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杨一清
释义

杨一清(1454—1530)字应宁,号邃庵,别号石淙,汉族,南直隶镇江府丹徒(今属江苏)人,祖籍云南安宁 。成化八年进士,曾任陕西按察副使兼督学。弘治十五年以南京太常寺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的头衔出任督理陕西马政。后又三任三边总制。历经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为官五十余年,官至内阁首辅,号称“出将入相,文德武功”,才华堪与唐代名相姚崇媲美。

人物简介

杨一清,明朝景泰三年(1452年)诞生于广东化州州署,广东化州城人。嘉靖五年五月至七月(1526年)及嘉靖六年二月至八年九月(1527年-1529年)两度任当朝首辅。

明景泰年间,一清父杨景任化州同知,杨景致仕后居州城。一清幼聪颖,7岁能文,以奇童蜚声四乡。11岁随父迁居巴陵,14岁乡试中解元,18岁中进士。一清历侍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官至兵部、户部、吏部尚书,武英殿、谨身殿、华盖殿大学士,左柱国,太子太傅,太子太师,两次入阁预机务,后为首辅,官居一品,位极人臣。

杨一清为明朝名臣,多有建树。弘治间被为三边总制,力矫积弊。禁止不法商人垄断茶马交易,改由官方专管茶马贸易,确保军需民用.称为善政。他巡抚陕西,选卒练兵,加强边防。在陕8年.实地考察山川形势,悉心研究边防。向朝廷奏陈边防方略,建议在延绥、宁夏、甘肃三镇设一指挥机构,总制三镇军务,沿边筑城墙、墩台,设卫所,募守军。朝廷采其议。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命一清总制三镇军务,建设边防。正德五年,安化王真反叛,一清总制军务,很快平定叛乱。在平乱中,一清劝宦官、监军张永剪除大权奸刘瑾,张永从一清计,乘献俘奏功之机,向武宗揭发刘瑾不法罪行。刘瑾因此被诛,朝野额手称庆。正德六年一清任吏部尚书,凡为刘瑾构陷者,均予以平反复职。“朝有所知,夕即登荐。”世宗嘉靖三年(1524年),起用一清为兵部尚书、左都御史,总制陕西三边军务。“故相行边,自一清始”。一清曾三次总制军务,主管三边防务,边境安定。世宗比之唐朝大将郭子仪。嘉靖八年,因与内阁重臣张璁政见分歧,受攻讦排挤,被勒命致仕。翌年受诬陷,削职,一清病卒。一生清而隐宫,貌寺人,无子。

《明史》称杨一清“博学善权变,尤晓畅边事,羽书旁午,一夕占十疏,悉中机宜。”“其才一时无两,或比之姚崇云。”杨一清晚居丹徒。一清死后数年,世宗追复其官,赠太保,谥文襄。国人纪其功德,将他在镇江南山寺旁欣赏过,并撰文赞颂过的13棵古松,称为太傅松。化州人尊他为文襄公、景邃公,并于州署杨 一清的出生地建景邃台,以志景仰。明未始,每年十二月初六,杨一清诞辰,化州人都要在景邃台举行公祭(祭相)活动。化州各地的书院、学堂大都于正堂上立孔子和文襄公牌位。全国唯独化州孔庙设有青云路,纪念杨一清,以勉励学子都能像杨一清平步青云,成为国家栋梁。

