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姚家乡
释义
1 河南省中牟县姚家乡

本词条介绍的姚家乡包括: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姚家乡 、编辑本段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姚家乡、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姚家乡。

概况

姚家乡位于中牟县南部,距县城七公里。面积83平方公里,耕地5.3万亩,全乡总人口3.1万人。该乡紧邻县城,交通便利,中三公路横贯南北,另有土山店至岗王公路,春岗至刘张公路三条,全长20公里。

水利建设事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届乡党委、政府都把搞好农田水利建设作为振兴本乡经济的战略任务来抓,截止目前,全乡有干渠18条,长9.34公里,机井3000多眼,引黄改土面积43050亩,占耕地面积的80.6%。

下辖村庄

辖姚家村、雍家村、校庄村、七里岗村、十里头村、老八庄村、春岗村、车棚张村、念罗村、罗宋村、雷家村、土山店村、梁家村、闫家村、小胡村、大胡村、岗王村、绪张村、刘张村、杨庄村、时家村、十八里芦村、22个行政村,35个自然村。

农业

该乡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其次为玉米、大豆、及小杂粮,经济作物以大蒜、大瓜、花生、棉花为主,1998年农业增加值达到4469万元,粮食总产量15008吨,人均纯收入达到2232元,油料总产3551吨,瓜类面积1.5万亩,大蒜2万亩。现在农民把发展高效农业作为致富的主要途径。

乡党委、政府把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振兴姚家经济的突破口。1990年集资200万元建成一所具有全国一流水平的乡级中学,集职业教育、农业科技教育为一体。

乡镇企业发展前景广阔,1998年,全乡乡村企业108个,乡镇企业增加值达1679万元。利用该乡的资源及地理优势,制订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成效显著。1998年底,该乡招商引资数额达3900多万元,形成了畜牧养殖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两大支柱产业,这两大支柱产业也是该乡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的发展,从而辐射带动全乡农民共同致富。2005年元月至11月份,完成招商引资4535万元,建成和在建项目8个,新签约项目4个,工业园区配套设施齐备,功能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大棚西瓜种植作为农业主导产业,面积12000亩,经济效益可观,仅此一项农民人均收入增加1000元。全乡初步形成春夏万亩大棚瓜,秋冬万亩大棚菜的种植格局。

全乡生产总值25573万元,比上年增长16%,财政收入365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213万元,比上年增长16%。

2 四川省剑阁县姚家乡

基本情况

姚家乡地处剑阁县西北部边缘,是一个以种植业、林业、畜牧业为主的山区乡。东部汉阳镇、城北镇,西靠城北镇、盐店镇,南连北庙乡,北接青川县金子山乡。辖给村1个居委会,38个村民小组,2076户、7880人。

姚家乡过去属北庙乡,一九六二年建志,一九八四年乡所在地(母家平)初具规模,是全县首批示范小集镇建设乡所地。

自然资源

姚家乡是一个山区乡。境内山地特点显著,以依山河谷地貌为主,河沟较狭窄,地形较复杂,东北东南以山林为主,西北西南属阳坡平缓地势。境内森林用地面积大,是剑阁主要用材林,经济林木基地之一。

乡境内水资源主要来 向林气降水,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气候条件有 利于农业生产,平均气温14℃,年平均日照1360小时。

乡境为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植物以亚热带阔叶林区和常绿叶林区构,结构品种多样,以松柏、灌木主为。动物主要有兽类、禽类、爬行类、兔类、虫类五大类,以禽兔为主。境内森林植被好,给野生动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也是剑阁木耳、木炭的主要产地之一。

旅游资源

姚家乡党委、政府一般人很早就提出“科技强乡,旅游兴乡”的工作战略。这正是得益于姚家乡具有很多旅游资源。马耳山矗立在剑阁县姚家乡北部,海拔1208米,面积20多平方公里,是剑门七十二峰中的重要山峰之一。距姚家场镇约3公里,距绵广高速公路约7公里,距宝成铁路竹园坝火车站仅12公里。马耳山由与十里长峡玉皇峡相隔而又相连的八座奇峰组成。错落有致,高低相仿的四座小山峰,像四条马腿;耸起的高峰酷似一对马耳;一座山峰酷似马头昂首太空,整体像一匹脱缰的骏马,腾飞蓝天。马耳山由此得名。马耳山风光集奇、秀、险、幽于一体。北面千仞峭壁拔地而起,绵亘如城,可谓“奇峰百仞悬,清眺出岚烟”;马耳山顶峰层峦耸翠,沟 深幽,人迹罕至,可谓“崖峻溪 深,林密径路窄”;在苍松翠柏、楠木青风,箭竹灌木林中,有深沟浅滩,涓涓流水,有幽谷溶洞,嶙峋怪石,有翠竹黄花,鸣蝉舞蝶,可谓别有洞天,世外仙境;石笋沟,仙人洞,楠木沟,绿色缀道,芳草萋萋,香气四溢,路径漫衍,纵横交错,且峰下峡谷,幽深莫测,可谓莫道少妙趣,秀幽胜剑门。马耳山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奇松、怪石、异花、幽泉、深涧、溶洞,为马耳山增添了特殊的神韵。

