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一耽学堂
释义

一耽学堂

一耽学堂简介

学堂概述

一耽学堂是以道义实践为前提和基础、基于有关中国文化重建和中国基层社群生活重建的共同理念和共同精神而自发自愿结合而成的以志愿者和义工为主体的学团,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以相应相契的社会实践活动而推进教育改革、传统资源现代转化和中国公益事业本土价值,做为一个时代的开放性的精神事业,提供一种基于事实的理念和精神,提供一种阶段性的成熟的文教公益实践活动方案,提供一种有助于文化社会进步的共同推进模式,思考和探索在现代人类文明社会中如何的减少社会的病态、如何的加注人生的幸福,以及那些过程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构成和原始要素。

在2000年12月21日由逄飞开创并身体力行在一线实践已经十年,在不同阶段不时期和不同的公益实践活动中,全国范围有大量的关注和参与,尤其涌现许多优秀的义工,老中青少一盘棋,古今中外一本书,做事第一,静默为主,一个义字通天下,做个草根学圣贤。

2000年至2010年是青年文化公益事业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在前期主要发动北京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二十余所)青年学子在小学开展“蒙学义教”,在中学开展“文史宣讲”,在高校开展“青年晨读”、“体认传统人文讲座”,在社区、农村开展义教实践等一系列内容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公益实践项目,产生极大的社会感召并进而影响和带动全国各地高校及相关文化团体开展类似活动,由“新青年”开始走出了一条“新公益”和“新文化”的道路。

学堂宗旨

弘扬优秀文化 振奋民族精神

改良社会风气 净化个体心灵

普及汉语基础 推介中文思想

实施三大战略:1汉语激活战略(激发汉语生命活力)。

2生命高端战略(重建文化上游载体)。

3民间公益战略(整合公民社会资源)。

欢迎你也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和义工!

山高水长,一路同行!

致力于学习、体认和普及中国优秀文化的非赢利性民间公益草根团队。

一耽学堂标志

理念

“义”的道德人生实践

现代公民社会的人文教化

使命:

1 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文化

2 引领和推进中国本土(草根)公益事业

3 搜索和实践中国社会基层教化和地方性教化

理念:

语言、人和社会

主题:

社群生活的养成和改造

途径:

用公益建设文化 以文教引领公益

方法:

文化+公益+青年

宗旨:

弘扬优秀文化 振奋民族精神

改良社会风气 净化个体心灵

普及基础汉语 推介中文思想

一耽学堂介绍展板

“志愿精神”的深度内涵

1 一种纯粹的热爱;

2 勇气和坚忍;

3 忘我的学习和实践;

4 对美好的事物以及善的专注;

5 天然的愉快的集体感;

6 “行动”、“做”的主题词;

7 永远采取简单的和直接的现场方式;

8 传递和加注心灵的力量;

9 人群和社会的公共尺度;

10 义务与共享。

怎样做义工

第一个,知道“相信人”——

1对人有信心,人是好的;

2有美好的期望于人;

3对人的说话和作为有信任。

信了人,才有一切可信的。信人是根本。人只在对人的信任中。

第二个,知道“对自己用功夫”——

1有求进步与觉悟的志愿;

2肯在事情中间学习;

3有心念上的反省和检校。

自己没有进步,事情断然是死的和没意义的。事情的有所成,全在对自己会用功夫。

第三个,知道“现实世界的可爱和美妙”——

1赞美与热爱;

2人情事理上的宽容与顺承;

3诚恳,谦敬,感恩。

对于所遇的一切,永远开放、乐观、积极。生活所要达到的,就在生活之中。

文化建设的四个原则

①血汗优先的原则。

找一块地,然后尽力耕种。

这是五千年中华文明延续的根本。

一切人的东西,都是从血肉和汗水中绞出来;它的含义除了脚下的大地和辛勤的劳作,没有别的意思。

②做事第一的原则。

做事第一,静默为主。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做事就没有发言权。

做一分说一分,做三分说三分,做到十分,可以说八分,做到一百分,自然也就毋需说了。

③向人学习的原则。

人离人最近。

人是人的最直接的、最适宜的榜样。只有向人学习,才能够更好的明白人、觉悟人。学习他们怎样读书、思考、做事和说话。

向那些圣贤伟人学习。

④少说空话的原则

珍惜语言,实话要实说。

我们很容易随便地去赞扬一个人,去贬低一个人,或者某件事情。我们大部分的精力及社会公共资源常常因语言的无节制泛滥而耗散流失。

中国特色公益事业基本时代特征(公益十条)

