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遥感专题图
释义

遥感专题地图是指在计算机制图环境下,利用遥感资料编制各类专题地图,它是遥感信息技术在测绘制图和地理研究中的主要应用之一。遥感专题地图制图的首要任务就是解决遥感地图信息源的问题。

制作流程

遥感专题地图的制作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信息源的选择。

2,图像处理。

3,图像解译。

4,基础底图的编制。

5,专题解译图与地理底图的复合。

详细步骤

1.信息源的选择

图像的地面分辨率、波谱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是遥感信息的基本属性,在遥感应用中,他们通常是评价和选择遥感图像的主要指标。

(1)空间分辨率和地图比例尺的选择

空间分辨率即地面分辨率,是指遥感仪器所能分辨的最小目标的实地尺寸,即遥感图像上一个像元所对应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如Landsat-TM影像的一个像元对应的地面范围是30m*30m,那么其空间分辨率就是30m。

由于遥感制图是利用遥感图像来提取专题制图信息,因此在选择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时要考虑以下两个因素:一是解译目标的最小尺寸;二是地图的成图比例尺。空间不同规模的制图对象的识别,在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方面都有相应的要求。

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地图比例尺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遥感制图中,不同平台的遥感器所获取的图像信息的满足成图精度的比例尺范围是不同的。因此,进行遥感专题制图和普通地图的修测更新时,对不同平台的图像信息源,应该结合研究宗旨、用途、精度和成图比例尺等要求,予以分析选用,以达到实用、经济的效果。

(2)波谱分辨率和波段的选择

波谱分辨率是由传感器所使用的波段数目(通道数)、波长、波段的宽度来决定的。通常情况下,各种传感器的波谱分辨率的设计都是有针对性的,这是因为地表物体在不同光谱段上有不同的吸收、反射特征。同一类型的地物在不同波段的图像上,不仅影像灰度有较大差别,而且影像的形状也有差异。多光谱成像技术就是根据这个原理,使不同地物的反射光谱特性能够明显的表现在不同波段的图像上。因此,在专题处理与制图研究中,波段的选择,对地物的针对性识别非常重要。

在考虑遥感信息的具体应用时,必须根据遥感信息应用的目的和要求,选择地物波普特征差异较大的波段图像,即能突出某些地物(或现象)的波段图像。实际工作中有两种方法:一是根据室内外所测定的地物波谱特征曲线,直观地进行分析比较,根据差异的程度,找出与之相应的传感器的工作波段。二是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选择不同波段影像密度方差较大且相关程度较小的波段图像。

除了对单波段遥感图像的分析选择外,大多数情况下是将符合要求的若干波段作优化组合,进行影像的合成分析与制图。如用MSS影像编制县级土地利用图时,通常采用MSS4、5、7波段的合成影像;若进一步区分林、灌、草,可选MSS5、6、7波段的合成影像。

(3)时间分辨率和时相的选择

用传感器对同一目标进行重复探测时,相邻两次探测的时间间隔称为遥感图像的时间分辨率。遥感图像的时间分辨率差异很大,用遥感制图的方式反映制图对象的动态变化时,不仅要弄清楚研究对象本身的变化周期,同时还要了解有没有与之相应的遥感信息源。如在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中要研究田地病虫害的受灾范围、森林火灾蔓延范围或洪水淹没范围等现象的动态变化,必须选择与之相应的短期或超短期时间分辨率的遥感信息源,显然只有气象卫星的图像信息才能满足这种要求;研究植被的季相节律、农作物的长势,目前以选择Landsat-TM或SPOT遥感信息为宜。

遥感图像是某一瞬间地面实况的记录,而地理现象是变化的、发展的。因此,在一系列按时间序列成像的多时相遥感图像中,必然存在着最能揭示地理现象本质的“最佳时相”图像。总之,遥感图像时相的选择,既要考虑地物本身的属性特点,也要考虑同一种地物的空间差异。

2.图像处理

根据遥感制图的任务要求,确定了遥感信息源之后,还必须对所获得的原始遥感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才能进一步被利用。

