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叶鹎科 |
释义 | 叶鹎科(学名:Chloropseidae)又名绿叶鸟科,共1属11种27个亚种。属中、小型鸣禽。一般栖息于海拔约1600米以下的开阔常绿阔叶林,在森林上、中层沿枝条找食昆虫。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树栖性,主要在乔木树冠层和灌木上活动,晚上也栖于树上。常加入混合鸟群。悦耳鸣声,如流水般升降有致的颤鸣,音调似鹎;或模仿其他鸟的叫声;或包括许多粗哑哨音。 中文学名:叶鹎科 拉丁学名:Chloropseidae 别称:绿叶鸟科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雀形目 科:叶鹎科 属:1属 种:11种 亚种:27亚种 英文名称:Leafbirds 外形特征叶鹎科的鸟类仅有1属11种。是一些中型的树栖雀形目鸟类。跗关节和脚趾比例短;嘴裂小;鸟喙小而直,略微向下弯曲;刷尖舌;羽毛绿色,有些鸟体也有蓝色,黑色,黄色和橙色羽毛不等的色块。 生活习性主要栖息在海拔 1500m 以下的常绿阔叶林、次生林和林缘疏林灌丛中,尤其喜欢比较干燥而稀疏的树林,也出入于次生灌丛、果园和农田地边小树丛。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树栖性,主要在乔木树冠层和灌木上活动,晚上也栖于树上。以昆虫为食,也吃部分植物果实、种子和花等植物性食物。常加入混合鸟群。悦耳鸣声,如流水般升降有致的颤鸣,音调似鹎;或模仿其他鸟的叫声;或包括许多粗哑哨音。 分布范围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包括中国云南。一般栖息于海拔约1600米以下的开阔常绿阔叶林,在森林上、中层沿枝条找食昆虫。 繁殖方式繁殖期4-6月。营巢于树上,巢呈杯状,主要用细而柔软的枯草茎编织而成,巢外壁网有蛛网。巢的大小直径为6-7cm,深6-6.5cm,距地高5-9m,每窝产卵通常2-3枚。卵乳白色或粉白色,被有不规则的发丝状的灰色、黑色、紫色或红褐色斑点,尤以钝端较密。卵的大小为21×15cm。 保护级别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易危(VU)——1种;近危(NT)——2种;低危(LC)——8种。 中国物种全部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该科种类(1属,11种)
1. 金额叶鹎Chloropsis aurifrons 2. 蓝翅叶鹎Chloropsis cochinchinensis 3. 小绿叶鹎Chloropsis cyanopogon 4. 黄翅叶鹎Chloropsis flavipennis 5. 橙腹叶鹎Chloropsis hardwickii 6. 杰尔登叶鹎 Chloropsis jerdoni 7. 婆罗洲叶鹎 Chloropsis kinabaluensis 8. 苏门答腊叶鹎 Chloropsis media 9. 黄喉叶鹎Chloropsis palawanensis 10. 大绿叶鹎Chloropsis sonnerati 11. 蓝脸叶鹎Chloropsis venusta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