生平事迹

督理马政

1502年,刘大夏举荐杨一清任都督院左副都御史,督理陕西马政。西北地区产马,当地的少数民族以马来交换中原地区的茶叶,这就是“茶马贸易”。茶马贸易在唐朝的时候就有了,当时回鹘人赶着大批的名马入朝,换回中原的茶叶。宋代设了专门机构——茶马提举司来管理茶马贸易。明代,明太祖制定了严密的制度,下令用四川的茶交换西北的马,以供给军队,另一方面,也可通过茶叶的供给来控制西北的少数民族。但到了明代中后期,有些人为了牟利,携带私茶与西北人交易,而西北人有了茶的来源,也就不常赶马来,马政渐渐废弛,军马供应不足,军队的战斗力也失去了保证。杨一清就任后,驻扎于平凉、固原。他接受的是一个烂摊子,牧马的草场只有66000多顷,养马军人只有700多名,马也只有2800多匹。杨一清深知军马对于军队作战的重要性,决心恢复明初设立的金牌制,使纳马像交田赋一样,必不可少。于是他施行了五项重要措施,即复金牌之制、专巡检之官、严私贩之禁、均茶园之课、广价茶之积,使茶马贸易的介入者上至巡茶御史,下至黎民百姓的权利和义务都更加合理,茶课、茶运等各个环节都向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此外,杨一清又提出要增马种、增加牧马军人。四年后,茶叶已集中于官府,积茶20万公斤,茶叶的运输则招商进行,不必劳烦民夫;西北的马大批赶来,共买得番马9000多匹。在杨一清的整顿下,川陕茶马贸易迎来了黄金时期。

总制三边

延绥、宁夏、甘肃是陕西的三边,战略地位很重要。杨一清一生曾三次总制三边,时间分别是1506年,1510年及嘉靖初年。

明代,西北有瓦剌、鞑靼两个蒙古部族。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瓦剌太师也先挥师南下,在河北怀来土木堡大破明军,俘虏了英宗祁镇,这就是“土木堡之变”。后来于谦等人团结军民,进行北京保卫战,重创也先军队。这一战后,瓦剌元气大伤,开始走向衰落。鞑靼的势力范围则逐渐扩大,常常攻扰边境之地,边民饱受其害。

杨一清喜好经世之举,平常就留心边防,在陕西数年,对边防事务熟思已久。受命伊始,他根据三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之策:修浚墙堑,以固边防;增设卫所,以壮边兵;经理灵、夏,以安内附;整饬韦州,以遏外侵。他提议在延绥安边营石涝池至横州150公里的地段上,应设立墩台900座,暖谯900间,驻守兵4500人;石涝池至边营81.5公里,应设立墩台,连接宁夏东路;花马池应设立卫所,守兵不足,应予招募;自环庆以西到宁州,应增设兵备一人;横城以北至黄河南岸原有的36个桥墩,应予以修复。除修边外,杨一清还着重进行抚民工作。他上疏请求蠲免宁夏的一半赋税;给两淮盐引34万,以充实固原等地的边储;利用流民开发陕西;整饬各级官吏的队伍;这些措施实行后,边民的生活环境有了很大改善。

智诛刘瑾

明代曾有好几个官吏把持过朝政,刘瑾就是其中之一。刘瑾是武宗即位后,刘瑾得到宠幸。他利用武宗好玩好乐的特点,日进新奇的玩意,使武宗荒废了朝政,趁机掌握了军机大权。刘瑾得势后,加紧培植羽翼。他假传圣旨,让自己的私党刘宇、曹元等入内阁,把持了内阁大权。然后,他又令内阁下剌令,使宦官能干预地方的民政事务。至此,刘瑾独揽了大权,加紧排除异己。杨一清在修筑边墙的时候就曾遭他陷害,并被加以贪污边费的罪名送入了大牢。后来在李东阳等的营救下才得以获释。

这件事过后,杨一清决定铲除刘瑾。他留心观察,发现宦官张永与刘瑾有矛盾。于是他有意接近张永,这时,安化王朱寘鐇造反,杨一清受命前往平叛,张永担任监军。杨一清对张永说,朱寘鐇不难平定,只是内变不可测,令人忧虑。张永问内变是什么,杨一清在张永手上写了一个“瑾”字。张永为难地说:“刘瑾势力大,耳目众多。”杨一清说:“你也是皇上信赖的人,你可趁向皇上报捷的机会,揭露刘瑾的种种恶性,并说天下人怨恨刘瑾已久,再不铲除恐怕会生不测,皇上一定会听从你的话诛杀刘瑾,刘瑾一除,你就会更加受到重用,且留名后世。”张永问:“万一事情办不成该怎么办?”杨一清说:“你去说一定能行,如果皇上不信,你就跪地请死,并剖心证明你说的不是假话,皇上一定会被你打动,你得到圣旨后就立刻行事,不要拖延。”张永听完杨一清的剖析,终于决心依计行事,诛杀了刘瑾。杨一清亦因此就任吏部尚书。

