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羊昌乡 |
释义 | 简介羊昌乡位于平坝县东南面,距县城约12公里。总面积75.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9万亩,其中田1.87万亩,土3255亩。辖12个行政村82个自然村寨97个村民组,总户数4760余户,人口1.8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1.18万人,占总人口的62.5%。 羊昌河呈西南-东北流向,流经乡域中部,滇黔铁路,平长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乡境内蕴藏有天然气、煤、铁等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丰富。全省著名的水稻万亩大坝之一-昌河丰产区被省人民政府认定为首批“无公害大米生产基地”。素有“平坝粮仓”之称。 羊昌乡团结诚信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全乡通讯及电话覆盖率达80%以上,村村通公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初具规模,有灰鹅养殖、种草养畜等,毛栗坡工业小区显现雏形,小城镇正规划筹建中。全乡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2800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5092万元,人均纯收入1200元,在校生3518人,入学率达99.73%以上,经济社会呈良好的发展态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 自然资源全乡页岩资源储量丰富,大陈寨村、陈亮村储有较丰富的煤炭资源,陈亮村还储有未探测过的铁矿资源。大陈寨村、昌河村、新居村有千余亩天然野生杨梅,全乡共有山塘水库8个。羊昌河流域自西南方向流入境内,迂回横贯羊昌,流经本寨村、蒙古村、昌河村、上安村、黄土桥村、云头村从北面注入高峰镇和夏云镇,该河流平均宽度30米左右,年经流量3.4亿立方米,河道内有极为丰富的渔业资源,沿河方向地势平坦,沟渠纵横,无污染,是著名的万亩坝区,年被省人民政府评为“全省无公害优质米产地”。 特色产业白沙枇杷羊昌乡经济种植2007年1月28日,原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到该乡黄土桥村视察新农村建设时说:“这里的房子规划得很好、很漂亮,我很满意”。临离开时,又对簇拥在村口的群众说:“这里的土地很适合栽枇杷,我已请国家扶贫办刘坚主任帮助联系苏州白沙枇杷,希望你们种植枇杷像新农村建设一样好”。 为认真贯彻落实曾庆红同志的指示精神,在07年40亩白沙枇杷种植取得阶段性进展的同时,羊昌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于2008年3月13日-14日,在相关技术人员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种植优质枇杷180亩,共10450株。(黄土桥村种植5531株,假植300株,其中:冠玉1000株,青种900株,白玉3631株;本寨种植4439株,假植180株,其中:冠玉500株,青种300株,其余3819株。)至2010年5月底,已有247棵开花结果。 平坝灰鹅平坝灰鹅养殖是贵州传统的土特名产,曾被录入《贵州名产录》,具有节粮、易饲养、肉味鲜美并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等特点,肉食品具有驱风除湿,疏通血脉等功效,是难得的延年益寿滋补性绿色营养食品。 目前,平坝灰鹅发展千万羽以上的规模养殖户1个(昌河村陈发金)。陈发金在品种繁育与提纯、机械孵化技术操作、牧草种植加工及饲料调配等方面均有较好技术,每年他都要向市场提供两万只的鹅苗,鹅苗全部按规定进行疫苗防疫注射,出售后进行服务跟踪,技术指导全免费进行,所以每年的鹅苗总是供不应求。 优质水稻羊昌乡水稻种植全省著名的水稻万亩大坝之一-昌河丰产区被省人民政府认定为首批“无公害大米生产基地”。素有“平坝粮仓”之称。 羊昌乡优质米生产目前涉及4个行政村,即:黄土村、上安村、新居村、昌河村。总面积为2000.09亩,其中,黄土村1009.69亩,上安村641.9亩,新居村145.3亩,昌河村196.8亩。规划区域从黄土村至新居村正坝子。 通过成立优质米生产专业合作社,在黄土桥村、上安村、新居村、昌河村推行合作社+企业+农户的订单生产模式,启动羊昌乡的订单农业。羊昌乡将争取把订单农业做成一个让政府满意、让农民满意、让企业受益的民心工程和精品工程。 基层组织建设全乡共有基层党委1个,社区临时工作委员会1个,党支部19个,其中,农村党支部12个,环宇社区党支部2个,乡机关支部2个,教育支部3个。全乡共有村组干部214名,其中:男197名,女17名;汉族104名,少数民族110名;35岁以下60名,36-45岁59名,46-55岁73名,56-65岁22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37名,初中文化程度141名,小学文化35名。