家大洋国只有一个政党——英格兰社会主义,按照新语,简称英社 (IngSoc)。社会也根据与党的关系被分为核心党员、外围党员和无产者三个阶层。政府机构分为四个部门:和平部负责战争,友爱部负责维护秩序,真理部负责文化和教育,富裕部负责经济。按照新话,分别简称为和部、爱部、真部、富部。 在大洋国“真理部”从事篡改历史工作的外围党员温斯顿因为在工作中逐渐对其所处的社会和领袖“老大哥”(Big Brother)产生怀疑,并与另一位外围党员裘利亚产生感情,因而成为思想犯,在经历了专门负责内部清洗的“友爱部”的思想改造之后最终成为了“思想纯洁者”。 在20世纪的西方文学中,乔治·奥威尔可谓声名显赫。他凭着强烈的社会良知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生动地再现了极权主义盛行时的社会生活,被称为“时代的良心……过去几十年英语文学中最伟大的道德力量”。其代表作《一九八四》和《动物农场》既是关于政治的讽喻小说,也是文学艺术的杰作。被翻译成六十多种文字,销售数千万册,并被作为英美大学的重要研读书目。他在小说中创造的“老大哥”、“双重思想”、“新话”等词汇都已收入权威的英语词典,甚至由他的姓衍生的形容词“奥威尔式”不断出现在记者笔下,足见其作品在英语国家影响之深远。此外,在世界各地几乎每年都举办大型的“奥威尔学术研究会”或“奥威尔电影纪念周”之类的学术活动。这一切构成了世界文坛中奇特的“奥威尔现象”。 ◎ 角色简介◎ 主要角色温斯顿·史密斯(Winston Smith):主人公,外围党员,在真理部记录司从事篡改历史的工作。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对所处的社会产生怀疑。 奥勃良(O'Brien):核心党员,思想警察头子,参与对温斯顿的拷打。 裘利亚(Julia):温斯顿的情人,出于爱的本能对党的说教产生怀疑。 老大哥(Big Brother):大洋国的领袖,但书中自始至终没有真正出现这个人物,他的存在始终是作为权力的象征和人们膜拜的对象。 爱麦虞埃尔·果尔德施坦因(Emmanuel Goldstein):传说中革命的敌人,早年大洋国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者之一,后来背叛革命成为革命的敌人。他是大洋国“两分钟仇恨”中的仇恨对象。 ◎ 其他角色阿朗逊、琼斯和鲁瑟福(Aaronson, Jones, Rutherford):被杀的前党领导。已在“历史”中删除。 安普尔福思( Ampleforth )。温斯顿的同僚,擅长修改诗歌韵文。 却林顿先生(Mr. Charrington):表面上是一间贫民区店铺的东主,实际上是思想警察的成员。 凯瑟琳( Katharine ) :温斯顿的妻子,党的追随者。本书完结时并未提及她是否在世,因书中提及她和温斯顿已于数年前分开。 马丁( Martin ):奥勃良的仆人。 派逊斯(Parsons):温斯顿的邻居,因梦呓中出现反党言论而被自己的子女告发。 赛麦(Syme):温斯顿聪明的伙伴,是新话词典的编辑者,后来因他思想太清晰、知道得太多,被人间蒸发掉了。赛麦的蒸发讽刺斯大林的大清洗。 ◎ 基本信息原作名: Nineteen Eighty-Four 作者: [英] 乔治·奥威尔 译者: 董乐山 / 傅惟慈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10-10 页数: 338 定价: 25.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47011607 ◎ 作者简介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年6月25日~1950年1月21日),原名埃里克·阿瑟·布莱尔(Eric Arthur Blair),英国记者、小说家、散文家和评论家。乔治·奥威尔一生短暂,但其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笔审视和记录着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作出了许多超越时代的预言,被称为 “一代人的冷峻良知”。其代表作有《动物庄园》和《一九八四》。 有人说:“多一个人读乔治·奥威尔的书,就会多一个人反对专制。” 乔治·奥威尔生于英属印度,不久举家迁回到英国,后来进入著名的伊顿公学。