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药物合成新方法 |
释义 | 《药物合成新方法》以现代有机合成新方法的发展为主线,详细、系统地讲述了药物合成路线的设计、过渡金属配合物、不对称合成法、固相合成法、组合化学法、绿色合成法、电化学合成法、光化学合成法、超声合成法、微波化学合成法、仿生合成法、酶催化的合成法、无溶剂合成法及有机合成中分离纯化的新策略等内容,每章均列举了新方法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实例,便于读者了解、学习、掌握、应用。 图书信息书 名: 药物合成新方法 作 者:张三奇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5月 ISBN: 9787122047335 开本: 16开 定价: 58.00 元 内容简介《药物合成新方法》以现代有机合成新方法的发展为主线,详细、系统地讲述了药物合成路线的设计、过渡金属配合物、不对称合成法、固相合成法、组合化学法、绿色合成法、电化学合成法、光化学合成法、超声合成法、微波化学合成法、仿生合成法、酶催化的合成法、无溶剂合成法及有机合成中分离纯化的新策略等内容,每章均列举了新方法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实例,便于读者了解、学习、掌握、应用。 《药物合成新方法》可作为制药工程、药物化学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教材,也可供药学、有机化学、应用化学等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从事药物合成和新药研发的科研人员,以及从事化工、有机药物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也可参考书中的相关内容。 编辑推荐《药物合成新方法》内容翔实、丰富,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科学性、实践性。 图书目录第1章 绪论1 1.1 合成药物的发展1 1.2 药物合成的新方法、新技术2 1.3 药物合成的发展趋势3 第2章 药物合成路线的设计6 2.1 逆合成分析法6 2.2 合成中的选择性10 2.3 合成路线的优化11 2.4 几种药物合成路线的设计12 2.5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16 参考文献20 第3章 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应用21 3.1 引言21 3.2 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成键性质22 3.3 基元反应26 3.4 金属配合物催化氧化的反应35 3.5 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的还原反应38 3.6 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的异构化反应40 3.7 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的生成碳碳键的反应43 3.8 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的杂环化合物的合成48 3.9 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54 参考文献55 第4章 不对称合成法及其应用57 4.1 基本概念57 4.2 手性化合物对映体纯度的测定59 4.3 获得光学活性化合物的方法61 4.4 不对称氧化反应及其应用66 4.5 不对称还原反应及其应用80 4.6 不对称Diels?Alder反应及其应用97 4.7 形成碳?碳键的不对称反应及其应用104 4.8 有机小分子催化的不对称反应114 参考文献121 第5章 固相合成法123 5.1 概述123 5.2 Linker化学128 5.3 固相合成法的应用139 参考文献167 第6章 组合化学法168 6.1 化合物库的固相合成法168 6.2 化合物库的液相合成法173 6.3 非编码组合合成库和编码组合合成库176 6.4 组合化学在药物合成与新药研究中的应用180 参考文献185 第7章 绿色化学法187 7.1 绿色化学原理187 7.2 化学反应的原子经济性189 7.3 环境友好介质中的合成194 7.4 新型催化剂的开发200 7.5 药物的绿色合成202 参考文献204 第8章 其他合成方法206 8.1 有机电化学合成206 8.2 有机光化学合成220 8.3 超声化学合成227 8.4 微波促进的有机合成235 8.5 仿生合成法242 8.6 酶催化的合成249 8.7 无溶剂合成法253 参考文献257 第9章 分离纯化的新策略259 9.1 有机合成中的产物纯化259 9.2 相转化策略260 9.3 相标记的策略269 9.4 标签法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279 参考文献281 …… 序言药品在保障人类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在临床应用的药品中,绝大多数是化学药品,尤其是有机化学药品。有机化学药品作为现代精细化学品之一,其生产和发展与当今有机合成化学发展密不可分。 本书以现代有机合成新方法的发展为主线,系统地介绍了现代有机合成新方法、新技术、新理念的发展及其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全书共分为9章,主要内容涉及药物合成路线的设计、过渡金属配合物、不对称合成法、固相合成法、组合化学法、绿色合成法、电化学合成法、光化学合成法、超声合成法、微波化学合成法、仿生合成法、酶催化的合成法、无溶剂合成法及有机合成中分离纯化的新策略等内容,每章均列举了新方法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实例,便于读者了解、学习、掌握和应用。 近20年来,我国制药工业发展迅速,制药行业急需大批制药工程专业的高级人才。为此,全国100多所高校新开设了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合成新方法》一书正是在本校制药工程专业本科生教学讲义的基础上编写的。本书第1章和第4章由张三奇编写;第2章由张三奇、孟歌共同编写;第3章由张三奇、董军共同编写;第5章由陈有亮、张三奇共同编写;第6章由边晓丽编写;第7章由靳菊情编写;第8章由边晓丽、孟歌、张三奇共同编写;第9章由张三奇、连佳芳共同编写。在书稿完成过程中得到了研究生陈建刚、李强、张斌、程彬、单爱林、向飞、马薇、李懿等同学的协助。 本书可作为制药工程、药物化学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教材,也可供药学、有机化学、应用化学等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另外从事药物合成和新药研发的科研人员,以及从事化工、有机药物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也可参考书中的相关内容。 文摘插图: 对映异构体的拆分剂可以在装有手性固定相(CSP)的色谱柱上直接进行,也可以在流动相中添加手性试剂(CMPA)达到同样的分离效果。近年来,在色谱技术、CSP合成方法和拆分过程的手性识别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均取得了巨大进展,直接拆分技术越来越成为获得对映纯化合物的有效工具。常用作手性固定相的天然手性物质主要有石英(晶格具有不对称性)、天然氨基酸、寡肽或多肽、蛋白质、纤维素、糖类等。 间接分离法即衍生化法,将外消旋体设法转化为非对映异构体再进行分离。 4.3.4动力学拆分 在手性试剂或催化剂存在时,对映异构体(外消旋体)反应时的活化能不同,反应的速度就不同。这样利用不足量的试剂与外消旋体作用,反应速度快的一种对映体优先完成反应,而剩下的则是另一种对映体,从而达到拆分的目的。手性试剂可以是手性催化剂、手性反应物,可以是催化量的,也可以是化学计量的。未反应底物的对映体纯度取决于两种对映体反应速度的差异。具体例子见不对称环氧化部分。 新近发展的动态动力学拆分(dynamickineticresolLltion,DKR)更具有实际意义。 4.3.5不对称合成法 4.3.5.1概念 不对称合成是有机合成化学的前沿研究领域,在近20年来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不对称合成在药物合成中占有重要地位。 不对称合成是指在手性试剂的参与下把前手性单元转化为手性单元的过程。手性试剂可以是溶剂、试剂、催化剂等。 双不对称合成是指对映体纯底物与对映体纯试剂的不对称反应。它也称为试剂控制的不对称反应,以便和立体化学只受底物控制的不对称反应相区别。试剂控制的反应的要点是按预期的方式选择性地控制产物中新形成的不对称中心的立体化学。 绝对不对称合成是指在反应体系中引入不对称源,如圆偏振光或磁场进行的不对称反应。对于绝对不对称反应的研究还是纯理论的,它的意义不在于合成本身,而在于人类对大自然的探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