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杨营村
释义

1、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高集乡的杨营村

概况

高集乡杨营村由三个自然村组成,十五个村民小组,所辖陈营、杨营、苏庄,总人口3765人。耕地面积3810亩。

地理位置

它位于邓州市西8公里,高集乡政府东北部10公里,北邻刁河于文渠乡一河之隔,东邻邓州市湍河办。虽然本村人多地少,但土地肥沃,地下水源条件较好,适应种植多种作物,有利于发展经济作物,烟叶,棉花、瓜果、疏菜;地处平整,环景优美,村村通道路东西横穿杨营陈营中间,三个自然村道路畅通,出行便利,给村民的生产、生活、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优势条件,村内有私家面粉加工厂一个,标准化卫生所一个,解决了村民的吃饭、就医问题。随着改革开放,村民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村里自行开办浴池一座,解决了卫生条件,人多地少外出打工人员较多,村里办起了幼儿园,解决了外出打工村民儿女无人看管的难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村有文化茶馆一个,使村民们休闲娱乐和学习农业科技的好场所,现村民条件好,村内楼房林立。

近年来,村建造通路林4.5公里,面积370亩,片林围村林200多亩,真是绿树成荫,空气新鲜,美化了村里的自然环景,又发展了经济。在种植、棉花、小辣椒的基础上又新发展烟叶500多亩,使村民在种植业方面增加了收入。户户通道路7.5公里,其中水泥路面2公里,其它是沙石路,村共安装太阳能60个,有线电视300多户,挖沼气池45座,使村庄的面貌焕然一新,我村交通便利,水源丰富,土地平坦,适应于外界投资建厂兴办企业,发展养植,特色农业,欢迎社会各界来我方投资发展。

2、河南新野县上庄乡的杨营村

位置面积

杨营村位于河南新野县上庄乡乡境北部,潦新公路两侧。南与王寨行政村接壤,北邻老龙镇行政村,东连樊湾、邓庄行政村,西与马集、柳坡行政村接壤。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1.8公里,总面积4.5平方公里。省道“四赵”路纵贯全境,距“太澳”高速公路歪子出口处约3公里,交通位置十分便利。

建置改革

1958年属歪子公社老龙镇大队。1961年和老龙镇大队分开为杨营大队。1962年属上庄公社为杨营大队。1963年属歪子公社为杨营大队。1975年属上庄公社为杨营大队。1984年属上庄乡为杨营村行会。村委会驻杨营,有3个自然村。景庄 景姓于明嘉靖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此,以姓取村名。杨营 杨宣于明中期由今樊集乡杨庄迁此定居,以姓定村名。据传,明初柳姓在此定居,后迁居柳坡。清中期杨姓从杨营迁此,因村东有一沙岗,故名岗庄。

人口民族

2003年村委会辖景庄、杨营、岗庄3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568户,2183人,其中男性1106人,女性1077人,汉族2177人,蒙古族4人,回族2人。村计划生育率98%,综合节育率10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总人口中小学文化程度占28%,初中文化程度占64%,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8%。有高、杨、景、王、等54个姓氏,其中以高、杨、景、王居多。

自然状况

杨营村处于省道“四赵”公路沿线,西依柳杨河,东靠沙河,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以黑粘土为主,东部为黄沙粘混合土壤,俗名“老土”,适宜种植棉花、烟叶、药材等经济作物。全村土地面积为5700亩,其中耕地面积3740亩,村庄池塘、林果业、墓园等占地1958亩。

主要经济

建国后,农村经济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经济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1978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54万元,其中工业产值4.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8元。2003年,村工农业总产值2518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17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74元。农 业 经 济作物种植 全村有耕地3742亩,人均1.68亩。20世纪70年代前,农村实行的是以生产队为基础的集体所有制,管理粗放,作物施肥主要以草木灰和农家肥为主,很少用化肥。当时,红薯、豆面、高粱面为农民的主粮,间或种植棉花等经济作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由于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复种指数的提高,化肥的应用,加之作物品种的更新改良和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吃上了白馍、白面和新鲜蔬菜。1985年后,以小麦、玉米、芝麻种植为主,间种大豆、绿豆、红薯等杂粮作物。企 业 建国后,村原开办的“副业”多为手工业加工和零星的商业、服务业等。1978年。村建起了固定资产达8万元,占地9亩的棉油加工厂,当时由于缺乏流动资金和原材料,效益不佳。1984年,加工厂与上庄轧花厂合资联营,购置了新型榨油机8台及配套设施,生产能力也由原来的年生产2000吨,扩大到5000吨,年产值达350万元,年效益12万元。1986年,投资70万元,新上技改浸出项目,加工生产能力大大提高,1994年因经营不善破产。其间花厂代表郑尧成、骆海年,村代表杨旺干先后担任厂长,管理油厂事务。1985年至1993年,村先后与新野县城关镇东生皮鞋厂合作筹建了村皮鞋加工厂和村皮毛厂、地毯厂,因技术、管理、资金等原因而先后倒闭。村有个体预制厂3个,建材厂1个,商业代购代销网点2个,营业性餐饮服务业8家,建筑施工队3个,四轮、三轮货运车6辆,从业人员158人。