在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里,他都是在贫病交加之下艰难生活。1936年,奥威尔为支持西班牙共和政府而参加西班牙内战并受伤。1950年,还没有年过半百的他就不幸死于肺结核。在奥威尔短暂的一生里,他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笔审视和记录着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甚至作出了许多超越时代的预言。因此,他被称为“一代人的冷峻良知”。 由于历史上东西方的对峙,乔治·奥威尔的作品经常被视为反苏和反共的代名词,因而在苏联、东欧等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遭到封杀。而根据2007年9月4日英国国家档案馆解密的资料,因被怀疑是共产主义者的关系,奥威尔被军情五处和伦敦警察厅特别科自1929年起一直严密监视至1950年逝世。但也有人认为奥威尔是亲西方人士。据美国作家弗朗西斯·斯通的研究,乔治·奥威尔是中情局的合作者。他创造出的“人人平等,有的人更平等”、“极权国家”、“老大哥”等词语在西方成了诋毁社会主义国家的通称,为美国在冷战时期的道德优势立下了汗马功劳。 更多内容请参见词条:乔治·奥威尔 1903年,生于英国殖民地的印度,童年耳闻目睹了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尖锐的冲突。 1921年,到缅甸当了一名帝国警察,深深同情殖民地人民的悲惨生活。 1930年代,参加西班牙内战,后流亡法国。 二战中,在英国广播公司从事反法西斯宣传工作。 1950年,死于缠绵数年的肺病,年仅47岁。 英国作家、新闻记者、社会评论家、英语文体家。奥威尔短暂的一生,颠沛流离,疾病缠身,郁郁不得志,一直被视为危险的异端。在他为数不多的作品中,《1984》与《动物庄园》影响巨大,他以先知般冷峻的笔调勾画出人类阴暗的未来,令读者心凉肉跳。以至于为了指代某些奥威尔所描述过的社会现象,现代英语中还专门有一个词叫“奥威尔现象(Orwellian)”。如果说奥威尔一生的作品主要是反映“贫困”和“政治”这两个主题,那么激发他这样写作的主要动力就是良知和真诚。他坚信在一个语言堕落的时代,作家必须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在抵抗暴力和承担苦难的意义上做一个永远的抗议者。 ◎ 小说目录第一章 打倒老大哥 第二章 思想本身就是犯罪 第三章 无产者不是人 第四章 希望在无产者身上 第五章 孤生 第六章 我爱你 第七章 黄金乡 第八章 独自去偷欢 第九章 他们终于来了 第十章 仇恨周 第十一章 我们是死者 第十二章 在友爱部里 第十三章 101号房 第十四章 改造温斯顿 第十五章 权利即上帝 第十六章 热爱老大哥 ◎ 小说书评◎ 《〈1984〉过去 〈美丽新世界〉到来》书评人:止庵 我第一次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迄今已经二十四年了,其间读过不止一遍。每当有人问对我影响最大的书时,我总是举出这本,因为觉得在中国从未受到足够重视,而它理应受到这种重视。记得一次朋友聚会,有位老先生非常兴奋地谈论《往事并不如烟》。当时我说,在您感兴趣的那个方向上,走到头是百分之百,《往事并不如烟》大概写了百分之一,藉此我们可以想到百分之五。我告诉您有一本书,早已写到了百分之百,就是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您一辈子都想不透的,它早已替您解决了。有关这个问题,真是不能再说有什么《一九八四》未曾揭示过的东西了。 我读《一九八四》,觉得最重要的不是具体写到什么,尽管那些描写惊心动魄。关键是它从本质上揭示了一切。《一九八四》的历史意义在于,当人们虚幻地以为看到了世界的希望时,奥威尔指出,那是一条极其危险的路。这本书涉及科学问题,而科学进步的速度和程度是包括奥威尔在内的所有人都难以想象的。如果只是盯着书中“电幕”一类东西,那么现实中没有“电幕”时,对人的监控就真的不存在了么。而现代科学技术早已把“电幕”完善到了无法察觉和不留任何死角。 《一九八四》出版后引起很大轰动。赫胥黎却给作者写信说,《一九八四》所写其实是发生在我的《美丽新世界》之前的事情。这很有意思。赫胥黎说,真正的极权国家是要讲效率的。达到这种效率并非通过强制手段,而是人人自觉自愿使然。《美丽新世界》中,人们幸福地追求着效率,或者说追求着幸福的效率。