一、有当今中国社会之发展进步,而有中国特色之公益事业;有中国特色公益事业之发展进步,始有未来中国社会之全面的发展进步。它直接的服务于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它的一切理念与体系,乃至操作的形式等等,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二、迫切的现实需要(民族气质、自信,公共生活的道德感,单个人的尊严与荣誉等)和空前的历史资源(古典的与近现代的,中国的和西方的)在“人的心理层面集聚起来”迸发出巨大的化合力,并要以自觉自愿的形式走成“时代必经的路口”;

三、民众的大实践、大觉悟使得公益事业“最广泛、最充分地激活一切积极因素”,引起全体社会普遍的认同,普遍的参与,自我净化,自我塑造,崭新的社会生活面貌、崭新的民族精神气质、崭新的时代文明特质都在这个过程当中诞生出来;

四、这样的公益事业,是我们实际需要而且是越来越需要的,它的重要作用将在经济社会的过渡阶段、发展阶段、提升阶段越来越突出,主要功能表现为:①社会内部的心理修复②优秀文化的活化传承③先进文明典型要素的一体化结构生成;

五、这样的公益事业,不只是作为一个“第三部门”发挥着“某种特定做为组织”的作用,更是作为一种“公共的文化原生态的开放性的自组织成长平台”,实践着“道德的感召和民众的教化”,对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全局性的战略作用;

六、公益的形式是文化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形式。一切文化的学习、传承和创新、发展,只有在公益的形式之下才能够有最充分、最彻底的实现。以公益的方式进行文化建设符合我国国情,将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起到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七、若干年内,已经和将要出现的民间公益团体,不论何种背景(宗教的、学派的、观念的,甚至个人志趣),不论何种诉求(如扶贫、环保等),不论何种规模与程度,都将自觉或不自觉地以“民众教化的改造和参与”为其活动的核心主线;

八、为此,我们迫切需要一个“老百姓”的文化的教育的公益事业的平台、体系、风格;为此,我们必须要有一个“老百姓”的民间的自发的充分一线实践经验。没有这些,我们就无法主动地引领社会力量的进步,导致社会资源的无序与耗损;

九、公益,正在成为普遍的生命态度和伦理选择。转型期的中国特色公益事业正是这一深刻内涵的充分实践,它为公民教育、国民教育提供了最好的契机和舞台。而成熟的人本的义工升级系统则是团队乃至公益事业灵魂与生命力的直接体现;

十、在中国特色公益事业舞台上,即将上演一个古老民族文化重生的凤凰之舞与各种文明相会交融的和谐之舞——这个“宏大历史与现实”背景映衬下的大节目,将给不同的“世界观众”带来愉快而又充实的收获,并因此而具有典范的意义。

目前重点活动项目——晨读运动

提问:什么叫一耽学堂?

抢答:1 不花钱能办事,花小钱办大事,无本买卖。

2 一个人就能做的事情,一个人就能带动一批人做的事情。

3 往往不能够同时被很多人理解,但是你需要同时跟很多人说话,就用一张嘴。

4 永远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

5 吃饭靠天,走路用脚。

6 选一个位置,站好了,抬头一看满天都是星星,每一个人都在我们的上边。

7 自己高兴,只有自己乐,偷着乐。

8 走了一溜十三遭,轰轰烈烈,回头一看,看不见自己做的东西。

9 当你为它欢呼和自豪的时候,却发现你并不认识它。

10 你发现有一件事,很简单,却总是完不成。

11 其实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去做,真实的只有生存,活着。

… …更多答案欢迎参与!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2: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