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养子十法
释义

前言

祖国医学认为,母亲自受孕之始就应谨慎调护,所居宜优美舒适、所见宜心旷神怡、所食应甘美清爽,使气调血顺,阴平阳秘,胎儿则会生赋佳良,健康聪慧。所以,养胎护胎是小儿保育的重要前提。中华民族在漫长的与自然和疾病的斗争历史中,在小儿保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不仅记载于历代医家的著作中,而且还广泛流传于民间,于今仍有许多指导意义。

养子十法古人的养子十法,流传甚久,千百年来皆相沿习,是我们的祖先在抚育小儿方面的经验总结,在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最早记载“养子十法”的医籍,是宋代陈文中所著的《小儿病原方论》,而且从中医学的角度进行了论述。陈文中,字文秀,宿州符离(今安徽宿县)人。南宋淳?年间游历涟水(今属江苏) 15a。陈氏通大小方脉,治小儿惊风疮疹尤其神验。《小儿病原方论》4卷,“养子十法”收录在卷一。此书刻于南宋宝?二年(公元12 5 4年)。医界奉他与钱乙为宋代南北幼科大家。[1]养子十法以后被历代方书加以引用并有所发挥,以至成为中医儿科学中的有关小儿抚养保育的重要内容。

解释

一要背暖:中医认为背部为诸阳经所行之处,风寒之气易从背俞穴进入人体而导致生病。因此小儿背部一定要及时添加衣物,尤其在夜晚睡觉之时。

二要肚暖:肚腹为人体脾胃(消化吸收器官)所在之处,中医理论有:温则行,寒则凝的观点。因温暖则脾胃运化正常,寒则脾胃运话停滞失常,则会出现腹痛,厌食,呕吐,腹泻等症状。

三要足暖:中医认为寒从足下起,因此足部要保持温暖,如果足部受凉常会引起感冒发热等疾病。

四要头凉:中医认为头为六条阳经聚集之处,阳气比较旺盛,所以头部不宜戴太多的衣物。但需要注意一点的是头部虽不宜太温,但要注意避风,因为头部是人体最高处,俗话说高处不胜寒,在人体也同样是这样,头部是最容易着凉受风的地方。因此在外出和在家休息时要避开风口,不可当风直吹。

五要心胸凉:心胸部血液循环旺盛,故睡觉时不宜盖太多衣物。

六要勿令见非常之物:因为小儿生长发育还不够完善,神气未定,易受外界惊吓而引起抽搐。

七者脾胃要温:因小儿脾胃喜温而恶寒,在患儿用药时要多用温性的药,少用寒凉的药物。

八者儿啼未定,勿使饮乳:小儿哭闹时,常有空气吸入腹内,此时吃奶常会引起腹胀呕逆等不适。因此最好在小儿安静时吃奶。

九者勿服轻粉、朱砂:轻粉、朱砂有下痰涎镇静安神的作用,但其性寒冷,易伤身体。

十者一周之内宜少洗浴:指小儿出生的第一周,不宜多次洗浴,中医认为新生儿如草木之新芽,未经寒暑娇嫩软弱,故不可频频洗浴,恐温热之气郁蒸不散。

以上就是北宋名医所提出的“养子十法”,实际上民间很多老人家在照顾小孩上都有着一些很好的方法,年轻的父母们可多向他们请教。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5: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