社会经济条件

2002年底,全乡总人口7880人,其中农业人口7715人,集镇居住人口585人。

姚家经济以农业经济为 主,年农村社会总产值为1841.7万元。农业人均收入3291万元;其中农业产值875.4万元,林业产值64.8万元,牧生产值863.5万元,其它业产值38万元。姚家乡公办、民办企业基础较薄弱,2002年底企业总产值为32万元。全乡粮食总产值4800吨,人均中有粮食609公斤,每人均总收入3291元,人场可支 配收入1505元,以粮食和牧业、林业收入为主。

由于剑金高等高速公路的开通 ,为姚家发展带来干载难逢的机遇。姚家必将为新,老县城的中转站,也将会成为剑阁土地上的一片开发、投资的热土。

行政区划

姚家乡下辖村:

姚家乡团结村 姚家乡柳场村 姚家乡立前村 姚家乡银溪村 姚家乡天字村 姚家乡元宝村 姚家乡关刀村 姚家乡繁荣村 姚家乡高台村

人口数据

姚家乡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8244

男 4357

女 3887

家庭户户数 2139

家庭户总人口(总) 8186

家庭户男 4323

家庭户女 3863

0-14岁(总) 2089

0-14岁男 1097

0-14岁女 992

15-64岁(总) 5569

15-64岁男 2988

15-64岁女 2581

65岁及以上(总) 586

65岁及以上男 272

65岁及以上女 314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8040

3 江西省横峰县姚家乡

简介

姚家乡位于横峰县南部,东与岑阳镇毗邻,西南与弋阳朱坑乡隔水相望,北接青板乡。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仅有3公里,与县工业园区、新城区紧紧相连,乡内已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全乡总面积44.7平方公里,山地面积4万余亩,耕地11174亩,下辖姚家、后占、百家、七甲、兰子畲族、琯山、建作等7个村委会,68个自然村,总人口1.3万人。现有党支部14个,403名党员。姚家乡邮编:334312 代码:361125200

环境

姚家乡是革命先烈黄道的故乡,方志敏、黄道领导的弋横暴动第一枪就打响在境内的兰子楼底村。

姚家生态环境优美,资源丰富。蕴含丰富的煤炭、青石、粘土等资源。现形成了以煤炭、青石、粘土为主的工业支柱产业,商业、运输、贸易等第三产业也发展迅速。全乡共有民营企业16家,2005年实现财政收入363万元,居全县第二。农业主导产业颇具特色,生态养殖、无公害种植系列产业已初具规模。全乡已形成了东菜、南果的农业产业格局,建作村无公害蔬菜、甘蔗连片种植面积达500余亩;七甲村瓜果种植面积达800亩;养殖业以老表妹生态家禽养殖基地为龙头,由散、小农户养殖向集约化、立体化养殖转变。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被誉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兰子村高起点、高标准规划设计,已完成了休闲广场和村内绿化、亮化、硬化工程,初步形成了“三场二区一中心”的规划格局,为村民营造了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

姚家乡经济发展思路:着力推进“112345”工程建设,即做强做大一个以兰丰实业集团公司(下设四个分公司)为龙头的工业企业产业群、2006年实现100%村村通油路;构建两个社会义新农村示范村;着力打造三个系列品牌(姚家青石系列品牌、舒佰家俱系列品牌、“老表妹”系列品牌);全力培育四个基地(生态家禽养殖基地、品牌家俱加工基地、特色水面立体养殖基地、无公害经济作物种植基地);3年内实现财政收入突破500万元的目标。

2006年全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工农业总产值 7400万元,净增10%;财政总收入436万元,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000元,增长11%;招商引资4300万元,新增2个1000万元以上企业落户县工业园;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

发展战略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县委、政府提出的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构建发展平台,做大经济总量,在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上下功夫,推动全民创业,逐步把姚家乡广大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态协调、文明进步、和谐平安的现代化新农村。以此形成了姚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格局——东菜、南果、西矿、北牧。按照社会经济发展思路,姚家乡干群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千方百计谋发展,一心一意干事业,经济建设取得较好成绩。2007年1—11月份,姚家乡共完成财税收入980万元,较去年增长145%;引进入园企业3家,引资6000余万元,增长8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300元,增长15%;实现国民生产总值7600万元,增长10%。2007年,姚家乡的新农村建设工作紧紧围绕“二十字”方针,大力实施“六改四普及”。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姚家乡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并总结出了“党委、政府决策理性化,依据自然环境规划人性化,尊重民意建设方案民主化,改旧建新各项设施人文化,借助和谐民风建设过程亲情化,启发先富者感恩回报自动化。”的六化理念。至11月底,姚家乡共投入资金270万元对9个新农村建设点进行了绿化、亮化、硬化工程,改水、改路、改厕率达到100%,为村民营造了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