全乡现共有中共党员924名,其中:乡机关党员48名,教育系统党员39名,农村党员438名,环宇社区党员399名;妇女党员132名,少数民族党员309名;35岁以下党员119名,36-45岁113名,46-54岁124名,55-59名166名,60岁以上402名;大专以上文化109名,高中(中专)144名,初中及以下670名。在438名农村党员中,妇女党员50名,占11.4%,少数民族党员252名,占57.5%;大专以上7名,占1.6%,中专15名,占3.4%,高中35名,占8%,初中及以下381名,占87%。全乡现有外出流动党员464名,其中:环宇社区410名,农村党员54名,流向县内的119名,流向市内的31名,流向省内的138名,流向省外的176名。全乡共有入党积极分子86名,村级后备干部58名。 发展思路羊昌县经济种植一是大力发展工业。全乡页岩、白胶泥储量丰富,有2个村有储量较大的煤炭资源,部分村有铁矿。我乡环宇工业园区是县政府规划的全县3个工业园区之一,交通便利,水通、电通、路通。全乡有3个铁厂、4个采石场、1个砖厂、1个玻璃厂、1个铝化工厂。下一步我乡将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搞好工业园区建设,大力引进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能力的企业,积极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大力改善乡域投资环境,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 二是努力发展旅游业。充分利用我乡交通便利、生态环境好、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抓住本寨村、黄土桥村作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的机遇,努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民族风情旅游,以羊昌河绿色生态长廊和安西灌区渠道秀美景色为主线,以上部四道坝、万亩野生杨梅,中部钓鱼湾生态观光,下部布依族、苗族风情为开发重点,逐步形成本寨四道坝景区至黄土桥钓鱼湾渡假村陆线、水线、民族风情旅游。大力引进企业开发具有民族工艺品、餐饮、保健酒、服饰等,努力形成具有羊昌少数民族风情的特色旅游。 三是围绕乡村旅游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一是继续稳定粮食生产,充分利用被省政府认证为“全省无公害优质米生产基地”优势,加大科技投入,努力发展优质米精、深加工努力将我乡优质大米做成品牌。二是利用我乡荒山荒坡多、土壤肥沃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种桑养蚕、精品水果种植;积极引导农民种植精品蔬菜、食用菌;利用我乡镇生态资源好、水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平坝灰鹅”、本地麻鸭、肉牛、三元杂交猪养殖等,努力建成畜牧大乡。三是以本寨村、黄土桥村发展乡村旅游为条件,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精品水果、蔬菜、畜禽养殖,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相关报道羊昌乡打造“绿色生态长廊”羊昌县节日活动七月骄阳似火,驱车进入平坝县羊昌乡,清清的河水给人丝丝凉意,令人心怡。河道旁三三两两的垂钓者与水中嬉戏的人们为羊昌河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据羊昌乡党委书记班胤介绍:“这是我乡坚持治理与开发并举,以河养河,建设绿色生态长廊,发展以原生态休闲垂钓和农业观光旅游发展思路的结果。自月初休闲垂钓开放以来,每天都有来自贵阳、安顺等地上百游客前来垂钓、游玩,收入已达上万元。” 羊昌河横跨羊昌南北,乡境内全长13公里,是羊昌乡2万人民的“母亲河”。该河不但对该乡农业灌溉、人畜饮水和发展水产养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由于该河位于贵阳市饮用水源红枫湖和百花湖的上域,污染问题直接威胁着贵阳和平坝市民的饮水安全。为此,近年来,羊昌乡始终把治理河道污染摆上重要日程,加强整治、管理和绿化,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河道进行了环境治理,但都因群众意识不强、管理不善等诸多原因,刚刚种下去的竹子、树木不久就遭到破坏,违法捕捞者更是屡禁不止,加之该乡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财力薄弱,无更多经费再投入治理,治理成效一直不佳,治理工作成了羊昌乡党委、政府的“老大难”。如何依法治理、保护、开发?出路何在? 