《一九八四》不过是把“旧世界”写到极致了,之后还有一个“美丽新世界”。我强调《一九八四》,是因为我们缺少这一课,应该补上,不然至少思想方面会有很大漏洞。但是如果仅仅出于现实的考虑,《一九八四》未必非读不可。《美丽新世界》就不同了,它所描写的是正逐渐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事情。 在我看来,我们正处在“一九八四”和“美丽新世界”之间。而且大家从不同地方、不同国度和不同体制下共同地在往这个方向努力。“一九八四”是一种局部选择,却有可能对整个人类造成威胁,而“美丽新世界”则是“阳光普照大地”。在《一九八四》中,温斯顿之所以是温斯顿,是因为他有思想,尽管从来没有谁给过他思考的权利,只是他自己偷偷保留了一点而已。最终他把这种权利放弃了,把思想放弃了,“他战胜了自己。他热爱老大哥。”这正是奥勃良所要求的。这其实是他们之间达成的一种共识:温斯顿心甘情愿地不再思想。于是一个人的思想融入了一群人的思想,而一群人的思想根本不是思想。思想只有在“我”的意义上才成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易于实现自己的物质愿望,因此像温斯顿那样对社会不满的人越来越少。在《美丽新世界》中,根本没有思想这回事。 如果要在《美丽新世界》和《一九八四》之间加以比较,我会说《美丽新世界》更深刻。我不认为“一九八四”有可能百分之百实现,因为毕竟过分违背人类本性;但是裹挟其中,还是感到孤独无助。然而“美丽新世界”完全让人无可奈何。对“美丽新世界”我们似乎只能接受,因为一个人能够抵御痛苦,但却不能抵御幸福。书中约翰说道:“我要的不是这样的舒服。我需要上帝!诗!真正的冒险!自由!善!甚至是罪恶!”总统答道:“实际上你是在要求受苦受难的权利。”有谁把受苦受难当成一种权利呢。 包括扎米亚京的《我们》、《美丽新世界》和《一九八四》在内的“反乌托邦三部曲”,有着共同的一点,即所描写的都是秩序的世界。秩序之外什么都不允许存在。但只有在《美丽新世界》中,秩序与人的愿望达成了一致,虽然它是在更高层次上泯灭人性。“美丽新世界”是真正终结“一九八四”的。“一九八四”不是靠温斯顿偷偷摸摸写点什么就可以动摇的,它终结于“美丽新世界”。这就是赫胥黎那句话的真正意义:你的《一九八四》终将过去,我的《美丽新世界》定会取而代之。 ◎ 《漫谈1984》书评人:老白 《一九八四》的伟大是不用任何废话的,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预言。甚至有人称这本书为“社会政治幻想小说”。 和我对《动物庄园》的评价一样,中国人喜欢《一九八四》是不言而喻的,因为他们有着非常切身的体会。以至于我总是怀疑,《一九八四》能够在中国出版,都是一件令人难以捉摸的事情。 我读的《一九八四》是中国致公出版社2001出版的版本,在这本书的封三,有王小波关于本书的推荐: 一九八零年,我在大学里读到了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这是一个终身难忘的经历。这本书和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扎米亚金的《我们》并称“反面乌托邦三部曲”,但是对我来说,它已经不是乌托邦,而是历史了。 一部书可以被人们看作预言,同时又看作是历史,这本书一定掌握了一种亘古不变的精神,否则,怎么能如此放之四海而皆准? 刘韧认为《一九八四》的伟大在于思想。的确,这本书中随便找几句话,就够我们咀嚼一辈子的了,例如: 谁控制过去,谁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谁就控制过去。 思想犯罪不会招来死亡,思想犯罪本身就是死亡。 他们不到觉悟的时候,他们就不会造反,他们不造反,他们就不会觉悟。 不过,在我看这本书的同时,除了恐惧之外,还有迷茫。 奥威尔在书中借助戈尔德斯坦因的书写道: 这个世界上永远存在三种人,上等人、中等人、下等人。他们扮演的角色是上等人捍卫自己的权利和地位;中等人希望和上等人交换位置,下等人浑浑噩噩,但是是被利用的广大群体。正如书中主人公温斯顿在日记中写道:如果有希望的话,它在无产者身上。 不过,奥威尔似乎又悲观的意识到:人类的历史就是三种人地位的变换,周而复始,无穷无尽。 同样是在戈尔德斯坦因的书中,奥威尔说: 统治集团只有在四种情况下才会丧失权力:或者是被外部力量所征服;或者是统治无能,群众起来造反;或者是让一个强大而不满的中等人集团出现;或者是自己丧失了统治的信心和意志。