农田水利

解放前,村经常遭受旱、涝灾害。建国后,疏通沟河,开挖渠道,平整土地。旱涝灾害大大减少。村有机井52眼,有效灌溉面积3400亩。2002年,县气象局在村南建人工增雨炮台,备射程3000米的“三七”高炮一架,为农业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社 会 事 业教科文卫 建国前,村只有现杨营自然村内私塾1所。建国后,村建了正规小学,可容纳100余人就学,占地面积约5亩。1984年,村投资4万余元对原有的小学进行扩建和翻新,建起了可容纳8个班级的两层教学楼,并对旧宿舍进行了翻新,同时还配备了试验室、图书室、会议室,校园也全部进行了硬化、绿化、达到了“六配套”标准。2002年,县人事局驻村工作队捐给小学30套桌凳。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毕业率达100%。村重视科技工作,专用房舍4间,定期向农民传授饲养、种植、良种繁育、政策、法规等科技知识。文化事业也得到发展,村设有“民兵活动之家”,有篮球、乒乓球、网球等活动器材。有线电视入户已达32家。1978年村有集体卫生室1个,医务人员4人。尤以中医康子和诊治儿科、内科等疾病享有一定的盛誉。

村民生活

建国前,村民多数生活饥寒交迫,甚至有少数人乞讨他乡,多数吃的是半年糠菜半年粮,穿的是手工制的土布料。建国后,经过土地改革和生产互助,村民生活有所改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家庭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主食以小麦为主,附加蔬菜、乳、肉蛋等高级营养品;住房由原来的土坯墙、薄扎瓦的砖坯木瓦混合结构,发展到砖混结构的楼房。衣着穿戴由单调的青、白、蓝变为色彩丰富、式样新颖的中高档服装和金银饰品。

3、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白牛乡杨营村

杨营村位于严陵河北岸,白牛乡人民政府东南1公里处,全村辖2个自然村(杨营、李彦庄),旱九江穿村而过,全村人口1340人,耕地1844亩,全村共有党员23人,村干部9人,群众代表31人。 1、党的建设情况:班子团结,坚强有力,群众拥护。杨营村支部能够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和各项方针、政策,在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及精神文明建设,带领群众奔小康,实现共同富裕进程中,能充分发挥核心领导和战斗堡垒作用。村党团员干部队伍发挥作用好。共产党员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村干部能够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共青团能够发挥助手和后备军作用。 2、经济建设及村级基础建设情况:现有小学一所,卫生室2所,文化茶馆一个。村庄整治打通村内道路16条,共4800米,东西11条,南北5条,已修道路12条,其中水泥硬化道路6条2000米,铺油路2条800米,全村主杆道架设路灯15盏,整治坑塘2个。 3、精神文明建设情况情况: 社会秩序稳定,治安状况良好。全村未出现一例刑事案件,连续6年被市乡评为治安先进村。公益事业发达,全村无封建迷信赌博行为,村民精神生活健康、充实。有娱乐场所、党员活动、卫生院、文化茶馆等。

4、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小杨营乡杨营村

杨营村辖5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人口2700人,耕地5090亩,其中村干部8人,党员62人,村民代表44人。 几年来,村支“两委”一班人致力于发展经济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2007年以来,发展杨树经济500亩,植树2万棵,养猪场2个,年出栏100多头,服务新农村建设,积极运用“4+2”工作法搞好本村的村庄整治工作,几年来,共修水泥路3公里,完成街道下水道修建任务,安装路灯50盏,学校修葺任务也完成,村计划规划文化中心1个,整在筹建,办好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认真落实粮食直补发放20多万元,农村合作医疗100%人员参保,农村低保运用“4+2”工作法完成低保人员105人,38户,得到群众好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