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冶父山国家森林公园
释义

冶父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安徽省巢湖市庐江县冶父山上,总面积1.2万亩,以冶父山苗圃为主体。公园内峰峦叠翠,庙宇辉煌,古迹遗存,佳传甚多。公园最高峰海拔375米,山间绿阴幽馥,郁郁葱葱。冶父山东麓 有冶父寺,翠峰环抱,茂林修竹。山腰有迥风谷,山顶有伏虎寺。伏虎寺左下方百余步有铸剑池,水清见底,相传为欧冶子铸剑处。寺右下方数百步有伏虎洞,洞中 可容数十人。寺后为兜率峰,巨石上隐约可见“兜率”二字。公园内还有观音门、龙湫荡、百尺岩、袈裟柜、伏虎岩、白佛岩、诸葛岭、莲花石、彀壶泉等名胜古 迹,各有特色。

简介

冶父山,距庐江县城东约9千米,峰峦叠翠,庙宇辉煌,古迹遗存,有“江北小九华”之称。据传春秋时,铸剑之父欧冶子曾在此山铸剑,山上存有铸剑池古迹,因此得名冶父山。冶父山自麓至巅凡五里许,群峰耸拔,盘旋而上,远眺江光,俯视五湖(沙湖、黄陂湖、后湖、白湖、巢湖)林峦崤密,雄俊秀丽,甲江淮间诸山,每当大雨初雾,晴空万里,登上顶峰,上有浮云紫雾,下有群峦叠翠,蔚成“冶父晴岚”,旧为庐江八景之一。1992年,冶父山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

公园状况

冶父山山头有寺,名曰“伏虎寺”,山下有寺,名曰“实际禅寺”,城中“金刚寺”设为下院,皆由教慈伏虎禅师创建。

山上山下,有虎刨泉、系虎墩、伏虎禅师塔、报恩寺等多处古迹名胜。该寺最独特的佛教建筑是无量殿,该殿至顶没有横梁架构,而直接采用大石块垒成。寺内重要文物是青铜大锅,被定为国家二级文物;寺内另有僧人墓塔四座,明、清碑刻16块。

据冶父山志记载,伏虎禅师乃庐江黄屯人,因道行高洁,禅理圆融,声振朝野,唐昭宗闻其名赐号“孝慈伏虎禅师”,敕建无量殿与山顶,建冶父寺于南麓,开毗尼法坛,子第受戒八百余众。到了宋代,宋太祖赐额曰“实际禅师”,山上山下连成一体,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教群,成为江淮闻名的十方丛林,素有“江北小九华”之称。

千余年来,冶父山寺宇几经兴废。1984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将冶父山伏虎寺、实际禅寺列为省级重点寺院。1985年重修无量殿,1996年重建大雄宝殿,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山头伏虎寺、山下实际寺题为匾额。

1995年冶父山出了一尊肉身和尚,系冶父山伏虎寺曹洞正宗第四十四代住持妙山法师,圆寂四年肉身不化,成为江北第一肉身和尚。肉身和尚妙山法师真身现已装金供奉。

冶父山历代著名祖师有道川、星郎、常明等,传承法系为临济宗。

山上有铸剑池、龙湫、罗汉坛、百尺岩、袈裟柜、伏虎岩、的佛岩、诸葛岭、白兔岭,凡364凹。“冶父晴岚”为古“庐江八景”之一。山东隅有冶父寺(又名实际寺),顶端有伏虎庵,皆为始创于唐代名寺。寺庵前后,苍松翠柏,古檀修竹,花香鸟语,四季宜人。近年来山上又辟苗圃,更为山景增色,冶父寺亦进行了重新修葺。

传说故事

冶父山巅之上,有一座古寺高耸、禅房幽深的建筑群,这就是有名的伏虎寺。相传远古时候,有一个相貌奇丑、双目失明的孩子,被父母遗弃,巧遇一只老虎路过,衔入洞中奶大,并刨出泉水,治好了孩子的眼睛。孩子长大后当了和尚,老虎和他形影不离。后来到了冶父山,建庙安身,传经修道。此事被唐昭宗皇帝李晔知晓,就敕封他为"孝慈伏虎禅师","伏虎寺"也因此得名。山上山下,也由此衍生了虎刨泉、系虎墩、伏虎禅师塔、报恩寺等多处古迹名胜。相传欧冶子铸剑于其上,故名之。位于庐江县城东北二十华里,系春秋越国欧冶子为楚王铸剑之所。山以雄峻秀丽冠于江淮,有江北九华之称。每当晴空一碧,淡云缥缈,日影流辉,呈现一派波光岚影,蔚成“冶父晴岚”,瑰丽多采。游人赞曰:“孤峰突起,屹立独尊,山高水秀,有北山之峻,兼南岭之秀。”冶父的秀美风光使游人流年望返。

旅游信息

公园门票:成人票:10元 儿童票:10元

开放时间:8:00 - 17:00

联系信息:安徽省巢湖市庐江县庐巢路

最佳旅游时间:11月,10月

自然风光:森林

人文景观:公园/游乐园旅游喜好:自驾游

国家认证:[3A] 国家级森林公园

旅游提示:著名的伏虎寺座落在冶父山巅之上,该寺巍峨高耸,禅房幽深,美丽的传说非常感人。伏虎寺内还有虎刨泉、系虎墩、伏虎禅师塔、报恩寺等多处古迹,非常有观赏价值。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6: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