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一街乡
释义

一街乡距县城78公里,全乡国土面积168.1平方公里,辖12个村委会、125个村民小组,2007年末全乡总人口19218人,居住着彝、汉2个民族,其中彝族7134人,占总人口的38%。境内有小(二)型水库2座,小坝塘49个,小水沟79条。小水池6300个,总蓄水量119万立方米,全乡耕地总面积14668亩,其中:水田1547亩,旱地13121亩,人均耕地面积0.78亩;林地面积16.72万亩。年平均气温16.1℃,年降雨量810㎜,适宜种植烤烟、包谷、水稻等作物。

地理位置

一街乡位于南华县西北角,距县城78公里,国土面积16

8.1平方公里。东靠五街镇,东南与楚难市三街镇和红土坡镇毗邻,西连罗武庄乡,北与祥云县鹿鸣乡、普棚镇接壤。境内最高海拔2853.8米,最低海拔1433米,相对高差1420.8米。地势两边高,中间低,呈明显的“V”字型。山高、坡陡、箐深是一街地形地貌的真实写照。

经济概貌

2007年,一街乡全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5656.84万元,比上年增长11%;财政自收收入514万元,比上年增长21.98%;农民人均纯收入1925元,比上年增长10%,全乡固定

资产投资达1565万元,比上年增长20.8%,全乡呈现出经济持续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文化教育

一街乡党委、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切实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优化配置教育资源, “两基”、“普实”工作在巩固中提高,素质教育成绩显著。2007年,全乡有中学1所,教师40人,学生833人;村级完小12所,教师103人,学生988人,小学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99%,中学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98.5%。乡党校全年举办各类培训班18期,参培人数达1360人。另外,全乡有文化站1个,图书室1个,业余演出队一支(鼓狮队)、共22人(属团山村委会),但由于经费紧缺,活动难于开展。

人文地理

一街乡是一个彝、汉聚居区,少数民族占38%,全乡共由125个村民小组组成,总人口19218人,东邻五街镇,西邻罗武庄乡,北邻祥云县普棚镇,南接

红土坡镇,境内山岭纵横,垂直高差悬殊,天气变化受地形影响显著。小气候特点十分突出,基本上有南亚热带至中温带的气候类型齐备,以亚热带气候为主要特色,属半湿润地区,雨量随海拔的上升而增多,山区土层薄,保水性能差,大部份山区仍处于缺水状况。缺水状况严重,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为2430小时,年太阳辐射为131千卡/cm2,冬春日照百分率均大于60%,土壤以紫色土为主,其次是水稻土和黄棕壤、棕壤。耕地以旱地为主,耕作制度一年两熟,经济林果以核桃为主,农作物主要蚕豆、烤烟、包谷、大麦、小麦、大白云豆牙芋等为主,畜牧业主要品种是山羊、黄牛、猪、鸡,用材林及生态林以云南松、柯松、水东瓜、杂木等为主。间民民俗、民风文化丰富,主要以其中的彝族风俗文化较为突出,其中彝族女式刺绣服饰。一、历史沿革:彝族女式刺绣服饰繁衍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服饰以庄重、古朴、做工精美为特点,一直被彝族妇女所喜爱,并成为彝族妇女的传统服饰,多在重大庆典及特殊节日时穿戴,由于我乡与其他乡镇及周边地区在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使得我乡民族服饰在做工、选料、图案及颜色搭配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彝族女式刺绣服饰更为突出的体现了百余年来彝族服饰的演变历程。其独特的风格、精美的做工、充满想象力和民族文化特点的图案无一不在向人们讲述着勤劳、勇敢、智慧的彝族人民在生活劳作中的一个个动人故事,通过日常的民族服饰向人们传递着淳朴善良的彝族人民对丰富多彩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二、主要特色(包括工艺流程):制作工艺特殊,多为手工制作;制作风格独特、各家都有自己的制作、选料、图案及颜色搭配的风格,所几乎没有完全相同的一套服饰;服饰内容的传统性、民族性浓郁;选料特殊且丰富,有农家自制的土布、麻线、白杨线、金纸、辫子及各色丝线、毛线、亮片、玻璃珠、玉制及银制饰物等十余种材料。刺绣配色协调,色彩对有强烈的对比性。三、现状:彝族女式刺绣服饰为彝族妇女有农闲时间制作,制作人群为农作彝族妇女,基本上每户都有会制作的人员,以家庭为单位一代代相传。

特色产业

一街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烟草、畜牧、煤炭、核桃等特色

产业。在严格坚持“双控”政策不动摇的同时,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切实抓好10200亩烤烟指导性种植面积的落实,完成152.56万公斤烟叶收购任务。努力整合一街无烟煤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一街乡野猪塘煤矿年产量达15万吨。依据各村的区位、自然和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确定主导产业,实行重点开发,在资源优势中培育出地方特色,在传统产品中筛选优势名牌,走“一村一品”、“一村一特”之路。