文学创作

杨一清处理政务是一把好手,写诗作文也毫不含糊。明初,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为代表的“台阁体”诗派,以歌功颂德、点缀太平为事,其诗看似雍容华贵,其实内容贫乏,千篇一律。这种诗风把持了诗坛100年左右。后来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派”崛起主张效法唐诗,以杜甫为宗,力图改变“台阁体”造成的死气沉沉的局面,开赴古主义的先河。杨一清的诗有忧国忧民的抱负,雄浑苍凉的风格,而且富于真情。他生活阅历广,诗歌内容极其丰富,诗的成就不在李东阳之下。

杨一清虽然位高权重,但他的宦途并不是一帆风顺。他曾三次退休,55岁被诬入狱,77岁高龄时又再次受诬,被革职查办,真是三起三落,历尽了宦海风波。另外,他平时十分留意国计民生,且久治边境,亲眼目睹百姓的种种困厄。所有的这些,使他的许多诗反映了忠君忧民的思想。如:“十日阴无一日晴,满门苔色断人行。潦伤空自伤禾稼,河挽应难洗甲兵。客枕怕移沾湿处,邻家惊听坏垣声。飞茅破屋知无数,不禁忧时种种情。”诗句表达了他对百姓疾苦的关心。有时他用诗来表明自己做人的准则,如:“志存国计宁辞谤,力纠官邪岂近名。”、“旧日危言真为国,平生直道岂干名。”等。有时他也用诗来揭露各种时弊。如:“漕规百年渐成弊,民财已尽兵兼疲。豪门贷券不知数,公癛未入私逋迫。奸人复此恣渔利猎,罔念膏血成涂泥。”最后,他发出感叹:“荆棘根存旋复兴,膏肓病在难为廖。”

杨一清一生游历极广,所到之处,也多有题咏。他在描写山水的时候,常托物言志,抒发自己的抱负。如:“百尺高楼倚碧空,乾坤登眺几人同。眼前忧乐谁无意,天下江山此最雄。孤棹影冲烟浦外,浩歌声在水云中。东流万里终归海,不尽狂澜砥柱功。”从这首写岳阳楼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杨一清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感受到扑面而来的豪气。又如:“长江万余里,来自岷山巅。……猗欤嗟哉,雨云变态晨昏殊,风波世路多艰虞,元气一脉须匡扶,何人能作砥柱乎?柱乎柱乎今有无?”此诗歌、与前面的诗相似,暗寓匡扶天下之意。

李东阳对杨一清的诗很推重。《石淙诗稿》中,李东阳在卷一、卷二有评点20多条,颇多赞语。而对杨一清的诗作了深入了解、系统评价的是“前七子”的领袖人物李梦阳。李梦阳与杨一清有师生之谊,他高扬“复古”的大旗,力图一扫诗坛上萎靡的诗风。他把杨一清及李东阳奉为明代中叶诗歌革新的先驱,认为他们“力挽一发回千钧”,是挽颓波、开新风的诗坛宗师。李梦阳受杨一清委托,选校、评点了《石淙诗稿》,他认为杨一清的诗忧国忧民,沉郁苍凉,有盛唐及杜甫诗歌的风味;感情真挚,写景高妙传神,有很高的艺术水平;诗的风格多样,时而堂堂正正、雄健俊伟,时而清新流丽、蕴籍婉转。