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乡党委、政府在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充分集中民智,广泛征求民意,为治理工作把脉开方。结合实际,确立了治理与开发并举,建设昌河“绿色生态长廊”,发展以原生态休闲垂钓和农业观光游的发展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羊昌乡河道管理实施细则》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治理方案;通过与县环保局、县水产办等相关部门协调,首次向河中投放鱼苗6万多尾,同时把河岸两则的绿化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建设项目来抓;乡政法委牵头,及时从司法所、综治办等相关职能部门抽调5名责任心强、业务熟悉的党员干部组成“羊昌河道治理办公室”,成立巡河队,分片区、分任务每天24小时轮流值班,加强对河道的管理力度,保护河水不受污染。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参加巡河,协助办公室人员做好护河工作。巡河队采取重点区域重点整治的方法,有力地打击和教育了一批非法捕鱼、损害河道绿化的人员,搜缴了大量的各种渔具,教育非法捕捞者100余人次。并深入沿岸6个行政村21个村民组主要干道张帖《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水土保持法》等为内容的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标语,在沿河两岸立有规范性宣传标牌,以文件下发《羊昌乡河道管理实施细则》到每村每组作好宣传,与高峰镇、夏云镇政府和县畜牧局联合发布“禁鱼公告”,在指定范围内严禁捕鱼;做好河道治理宣传工作的同时,组织沿河各村签定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制,把任务分配到人,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 该乡立足保好贵州省无公害优质大米生产基地和省级书法艺术之乡两块“金字招牌”,大力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搞好灰鹅等特色饮食开发,努力筹办“昌河杯钓鱼大赛”和“昌河杯书法大赛",让休闲垂钓与地方文化互相交融,拉动羊昌经济社会发展,打造宜人环境。我们欣慰看到,“水清鱼儿跃,两岸竹飘香”的昌河美景正逐步展现在世人面前。 羊昌乡四大亮点凸显书法之乡 羊昌乡素有“书法艺术之乡”的美誉,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过节时每家门上贴的对联各家自己写的,并以各家对联写得好坏作为自家的荣耀与卑劣。全乡拥有8名省书法协会会员,15名市书法协会会员,23名县书法协会会员和38名获得全国书画大赛名次。 梅叶葳蕤梅林飘香 羊昌乡原生态植被良好。全乡森林覆盖率达34%以上,在良好的原生态植被中,有长在深山人未知的野生植物-杨梅树。 每到仲夏时节,羊昌乡全乡13个自然村寨的近30余个丘陵山坡上1000余亩的成熟杨梅,像一个个人面桃花笑靥羞人的苗家姑娘,躲避着客人赞美的眼神。你漫步于山坡间,放眼山怀,随处可见杨梅树上的杨梅红的像玛瑙、白的像珍珠,令人喜不自禁、跃跃欲尝,在这些野生杨梅中,有着其它地方及其少见的“火炭”杨梅品种。称其为“火炭”,是这种杨梅较其它野生的杨梅颗粒稍大,肉质厚实,千粒重可达5-6斤,其眼色为红褐色,红中含黛黑色,故其名曰“火炭”。其入口味甘微酸,使人忘怀于望梅止渴中,实属野生杨梅中的上好佳品。 平坝灰鹅 平坝灰鹅系明代洪武年间,由安徽凤阳传入,后经长期选择培育出的一个地方新品种。 羊昌乡自然环境条件优越,羊昌河横贯全乡6个村,全长13公里,为养殖平坝灰鹅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全乡沿河村寨都不同规模地养殖平坝灰鹅,农户分散养殖几只、十几只、几十只不等,主要以凯城水库为养殖基地,进一步扩大养殖范围,目前,全乡共养殖平坝灰鹅5000余只,养殖方式主要以放养、种植黑麦草养殖为主,成年灰鹅体重4.5至6.2公斤,最重达8公斤。 钓鱼湾度假村 距平坝县城9公里。20世纪50年代,羊昌河修筑引水灌溉工程,回水河段6公里,沿岸竹柳成荫,碧水荡漾,鸟语花香,鱼虾成群,是游客垂钓、泛舟、休闲娱乐的最佳处所。度假区内有万亩农田观光,千亩科技良种西瓜园参观,民族书法表演,书画回廊、九曲桥、荷花池、赏鱼池、天然浴场可供游客休闲度假。作为全省无公害大米生产基础、科技农作物生产基地,生态农庄具有浓郁广阔的田园风光。作为苗族、布依族聚居地,有民族特色建筑群、风味美食、歌舞表演和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活动。民族节日多,热闹非常,如跳花节、“四月八”歌舞节、“六月六”山歌节、中秋团圆节等。民族特色旅游商品有:民族服饰、蜡染、唢呐、芦笙、布依米酒、特色工艺品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