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姚令侃 |
释义 | 个人简历 男,湖南衡阳人,1953年1月出生,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大学本科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 1987年于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获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专业硕士学位,1994年于西南交通大学获铁道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同年进入四川大学土木、水利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1996年博士后出站分配到西南交通大学工作。 现任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土木学院防灾减灾研究所所长、抗震工程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道路与铁道工程抗震技术研究所所长、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离心机实验室主任。还兼任四川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所外专家、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泥石流滑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铁道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铁道学会水工水文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1998年评为铁道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0年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四川省博士学位获得者、2002年入选为第三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10年又入选为第九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教育经历 1978.8—1982.8 西南交通大学 铁路电气化自动化 学士 1984.8—1987.8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 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 硕士 1991.8—1994.8 西南交通大学 铁道工程 博士 工作经历 1971.1—1978.7 铁道部第二工程局 工人 1982.9—1984.7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助理工程师 1987.9—1991.7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助理研究员 1994.9—1996.9 四川大学 博士后、讲师 1996.10—2012. 西南交通大学 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 艰险复杂山区铁路公路勘察设计新技术; 铁路公路灾害防治的工程科学与现代技术; 非线性科学及其工程应用。 荣誉称号 1998年评为铁道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000年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四川省博士学位获得者; 2002年入选为第三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2010年又入选为第九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所获奖励 1995成果《山地区域性暴雨泥石流与滑坡短期预报研究》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3); 2000年成果《攀西暴雨泥石流滑坡预测预报及减灾决策辅助系统》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3); 2007年成果《西南山区铁路防洪安全警戒体系》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次(排名2); 2009年成果《西部山区道路泥石流减灾理论与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2); 2010年获第十届詹天佑成就奖。 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主持或作为校内负责人完成及在研的主要科研项目有: "铁路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及减灾决策技术"铁道部科技开发项目(99G50,1999年6月---2001年12月)主持; "泥石流与主河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49831010,1999年1月---2002年12月)总项目负责人之一(校内主持); "散粒体自组织临界性研究" 高校博士点基金(2000061307,2001年1月—2003年12月)主持; "大尺度散粒体自组织临界性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项目(50278080,2003年1月—2003年12月)主持; "西部山区重大道路工程与环境作用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0202007,2003年1月---2005年12月)总项目负责人之一(校内主持); "大尺度散粒体自组织临界性机制与判据" 国家自然科学项目(50478085,2005年1月—2007年12月)主持; "西攀高速公路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研究及对策"四川省交通厅科技项目(2004年6月-2006年6月)主持; "山区高速公路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及减灾决策技术"四川省交通厅科技项目((SC20060090,2006年6月-2008年6月)主持; "川藏公路通麦至105道班地震诱发公路地质灾害机理及对策研究"西藏交通厅科技项目(XZJE2006-01,2006年8月-2008年1月)主持; "铁道线路承载试验研究"军工项目,(2006年8月-2006年12月)主持;"中型铁道线路承载试验研究"军工项目,(2007年12月-2008年12月)主持; "震后次生山地灾害的活动特点与形成规律研究"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08CB425802,2008年12月—2010年12月)主持; "铁路路基工程抗震设计标准与方法研究"铁路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2008G010-A),2008.10-2010.12,校内主持; "高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与预测和特殊支挡工程研究"(2008G027-E-2)"大瑞铁路复杂地质艰险山区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铁路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2008G027-E分课题,2008.10-2010.12,主持; "高陡边坡特殊支挡工程技术研究"(2008G028-D-3)"大瑞铁路复杂地质艰险山区工程建设成套技术研究"铁路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2008G028-D分课题,2008.10-2011.12,主持; "川藏交通干线环境灾害演化规律及工程风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030742,2011年1月---2014年12月);校内主持 "川藏铁路灾害类型及其特征调查研究"铁路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课题,(2011G019-B),2011-2013;校内主持; "复杂艰险山区高速铁路选线理论及技术评价体系研究"铁路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课题(2011G011-A),2011-2011;校内主持; "地震触发崩塌滑坡自组织临界性及其判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2321,2012年1月—2015年12月)主持; "水土耦合过程与大规模泥石流形成成灾机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1CB409902,2011年1月—2012年12月),负责专题"泥石流堵江机理与堵江判据", 主持。 从事教学及科研情况 地震工程学导论,本科; 工程概率设计原理与方法,硕士研究生; 非线性科学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硕士研究生; 地质系统复杂性,博士研究生; 多目标决策与非确定性决策;博士研究生; 山地学与山地灾害防治;博士研究生;铁路公路工程灾害防治现代技术。 长期从事铁道、公路工程灾害防治及安全技术的研究。 1995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2000年获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发表论文七十余篇,其中三大检索10篇, 参编专著两部。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