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遥领 |
释义 | 谓只担任职名不亲往任职。如:“唐代的首都长安和陪都洛阳设府,长官为牧,一般由亲王遥领,实际主持政务的是尹。”或谓领兵远出。 介绍1.谓只担任职名不亲往任职。如:“唐代的首都长安和陪都洛阳设府,长官为牧,一般由亲王遥领,实际主持政务的是尹。”2.谓领兵远出。《晋书·桓温传》:“温至赭圻,诏又使尚书车灌止之,温遂城赭圻,固让内录,遥领扬州牧。” 《晋书·桓温传》:“温至赭圻,诏又使尚书车灌止之,温遂城赭圻,固让内录,遥领扬州牧。” 《新唐书·百官志四下》:“京兆、河南牧,大都督,大都护,皆亲王遥领。两府之政,以尹主之。”《新唐书·百官志四下》:“京兆、河南牧,大都督,大都护,皆亲王遥领。两府之政,以尹主之。”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将帅遥领州镇》:“本朝武臣有遥领郡刺史之职。按唐光启二年二月,王重荣遣王建帅部兵戍三泉,以建遥领璧州刺史。将帅遥领州镇自此始。”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将帅遥领州镇》:“本朝武臣有遥领郡刺史之职。按唐光启二年二月,王重荣遣王建帅部兵戍三泉,以建遥领璧州刺史。将帅遥领州镇自此始。”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五编第一章第一节:“宋太祖或借故把他们调迁,或遥领他职。”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五编第一章第一节:“宋太祖或借故把他们调迁,或遥领他职。” 2.谓领兵远出。2.谓领兵远出。 唐李频《送边将》诗:“遥领短兵登陇首,独横长剑向河源。”唐李频《送边将》诗:“遥领短兵登陇首,独横长剑向河源。” 古代官职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设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尚书省遂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六部,是指“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学、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寺即官署。九寺即九卿之官署。汉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谓之九寺大卿。历代略有变动,迄于清皆因之。 (1)光禄寺:掌宫廷宿卫及侍从,北齐以后掌膳食帐幕,唐以后始专司膳。 (2)太仆寺:掌舆马畜牧之事,北齐始曰太仆寺,清光绪改革官制时并入陆军部。 (3)太常寺:秦署奉常,汉改太常,掌宗庙礼仪,至北齐始有太常寺,清末废。 (4)宗正寺:明清为宗人府,掌天子宗族事。 (5)大理寺:掌刑狱案件审理,秦汉为廷尉,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清为大理院。 (6)卫尉寺:掌门卫屯兵,北齐改为卫尉寺,隋改为军器仪仗、帐幕之类,明废,清有銮仪卫。 (7)鸿胪寺:秦曰典客,汉改大鸿胪,掌赞导相礼。鸿,声也,胪,传也,传声赞导,故曰鸿胪。至北齐曰鸿胪寺,清未废。 (8)少府寺:掌山泽之事,后又掌宫中服饰衣物、宝货珍贵之物,隋改为监,历代因之,明始废。 (9)太府寺:即大司农,掌钱谷金帛诸货币。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国史编修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