基础设施

2007年,一街乡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夯实发展基础

农业水利设施进一步加强:总投资516多万元的平掌、团山、密

什么基本烟田建设、总投资22.5万元完成阿扫把.下村.江西地.松子地.拉格所等六个村人畜饮水工程。

校舍设施进一步完善:年内完成了总投资27.5万元、建筑面积210平方米的林家村完小教学楼工程,,并投资5.5万元对秧田冲小学、咱租完小进行修缮。

整村推进工程圆满完成:在上级补助30万元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发动群众投劳投资,实施好拉格所、王湛庄下村2个村民小组的整村推进工程,总投资45万元,二个项目已圆满完工,顺利通过了县级的验收。

民俗风情

一街乡是一个彝、汉聚居区,少数民族占38%。一街乡的间民民俗、民风文化丰富,主要以其中的彝族风俗文化较为突出。

人口卫生

一街乡总户数4798户,总人口19218人,其中:男性9990人,占总人口的 52%,女性9228人,占总人口的 48%,非农业人口398人,占总人口的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乡内居住着汉族、彝族2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7134人,占总人口的38%。

加强医疗服务和卫生防疫保健工作,做到小病不出村。积极开展疾病医疗宣传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安全。2007年,全乡有1所乡级卫生院,12所村级卫生室,基础免疫接种率达100%,强化免疫接种率达100%,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共有4345户16064人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累计集资160640元。坚持合作互补、互助共济的方针,全年共减免群众看病医疗费163450.82元。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民因病造成的经济负担,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返贫”的问题。

人口状况

全乡辖12个村民委员会,125个村民小组,216个自然村,2008年末全乡总人口19507人,5031户,其中农业人口18976人,4989户,人口密度高达114人/平方公里,居全县最高。

土壤气候

一街河是一街境内的主要河流从东向西贯穿全境,由于特殊的地形(东边高,西边低),河流下切较为明显。一街河两岸由于山高坡陡,山体切割厉害,雨水容易汇集,在两岸形成冲沟,并能在短时间内汇集到一街河形成突发的洪水或泥石流。全乡境内土壤多属紫色砂岩,松散、易风化。长期以来由于历史、自然等因素,加之乡内人口极度增长,村落密集,人地矛盾突出,过度开垦,森林植被及土表破坏严重,一街乡成为了全州有名的泥石流多发区。据统计全乡共有泥石流沟30条,水土流失面积144.97平方公里,占全乡国土面积的68.2%,其中轻度流失面积19.53平方公里,占流失面积的13.5%;中度流失面积24平方公里,占16.5%;强度流失面积31.74平方公里,占21.9%;极度流失面积162.62平方公里,占流失面积的43.2%。全乡森森覆盖率仅为26.8%,处于全县最低水平。

全乡境内多属高寒冷凉的季风气候,兼有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2.5℃,全年平均降霜期160天,年平均降雨量840毫米,年内雨量分布不均,11月至次年4月平均降雨量仅为90毫米,5至10月平均降雨量高达750毫米,加之乡内仅有小(二)型水库两座(且其中一座属病险水库),有小坝塘48座,小水池6447个,水利设施极为脆弱,常因冬春干旱造成小春作物欠收,大春种植旱象突出,夏秋多雨而导致洪涝灾害、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增产增收,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耕地状况

全乡有耕地面积17099亩,其中:其中,水田1547亩,旱地15552亩,人均占有耕地0.78亩。

农特产品

1、烤烟。一街全县烤烟主产乡之一,2008年全乡种植烤烟10020亩,完成指令性收购任务156万公斤,均价达16.60元/公斤,比上年的14.61元/公斤增长1.99元/公斤,完成出口备货收购量19.260万公斤。实现收购产值1800万元,按全乡农业人口18976人计算,人均烤烟收入达948.56元,实现特产税597万元。

2、冬早蚕豆。冬早蚕豆以干坝村的最有代表性,该豆个大、皮薄、粒多、耐储运,深受广大客商青睐。全乡常年种植面积1000多亩,平均亩产800千克,每千克价格在0.8—2.00元,鲜豆远销昆明、下关等地。

3、干(水)果。全乡核桃面积8600亩,常年产量达1500多吨,产值1500万元;种植柑桔1200多亩,年创收120多万元。

4、中药材。当归、板蓝根、红花种植已初具规模,成效显著,是农民又一经济增长点。

5、甜椒。经与高原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签订种植合同,每亩产值不足800元的由公司补足,调动了群众种植的积极性,去年发展200亩,收益16万元。

6、其它。我乡多为套种形式种植白芸豆、小杂豆、黑瓜子等,使立体种植再添效益。

社会保障

一街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工作。一是积极探索和推进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及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逐步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二是加大对受灾户、残疾人等困难群众的扶持力度,及时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发放救灾大米87540公斤、寒衣160套,寒被105床,发放定期定量补助金21.6295万元;低保对象累计354户1127人次,共发放低保金156732元。三是认真做好农村贫困户调查统计和建档立卡工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7: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