这四个原因并不单个起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总是同时存在。统治阶级如能防止这四个原因的产生就能永久当权。最终的决定性因素是统治阶级本身的精神状态。 当然,造成我的迷茫还包括这边书的灰色结尾。 然而,最终让我想清楚的一件事是:这本书并不是战斗的宣言,它只是让你更清楚地明白一些道理。最简单的结论是,没有人愿意生活在恐惧之中、没有人愿意生活在贫困之中,只要他们能够认识到,造反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解决问题,他们会觉悟的。只要他们认识到,统治集团是需要监督和批判的,他们就能维护、保证自己拥有的一点可怜权利。 如果,今天有人愿意模仿奥威尔写一部新的小说,把戈尔德斯坦因的书换成《一九八四》,那么这部小说的结尾是灰色的、还是光明的呢? ◎ 经典名言“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谁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 “老大哥在看着你!” “所谓自由就是可以说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 “思想罪不会带来死亡;思想罪本身就是死亡。” “在遮阴的栗树下,你出卖了我,我出卖了你。” “如果有希望,希望在无产者身上。” ◎ 社会反响《一九八四》被广泛认为是奥威尔的代表作,不仅文中的思想在西方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其中的语言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这部小说被翻译成至少62种语言,奥威尔在本文创造的一些新词,例如“犯罪思想”(thoughtcrime)、“新语”(newspeak)、“双想”(doublethink)、“老大哥”(Big Brother)、犯罪停止(crimestop)等已收进词典。 在已故作家王小波先生的《白银时代》里成为某种象征。 《一九八四》曾在一段时期内被视为危险和具有煽动性的,并因此被许多国家(不单是有时被视为采取“极权主义”的国家)列为禁书。本书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1923年至今最好的100本英文小说之一,此外还在1984年改编成电影上映。著名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21世纪出版的畅销小说《1Q84》即向该书致敬,体现了《1984》的巨大影响力。 2 1984年迈克尔·雷德福导演电影电影《1984》是根据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的同名畅销小说改编,由导演迈克尔·雷德福执导的影片。这部影片讲述了生活在集权主义国家的主人公因不堪忍受精神上的压迫而做出反抗,却最终遭遇悲剧命运的故事。 中文名:一九八四 外文名:Nineteen Eighty-Four 制片地区:英国 导演:迈克尔·雷德福 编剧:迈克尔·雷德福,乔纳森·詹姆斯 主演:约翰·赫特, 理查德·伯顿, 苏珊娜·汉密尔顿 类型:爱情,惊悚,剧情,科幻 ◎ 剧情介绍一九八四年,在经历一系列战争和合并后,世界只存在三个超级大国了——大洋国、东亚国和欧亚国。大洋国是个极权主义国家,最高领袖老大哥的权力至高无上,他制定了许多令人难以理解的法律:禁止书写任何东西、禁止集会、禁止男女之间的性爱等。尤其可怕的是,到处设置秘密监视器,一旦发现有人违背法律,轻者接受洗脑,重者处以极刑。大洋国的人民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很少有人越轨。 温斯顿(约翰·赫特 John Hurt 饰)生活在老大哥统治下的大洋国,这里,和其他两国一样,到处都安装着电幕(一种类似电视机的监视器),每个人都生活都在党的思想警察的监视下,历史完全按照党的需要每天都被改写。温斯顿不堪忍受这种精神上的压迫,他不但书写日记,还和反性爱团的朱莉娅发生身体关系。思想警察严密监视着他的活动,最终温斯顿的行为曝光,他本人受到极其严厉的、身体和心灵上的处罚。 ◎ 职员表▪ 制作人:Al Clark ▪ 导演:迈克尔·莱德福/Michael Radford ▪ 编剧:迈克尔·莱德福/Michael Radford;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 ◎ 主要演员约翰·赫特(John Hurt) 理查德·伯顿(Richard Burton) 苏珊娜·汉密尔顿(Suzanna Hamilton) 西里尔·库萨克(Cyril Cusack) 3 苹果公司著名广告◎ 苹果VS IBM1984年的1月24日是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那一天苹果电脑发布了全新的Macintosh(简称Mac)。这是世界上第一台采用图形用户界面的个人电脑,与当时采用DOS命令行纯文本用户界面的IBM PC形成了鲜明的对照。Macintosh的出现引发了一场个人计算机世界的革命。为了使这场革命更能够引起各阶层的人民的关注,苹果在1984年为Mac量身定做了一项非常具有“苹果”特色的广告。 这个广告的名字是“1984”,是根据一部书名为《1984》的小说为背景来制作的。《1984》是英国著名政治讽刺作家乔治·欧威尔的一部虚幻预言小说。小说中的主人公温斯顿·史密斯在虚幻中的1984年生活在一个叫欧什尼亚的极权专制国家,他的世界被“党”和它的领导人“大哥”所控制。欧什尼亚处处有“大哥”的头像海报,上面还有文字:“大哥在注视着你”。“党”和“大哥”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定量食物,颁发衣服,还约束人的思想和行为。温斯顿由于和自由派女子朱丽娅相爱而被双双拘捕,送去劳改。在饱受饥饿、折磨、毒打和“教育”后,他终于向“党”低头,背叛了朱丽娅的爱,说出了“我爱大哥”。《1984》给人一种压抑的、毫无希望的结尾。 哐,哐,哐,哐……一个昏暗的大屋子里,跑进来一群人,排排坐下,仰头而待,他们似乎是学生,表情木讷。在前面的大屏幕里,一个固化的脑袋,喋喋不休地告诉呆坐的人们什么是PC,他似乎是老师,表情同样的木讷。突然,一个白衫红裤的姑娘冲了进来,将手中的铁锤掷向屏幕,充满了叛逆的激情。这是当时广告的内容情景。这则广告不仅将苹果的Mac打出了更为响亮的名声,而且同时那个玩世不恭的姑娘从此将嬉皮精神四处播散,造就了今天生活在城市边沿的两种人之一的嬉皮士。 苹果选会择欧威尔的《1984》为背景来制作广告,是因为当时“苹果 II”系列电脑在经历了几年的热销后正在走下坡路,而1981年问世的IBM PC正值旺市,不断涌入企业和家庭。而在苹果推出首台个人电脑时,IBM并未给予太多的关注,但是在1981年夏天IBM突然以IBM PC重拳出击,并以其倍受企业信赖的品牌推动PC市场迅速成长。在苹果的眼里,毫无疑问这位电脑世界的“大哥”想要控制新兴的个人电脑市场。而这篇小说反映的思想内容正好能够充分表现和体味出1984年时PC世界的格局和苹果的心态,让顾客和看客们在获得视觉效果冲击的同时也了解了IT世界的现时状况,可谓是一举两得。当年负责制作苹果“1984”广告的创意导演李·克劳回忆说:“‘1984’表达了苹果的理念和目标:让人民而非政府或大公司掌握操纵技术,让计算机变得普通人可及而非控制人的生活”。 这个60秒长的广告仅在1984年1月22日美国超级杯橄榄球大赛的电视转播中播出了一次,却造成了空前的轰动,美国的三大电视网和将近50个地方电视台都在超级杯后报道重放了“1984”,还有上百家报刊杂志评论“1984”的现象和影响,这些都为苹果公司和Macintosh做了免费广告赢得了评论家经久不息的掌声。 今天的苹果仍然在为它的梦想努力着。不管84年的历史有多么的辉煌,多么的令人惊动,毕竟那已成为过去。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我们仅以让它成为苹果前进动力的源泉,也是广告界追求的目标,从而,不止在IT行业,在广告行业创造出更为惊心动魄的神话。 ◎ 策划人史蒂夫·乔布斯(1955-2011),发明家、企业家、美国苹果公司联合创办人、前行政总裁。1976年乔布斯和朋友成立苹果电脑公司,他陪伴了苹果公司数十年的起落与复兴,先后领导和推出了麦金塔计算机、iMac、iPod、iPhone等风靡全球亿万人的电子产品,深刻地改变了现代通讯、娱乐乃至生活的方式。2011年10月5日他因病逝世,享年56岁。乔布斯是改变世界的天才,他凭敏锐的触觉和过人的智慧,勇于变革,不断创新,引领全球资讯科技和电子产品的潮流,把电脑和电子产品变得简约化、平民化,让曾经是昂贵稀罕的电子产品变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