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野耗牛 |
释义 | 概况野牦牛(yak) 以西藏为中心的家畜化动物,它的长毛可作为织布的原料,牛乳是当地人的主要食品,肉可供食用,它是搬运货物的能手。长着长毛的尾巴,被高僧拿来作为驱蝇的道具。不过几十年前由于当地人及军队的捕杀,野牦牛已减少许多。1964年估计栖息数约3,000至8,000头,此后再无正确的调查了。它们栖息在海拔4,000至5,000公尺的高地,据说善于攀爬斜坡。 简介等 级 生效年代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濒危 1997年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易危 1996年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一级 1989年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主要分布省份:四川 西藏 甘肃 青海 新疆 分布在以下保护区:可可西里 黄龙寺 白河 卡沙湖 雀儿山 羌塘 阿尔金山 金汤孔玉 募斯卡 洪坝 四姑娘山 察青松多 洛须 竹马笼 亚丁 特征偶蹄目 牛科 牛属 体大,体长可达2m余。肩部中央具显著凸起的隆肉,站立时略显前高后低。体侧下部、肩部、胸腹部及腿部均披长达40cm以上的长毛。尾端长毛形成簇状。两性均具角,角形相似,但雄兽的角比雌性者大。通体褐色,吻周、下唇、脸面以及脊背一带呈现微弱的灰白色调。野牦牛为家牦牛的祖先,二者的区别在于野牦牛的体型比约大一倍,角和蹄也相应粗大。 易危 1996年 野牦牛在高寒草原或荒凉的寒漠地区,每天大部分时间均在进行摄食,边食边漫游,无十分固定的栖居地,只有大致的分布区。在严寒的冬季,由于植物被冰雪覆盖,因而常在较大范围内做短距离的迁移。善奔跑,时速可达40公里以上。禾本科及莎草科植物是野牦牛食物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野牦牛舌构造特殊,可以长期以垫状植物为食,因而成为特别耐粗食的物种。野牦牛的主要天敌是狼群,后者常在冬季以围攻的方式将老龄、幼龄和体弱的野牦牛追遂到冰上,待其滑倒后群起撕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