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野海茄 |
释义 | 基本信息所属卷:Solanum Linn. 所属科:Solanaceae 中文名:野海茄 形态特征草质藤本,长0.5—1.2米,小枝无毛或被疏柔毛。叶三角状阔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通常长3—8.5(-10)厘米,宽2—5厘米,先端尾状长渐尖,基部圆或宽楔形,边缘波状,有时3-(5)裂,侧裂片短钝,中裂片卵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无毛或在两面均被具节疏柔毛或仅脉上被疏柔毛,中脉明显,侧脉纤细;在小枝上部的叶卵状披针形,长约2—3厘米,叶柄长0.5—2.5厘米,无毛或被疏柔毛。聚伞花序顶生或腋外生,总花梗长1—1.5厘米,近无毛,花梗长6—8毫米,无毛;萼浅杯状,直径约2.5毫米,萼齿三角形,长约0.5毫米;花冠紫色,直径约1厘米,花冠筒长约1毫米,内藏,冠檐长约5毫米,基部有5个绿色斑点,先端5深裂,裂片披针形,长约4毫米;雄蕊着生于花冠筒喉部,花丝长约0.5毫米,花药长圆形长约2.5—3毫米,顶孔略向内;子房卵形,直径不及1毫米,花柱长约5毫米,柱头头状。浆果圆形,直径约1厘米,成熟后红色,种子肾形,直径约2毫米。花期夏秋间,果熟期秋末。 分布情况见于云南鹤庆,喜生长于荒坡、山谷、水边、路旁及山崖疏林下,海拔2400—2900米,国内其它各省海拔600—1800米地区也能生长。我国除新疆西藏外均有。日本,朝鲜也有分布。 用途功能叶可食,并能治马盘疮(据广西田林,张肇骞1100号野外记录)。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果有毒。 文献来源Solanum japonense Nakai(1923); Kitagawa (1939); H. Migo(1939); Ohwi(1956); 图鉴(1974)*. S. dulcamara Linn. var. heterophyllum Makino(1910); S. nipponense Makino (1926),(1953); S. gracilescens auet. non Nakai ex Makino.: Nakai(1930).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