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野苋菜 |
释义 | 野苋为一年生草本植物,约50cm高,叶子为互生,茎直立,一年到头都会开花,绿色的小花为雌雄同株,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所结的果实为胞果,为薄膜包住的黑色果实。营养价值:鲜茎叶含粗蛋白质5.5%,含有胡萝卜素、核黄素、维生素C。主治:血便,白带、痢疾、胆结石,肝火、痴肥虚胖。 中文学名:野苋菜 拉丁学名:Herba seu Radix Amaranthi 别称:野苋、光苋菜 界:植物界 科:苋科 分布区域: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台湾、河南等地。 基本资料野苋菜 野苋菜为苋科植物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 皱果苋 A. viridis L. 凹头苋A. ascendens Loise 1. 等多种苋属植物的嫩茎叶,采集嫩茎叶入沸水锅焯后,捞出清水洗净,可制成多种菜看。 野苋菜百克嫩茎叶含蛋白质5.5 克,脂肪0.6 克,碳水化合物8 克, 钙610 毫克,磷93 毫克,胡萝卜素7.15 毫克,维生素B20.32 毫克,维生素C153 毫克,野克菜性味甘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止痛、明目的功效,治痢疾、目赤、乳痈、痔疮。 【别名】细苋、白苋 【来源】苋科苋属植物绿苋Amaranthus viridis L.,以全草及根入药。夏秋采收,洗净晒干。 【性味归经】甘、淡,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用于细菌性痢疾,肠炎,乳腺炎,痔疮肿痛。 【用法用量】 1~2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学名Amaranthus viridis L. 别名:绿苋、野苋、猪苋、细苋、糠苋。 科名: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中药化学成分1.凹头苋 全草含苋菜红甙(amarantin), 叶含锦葵花素-3-葡萄糖甙(malvidin-3-glucoside)和芍药花素-3-葡萄糖甙(peonidin-3-glucoside)。 2.反枝苋 全草含饱和的和不饱和的脂肪酸有亚麻酸 (linolenis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油酸(ole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和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叶含谷氨酸(glutamic acid),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蛋氨酸(methionine),组胺酸(histidine),葡糖胺(glucosamine),半乳糖胺(galactosamine)。组织培养的挥发油分析有顺-3-己烯-1-醇(cis-3-hexen-1-ol).1-乙醇(1-hexanol),反-2-已烯-1-醇(trans-2-hexen-1-ol) 选方① 治痢疾:鲜野苋根一至二两,水煎服。 ② 治肝热目赤:野苋种子一两,水煎服。 ③ 治乳痈:鲜野苋根一至二两,鸭蛋一个,水煎服;另用鲜野苋叶和冷饭捣烂外敷。 ④ 治痔疮肿痛;鲜野苋根一至二两,猪大肠一段,水煎,饭前服。 ⑤ 治蛇头疔:鲜野苋叶和食盐捣烂敷患处。 ⑥ 治毒蛇咬伤:鲜野苋全草一至二两,捣烂绞汁服;或鲜全草一两,杨梅鲜树皮三钱,水煎调泻盐三钱服。 食疗作用炒野苋菜 一、原料: 1.主料:野苋菜300 克. 2.调料:精盐、味精.葱花、素油. 二、制法: 1.将野克菜去杂洗净切段. 2.锅烧热加入油,油热下葱花煸香,放入苋菜煸炒,加入精盐,炒至入味,点入味精,摊匀出锅即成. 功效:野苋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每百克含胡萝卜素7.15 毫克,维生素C153 毫克.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 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抗癌作用.炒野苋菜具有情热解毒、利尿、止痛、明目的功效,食之可增强抗病、防病能力,健康少病,润肤美容.适用于痢疾、目赤、雀盲、乳痈、痔疮等病症. 野苋菜蛋汤 一、原料: 1.主料:野克菜150 克,鸡蛋2 只. 2.调料:精盐、味精、葱花、素油. 二、制法: 1.将野苋菜去杂洗净,切成段.鸡蛋磕入碗内搅匀. 2.锅内油烧热,放入葱花煸香,投入野觅菜煽炒,加入精盐炒至入味,出锅待用. 3.锅内放适量水煮沸,将搅匀的鸡蛋徐徐倒入锅内成蛋花,沸后倒入炒好的野克菜,点入味精,出锅即成. 功效:鸡蛋具有润肺利咽、清热解毒、滋阴润燥、养血息风的功效.野苋菜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止痛、明目的功效.两者组成此菜,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维生素C 和胡萝卜素.具有清热解毒、滋阴润燥的功效,适用于目赤、下痢、热毒肿痛、咽痛等病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