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叶华洲 |
释义 | 叶华洲先生艺术简历叶华洲,男,1965年10月生,江苏金湖人,本科,学士。书法师承言恭达、王冰石、戚庆隆等老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淮安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淮安市文联委员、协会部主任。 书法获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全国奖(最高奖),全国第四届正书展提名奖;“岳安杯”国际书法大展奖。书法先后参加国家级(中国书协)展览二十余次、省级展览三十余次。书法作品被多家博物馆、美术馆收藏,被奥运场馆“水立方”收藏并陈列。 叶华洲先生书法艺术成就叶华洲书法作品部分入展、获奖情况: 2001年,获江苏省青年书法精品展铜奖(省书协主办)2004年,入展全国首届大字书法艺术展(中国书协主办) 2005年,获全国第四届正书大展提名奖(中国书协主办) 2005年,获“岳安杯”国际书法大展铜奖《中国书法》 2005年,入展全国首届公务员书法大展(中国书协主办) 2005年,入展“书法导报”国际书法篆刻展 2005年,入展“冼夫人”杯书法艺术展(中国书协主办) 2005年,入展“走进青海”全国书法大展(中国书协主办) 2005年,入展中国书坛五届新人新作展(中国书协主办) 2005年,入展西泠印社中国书法大展 2006年,入展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全国书法大展(中国书协主办) 2007年,中国书协千喜、千福、千龙作品展 2008年,作品被中国书协、奥组委征集悬挂在“水立方”(中国文联 、中国书协) 2008年,入展中国书协名家工程千人千作展(中国书协) 2008年,参加中国书协楷书委员会举办的“全国楷书名家邀请展”(中国书协)。 2011年,纪念建党九十周年全国书法展(中国书协、全国总工会) 2011年,“德信杯”全国书法展(中国书协) 2011年,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获全国奖(最高奖)。 叶华洲先生书法创作谈书,刚柔相济,阴阳互生。欲识阴阳之变幻,当察阴阳之极地。 所以,我笔下常常追求两种不同的书写体系,一种是以魏碑为基调的楷书,结字取法《张猛龙》、《爨龙颜》、《爨宝子》,长字多从《张猛龙》出,扁字多与《爨龙颜》相似。而用笔起笔处多用《始平公》之切笔取势、发力,收笔处取掺以隶意,敛起锋芒,蓄住笔力。横势用笔以推,纵势用笔以提,推为求稳,提以致动。不以行书渗透以求变、求巧、求灵,而以隶杂糅以求古、求拙、求厚。力求其方峻峭拔、雄强劲健;一种是以晋唐为主线的行草书,近年来对二王及孙过庭心摹手追,逐渐体察到二王与孙过庭的节奏,有洞开心扉的快感。当然这也得益于我多年来笔下米南宫和王铎的根基。其结字以羲献、《书谱》为根本,融古借今。起笔处多以厚重碑意切入,行笔间每以轻灵笔触空中摇曳,力求会恰魏晋之法。节奏掌控力求自若,努力营造大小、长短、轻重、疾涩、浓淡、枯润、虚实关系,使作品产生映带相生,变化叠次的效果。在我的行笔中,节奏慢多于快。力求慢中求稳,求厚,求精,慢而不滞,慢而不颤。在行草的整体审美追求上,努力求其清逸萧散、奇趣俊朗。 二十余年来,我游走在碑与帖的两极。“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碑与帖的相与摩荡、互为生发,使手底略得朴厚质实兼之肆意灵动之风。 阴阳之极地皆注笔端,极难互溶一体,好在我亦常常痴迷于褚遂良。其笔力雄赡、气势古淡、笔触纤毫毕现,深合魏晋遗法,成为了我两个书写体系间的极好纽带。 现阶段,我在努力探索自己的学书之路:魏碑为骨、晋韵为宗、宋意为养、褚法为“眼”,写心为本。 名家评论叶华洲先生书法艺术根植传统 汲古构新 陈洪武 叶华洲先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实力派书法家,辛卯伊始他在中国书法家论坛网上晒了他的新作,引起了书坛的广泛关注,好评如潮。 华洲先生的书法根植于传统,以功力取胜,其主要审美特质是清逸典雅。他的小行草具有二王、孙过庭一脉圆融流畅的笔意,注重起承转合,上下映带,强调大小、粗细、虚实、疾徐的对比,并在对比中追求飘逸和灵动,以气来贯通全篇,节奏感很强,彰显出一种生命的意蕴。小品扇面讲究空间构成的精美,巧于设计,注重穿插,随机运化,活泼的形式中亦透着儒雅。华洲先生的大字以张猛龙碑为基调,吸纳了北派孙伯翔先生书法的一些审美特质,在古质的情调下追求浪漫,拙巧相生,点线干净爽利,造型开张生动,并在有意无意间杂揉些许隶书笔意,生发出一种峻逸超迈的韵致,姿态也尽多横生的自然之趣。 我们看到,在华洲先生的笔下有两种不同的体系,一种是以圆线见长的小字行草,清逸而典雅;另一种是以方峻峭拔取胜的魏碑大字,雄强而劲健。二者相互补益、互为生发,使得华洲先生的书法语言更加丰富,未来的道路更加广阔。 (陈洪武: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 你是墨海一叶扁舟 李啸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专心品味苏东坡《寒食帖》时,一条短信悄然而至:“叶华洲获奖了”。这是一个期待已久的消息。七月底在淮安点评备战十届国展作品时,对着他的作品我曾预言:华洲获奖是迟早的事,缺的也许只是运气。呵呵,而我就是总会给身边朋友带来幸运的那个人。 华洲在金湖工作期间,即与我相识并成相知。他天生一张年轻的脸,以至于他虽长我两岁,但我从未以兄长待之,这是一种真实而真切的感受。 幸运总是与努力相伴。2005年,他调到淮安市文联工作,我高兴他找到了可以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从此,他视野宽阔,书艺精进。从二届正书展获大奖到十届国展获“全国奖”,一步一个脚印,一路走来,如沐春风。而我们每次相逢永远是会心一笑,却胜过万语千言。 也许您会问:“叶华洲是怎样的一个人,值得你如此这般?”真诚、善良、谦和、热忱、勤勉、内敛、坚韧……华洲朋友们如是说。 说到华洲的书法,如果说前几年是“猛进”,那么这两年就是“突飞”。我知道他已经找到了那扇“门”,并小心翼翼地推开。而现在,正是他享受户外“阳光”的时候了。 去年他在玉新兄的“中国书法家论坛”上举办“网络作品展”,轰动论坛,一时网友热评如潮,极尽绚烂华丽之辞藻。我这个“网盲”认真地看了每一位网友的评价,用现在领导们的一句口头禅“大家说得很好,我都同意。”呵呵。对华洲书法总体审美风格的界定,我非常认同中国书协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陈洪武先生的一段话:“华洲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实力派书家,书法植根传统,以功力取胜。其主要审美特质是清逸典雅。其笔下有两种不同的体系,一种是以圆线见长的小字行草,清新雅逸;另一种是以方峻峭拔取胜的魏碑大字,雄强劲健。二者相互补益,互为生发。” 华洲出生在水乡金湖,他在生命和艺术里拥有太多太多水的滋润。他的这片叶就是生他养他的那万亩荷花荡的浓缩,升腾则是一顶华盖,一派雍容;着陆则成一块绿洲,一片生机。他性格具有“上善若水”的善,有“海纳百川”的容,有“清澈见底”的清,有“滴水穿石”的韧,也有“柔情似水”的柔……由此观照他的书法艺术,碑帖互见,刚柔相济。他的书法具有水的柔媚、灵动,也有水的迅疾、刚健。他既能行走在碑与帖的两极,又能游戏于二者的边缘。有沉稳的漫步,也有机灵的跳跃。如同一个太极高手,闪展腾挪,妙步无处不在,一招一式都不花哨,很到位。打得舒畅,看得舒服。 从技法层面解析华洲两种不同的书写体系。他以魏碑为基调的楷书,结字取法《张猛龙》、《爨龙颜》,长字多从《张猛龙》出,扁字多与《爨龙颜》相似。而用笔起笔处多用《始平公》之切笔取势、发力,收笔处取掺以隶意,敛起锋芒,蓄住笔力。横势用笔以推,纵势用笔以提,推为求稳,提以致动。与当下写碑的书家们不同的是,华洲不以行书渗透以求变、求巧、求灵,而以隶杂糅以求古、求拙、求厚,故未开新境,却自胜一筹。而小字行草书创作则因为近两年他的心摹手追,尤其是找到了二王与孙过庭的节奏,从而洞开心扉,当然这一切都得益了他多年来笔下米南宫的根基。结字以羲献、《书谱》为根本,融古借今。其起笔处多以厚重碑意切入,行笔间每以轻灵笔触空中摇曳,会恰魏晋之法。节奏掌控自若,因而大小、长短、轻重、疾涩、枯润、虚实关系,映带相生,变化叠次。据我细察,其节奏慢多于快,正合我对右军用笔之理解。慢中求稳,求厚,求精,慢而不滞,慢而不颤。快则生势、生变,但易尖、易滑、易薄。“尖”、“滑”、“薄”正是当下书法创作中的通病。而这些被华洲用一个“慢”字,全都“太极”掉了。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是创作者功力与性情的结合体,由此我总结成功的书法家有两种,一种以功力胜,一种以性情胜。华洲和我一样都属于前者,在笔笔精到每一幅作品的字里行间,我多么期待出现偶尔的“败笔”,然而这很难,但却无需刻意求之。这让我突然想到了喝酒,一杯小酒下肚后华洲那张关公般可爱的脸……华洲办网络展时,在跟帖留言里,我写了一首《致华洲兄》的诗,如果有人把它谱上曲,我真希望自己用浑厚的男中音来为他演唱,歌词是这样的: 你是一叶扁舟/梦见古人/品味务闲 /游弋自在人生 /你是两峰峡谷胸有丘壑坐标虽低拥有天空更阔 你是三人之师谦逊恭俭质朴率真可信可靠可依 你是四友长兄冰雪肝胆志同道合妙笔可待生花 /你是五洲江海云水/襟怀友天下士/厚德当能载艺 2011年9月29日写于金陵兰斋 (李啸: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 叶华洲先生书法活动叶华洲先生书法活动2011年11月3日在上海参加十届国展开幕式 2005年在福建厦门参加全国第四届正书展颁奖仪式时留影叶华洲先生在上海展览馆和广西南宁展厅的自己作品前留影 叶华洲先生书法生活书房旧宅新居 叶华洲先生书法作品链接见扩展阅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