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姚摩
释义

人物简介

姚摩,八十年代生于广西巴马,知名小说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第八届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历任作家出版社编辑、北京出版集团·阅读天下文化总编等职,现为阅读天下股份公司总经理。长篇代表作《浮世欢》《理想生活》《亲爱的阿×小姐》等作品。是新生代最具先锋性的作家,获得了读者和学界的广泛认同,奠定其作为新生代作家群的旗手之一的地位,被称为“卓具才情的另类小说家”。语言造诣之深,叙事的超越性、实验性,充满的“陌生化”气息,具有了诡谲的“魔力”。

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浮世欢》、《理想生活》、《亲爱的阿×小姐》

最新编辑出版:

《碧色寨之恋》(266页)长篇小说

《大领导的小妻子》长篇小说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五卷)

《时间的面孔》

《祖先的爱情》

《碧色寨之恋》

《查无此爱》

《戚继光》

《神医》

《钢铁巨人》

《阳光心情》

《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集(六卷)》及共和国作家文库、建国六十周年文丛等系列作品。

人物访谈

1.介绍一下你自己,以及你为什么写作?

“人最不可理喻的是自己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人还是什么动物?我曾经说过,我想变成一条狗。”我常搞不清楚怎样介绍自己。本人叫姚摩,小说作家(或叫搞写作的),总试图给自己制造幻觉,呆在文字陷阱里一点办法没有;出版过长篇小说《亲爱的阿×小姐》等被读者称为“难懂”的文学作品;八十年代生于南方,现居北京。

文学对我来说一直是一种爱好,写作只是喜欢,可能天生有一种文字的敏感,所以用文字结构文章或故事比较容易,也乐意。但有时候会非常极端,我对文学写作有一种自己也控制不住的,既是感性又是理性的追求。在读大学的时候,我基本上是糊涂的,由于感情上对学院的反叛,所以临毕业时索性退学。因为我知道结构文字的技术不是从文学训练来的,是从文字训练来的,在文学上,理论知道得越多,就挣扎得更多。对于我来说,我的世界观是阴郁的、自相矛盾的,甚至是充满了荒谬感,因此我的写作是一个荒谬和自相矛盾的过程。写作对我已不是什么文学的问题,而是变成了一个人的生活情趣问题,我只有凭着自己的感觉去体验文字才觉得是活着,要不然就觉得心是空的,行尸走肉一般。

2.谈谈你构《思理想生活》的意图、写作过程和此书的意义。

写作《理想生活》,是我生活最艰难的时期。之前有过沉重的打击和磨砺,我写了三年多的历史小说《王朝土司》(80余万字)在非典时丢失……有一段时间(一个月吧)我躺呆屋子里,四周寂静,虚弱得腿都抬不起来。就是在这种灾难性的安静中,我听到了新的声音,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我拼命写作《亲爱的阿×小姐》(40余万字)。之后就彻底病倒了。《理想生活》就是在这种病痛和折磨中写了一年多才完成的,那种艰难和痛苦我现在没法形容。我的一个朋友说《理想生活》中的每一个字都是姚摩用手刻出来的,这是我听到的最好安慰。写作这部小说,其实没有什么意图,要说意义,大概是想表达一下人的愿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事实上,写完这本小说,让我产生了一种厌倦情绪。

这样的写作过程是残酷的,我甚至感到过绝望,觉得自己非常懦弱,书也没有预想中的完满,我特别重视文本。只有赏心悦目的文本才能给我带来快感,尤其是语言,我记得法国作家劳德·西蒙(1989年诺贝尔文学获得者)说过:“写小说是让语言冒险。”

3.你的现实状态与理想生活的距离有多远?你对文学和生命作如何诠释?

很远。我觉得我现实的一切都被语言支配着,我的创作与我生活的背景是一种愉快的企图,而且这种企图可能随时会被生活的现实中断。到目前为止,我能参与到文学创作中来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这使我不免想到那些与我处境相似的写作者。有时候,什么都给耽误了,却什么也得不到,甚至几乎连生活的信心都完全丧失了。比如,我有一个朋友,他晚上写作,白天推着自行车去卖当天的报纸。我的现实状况与期待的理想生活,就像一份报纸与文学。

文学不是一个人活着的全部。但文学可能会使一个人怦然心动、孜孜以求,使生命在广阔的天穹下充满想象力或憧憬。生命是转瞬流逝的,而文学在浩如烟海的时间与历史中是永存的。对于我,文学是我生活的企望,也是我生命的一部分。用一句话说叫:你别无选择!我知道我这辈子可能无法从文学中逃离出去。如果我放弃文学,就好象我没活着一样。

4.最近,你火爆海外华人文学网,对那么多的留帖,你怎么看,最喜欢哪一条帖子,为什么?

似乎对我影响不大。我身体不好,在北京郊区疗养,我住的地方没有联网,平时几乎没法上网,因此不大关注这些。但是很高兴,在此我谢谢所有关心和关注姚摩的人。无论什么帖子,批评也好,肯定也罢,都是对我的鼓励和支持,我都会欢喜。我其实生活在一个闭塞的个人世界里,时常也感到生活所带来的压抑感:感觉没有读者,没有可攀谈的对象,有的只是闷在屋子里疯狂地读书和写作。事实上,我的写作和外界是没有关系的。

5.你觉得文学高于生活还是生活高于文学?

这个问题有许多文学家对此作过正面回答和阐释,但对我是个棘手的问题。文学家们已经是一切了,而我还什么也不是。但不管怎么说,文学首先肯定是来自于生活,然后才可能是高于生活。实际上,我认为一个作家,正如毕加索所言:一个艺术家不是在创造作品,而是在表现生活。从表面上看,作家们总是豪情满怀地把叙事焦点,对准我们的生存境域,对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力图以文学的姿态来展示生活的挣扎与堕落、展示生活种种喜怒哀乐,揭示或宣扬生活的伤痛或美好……从盲诗人荷马开始,人类叙述的全面意义,就是人性的东西在不断地重现。过去、现在、未来……我想还是换一种方式来说吧,我们活着,我们的肉体、精神和词语都在以不同的姿态吸收着生活,然后有什么从内心中醒来,有一种方式在要求它诞生——这就是文学。文学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它是生活的精华。生活归生活,文学归文学,一旦进入写作、进入精神的层面,一个作家就必须会思考和面对“生活”这个问题。文学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是永远无法绕过去的,生活不会结束文学也就不会结束,很难真正说清谁高谁低。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0:3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