(1)图像预处理

人造卫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侧滚、仰俯的飞行姿态和飞行轨道、飞行高度的变化以及传感器光学系统本身的误差等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引起卫星遥感图像几何畸变。因此,在专题地图制图之前,必须对遥感图像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粗处理和精处理两种类型。粗处理是为了消除传感器本身及外部因素的综合影响所引起的各种系统误差而进行的处理。它是将地面站接受的原始图像数据,根据事先存入计算机的相应条件而进行纠正,并通过专用的坐标计算程序加绘了图像的地理坐标,制成表现为正射投影性质的粗制产品-图像软片和高密度磁带。精处理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卫星遥感图像的几何精度。其做法是利用地面控制点精确校正经过粗处理后的图像面积和几何位置误差,将图像拟合或转换成一种正规的符合某种地图投影要求的精密软片和高密度磁带。目前,在精处理过程中,也常常在图像上加绘控制点、行政区划界限等对后续解译工作起控制作用的要求。

(2)图像增强处理

为了扩大地物波谱的亮度差别,使地物轮廓分明、易于区分和识别,以充分挖掘遥感图像中所蕴含的信息,必须进行图像的增强处理。图像增强处理的方法主要有光学增强处理和数字图像增强处理两种。图像光学增强处理的目的在于人为加大图像的密度差。常用的方法有假彩色合成、等密度分割和图像的相关掩膜等。数字图像增强处理是借助计算机来加大图像的密度差。主要方法有彩色增强、反差增强、滤波增强和比值增强等。数字图像增强处理具有快速准确、操作灵活、功能齐全等特点,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处理方法。

3.图像解译

从数据类型来看,数字遥感图像是标准的栅格数据结构,因此,遥感图像的解译实际上就是把栅格形式的遥感数据转化成矢量数据的过程。图像解译的主要方法有目视解译和计算机解译两种。

(1)目视解译

目视解译是用肉眼或借助简单的设备,通过观察和分析图像的影像特征和差异,识别并提取空间地理信息的一种解译方法。目前,遥感制图已经全面实现了数字化操作,目视解译也从过去手工蒙片解译发展为数字环境下的人机交互式图像解译。所谓人机交互式图像解译,是一种以计算机制图系统为基础,以数字遥感图像为信息源,以目视解译为主要方法并充分利用专业图像处理软件实现对图像的各种操作。

目视解译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解译准备、建立解译标志、解译,最后在解译工作完成过后,为保证解译结果的准确性,必须通过野外抽样调查,对解译中的疑点进行核实,并对成果进行修改和完善。

(2)计算机解译

计算机解译是利用专业图像处理软件,实现对图像的自动识别和分类,从而提取专题信息的方法,它包括计算机自动识别和计算机自动分类。

计算机自动识别(模式识别),是将经过精处理的遥感图像数据根据计算机所研究的图像特征进行的处理。计算机自动分类分为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监督分类是根据已知试验样本提出的特征参数建立解译函数,对各待分类点进行分类的方法;非监督分类是事先并不知道待分类点的特征,仅仅根据各待分类点特征参数的统计特征,建立决策规划并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目前,主要通过ERDAS、ER Mapper、PCI等图像处理软件进行遥感图像解译。解译得到的栅格数据,可以转换成矢量数据,以备进一步的处理使用。

计算机解译能够克服肉眼分辨率的局限性,提高解译速度,而且随着技术的日趋成熟,还能从根本上提高解译精度。面对海量遥感数据,深入研究图像的自动解译,对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地球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4.基础底图的编制

图像解译只是完成了从影像图到专题要素线划图的转换过程。为了说明专题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还必须编制相应的基础底图。

传统的遥感制图中,编制基础底图时,首先选择制图范围内相应比例尺的地形图并进行展点、镶嵌、照相,制成线划地形基础底图膜片,然后将地形基础底图膜片蒙在影像图上,根据影像基础底图上解译的地理基础,更新地形基础底图上的地理要素,并对地形图上原有的地理要素进行适当的取舍,最后制成供转绘专题要素用的基础底图。这种线划基础底图的内容主要有水系、道路、境界线等,比例尺与遥感图像一致。与此同时,可进一步编制出成图用的地理基础-出版地图。

数字制图环境下,基础底图的编制与传统方法有所不同。一种方法是直接使用已经编好的数字底图资料。如果底图的数学基础、内容要素等与成图要求不同,用户可以通过投影转换或地图编绘功能进行统一协调。另一种方法是将相应的普通地图或专题地图进行扫描,然后与用户建立的数学基础进行配准,或经过几何纠正后,再根据基础底图的要求,分要素进行屏幕矢量化编辑,获得基础底图数据文件。

5.专题解译图与地理底图的复合

在计算机制图环境下,通过人机交互解译或计算机解译得到的专题解译图,必须与地理底图文件复合,复合后的图形文件,经过符号设计、色彩设计、图面配置等一系列编辑处理过程,最终形成专题地图文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9:3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