总之,杨一清的诗内容丰富,视觉独特,感情真挚,主要学唐诗,却又有自己的特点。在明代诗坛上,杨一清与李东阳是并驾齐驱、鼎足而立的双雄。

杨一清的著述可分为两类:一类散文,大多为奏议,如《关中奏议》、《督府奏议》、《纶扉奏议》、《吏部献纳稿》、《吏部题稿》、《文襄石淙集》、《通家杂述》。这些著作在关切国计民生、整治边防、革除弊政等方面有许多切实的建议,表现了杨一清的政治眼光和治理才能。另一类是诗歌,其代表是《石淙诗稿》,为其门生李梦阳、康海编,有李东阳、李梦阳、康海等人的评点。史籍记载

明史

杨一清,字应宁,其先云南安宁人。父景,以化州同知致仕,携之居巴陵。少能文,以奇童荐为翰林秀才。宪宗命内阁择师教之。年十四举乡试,登成化八年进士。父丧,葬丹徒,遂家焉。服除,授中书舍人。久之,迁山西按察佥事,以副使督学陕西。一清貌寝而性警敏,好谈经济大略。在陕八年,以其暇究边事甚悉。入为太常寺少卿,进南京太常寺卿。

弘治十五年用刘大夏荐,擢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督理陕西马政。西番故饶马,而仰给中国茶饮以去疾。太祖著令,以蜀茶易番马,资军中用。久而浸弛,奸人多挟私茶阑出为利,番马不时至。一清严为禁,尽笼茶利于官,以服致诸番,番马大集。会寇大入花马池,帝命一清巡抚陕西,仍督马政。甫受事,寇已退。乃选卒练兵,创平虏、红古二城以援固原;筑垣濒河以捍靖虏;劾罢贪庸总兵武安侯郑宏;裁镇守中官冗费,军纪肃然。武宗初立,寇数万骑抵固原,总兵曹雄军隔绝不相闻。一清帅轻骑自平凉昼夜行,抵雄军,为之节度,多张疑兵胁寇,寇移犯隆德。一清夜发火炮,响应山谷间。寇疑大兵至,遁出塞。一清以延绥、宁夏、甘肃有警不相援,患无所统摄,请遣大臣兼领之。大夏请即命一清总制三镇军务。

寻进右都御史。一清遂建议修边,其略曰:

陕西各边,延绥据险,宁夏、甘肃扼河山,惟花马池至灵州地宽延,城堡复疏。寇毁墙入,则固原、庆阳、平凉、巩昌皆受患。成化初,宁夏巡抚徐廷璋筑边墙绵亘二百余里。在延绥者,余子俊修之甚固。由是,寇不入套二十余年。后边备疏,墙堑日夷。弘治末至今,寇连岁侵略。都御史史琳请于花马池、韦州设营卫,总制尚书秦纮仅修四五小堡及靖虏至环庆治堑七百里,谓可无患。不一二年,寇复深入。是纮所修不足捍敌。臣久官陕西,颇谙形势。寇动称数万,往来倏忽。未至,征兵多扰费;既至,召援辄后时。欲战,则彼不来;持久,则我师坐老。臣以为防边之策,大要有四:修浚墙堑,以固边防;增设卫所,以壮边兵;经理灵、夏,以安内附;整饬韦州,以遏外侵。

今河套即周朔方,汉定襄,赫连勃勃统万城也。唐张仁愿筑三受降城,置烽堠千八百所,突厥不敢逾山牧马。古之举大事者,未尝不劳于先,逸于后。夫受降据三面险,当千里之蔽。国初舍受降而卫东胜,已失一面之险。其后又辍东胜以就延绥,则以一面而遮千余里之冲,遂使河套沃壤为寇巢穴。深山大河,势乃在彼,而宁夏外险反南备河。此边患所以相寻而不可解也。诚宜复守东胜,因河为固,东接大同,西属宁夏,使河套方千里之地,归我耕牧,屯田数百万亩,省内地转输,策之上也。如或不能,及今增筑防边,敌来有以待之,犹愈无策。

因条具便宜:延绥安边营石涝池至横城三百里,宜设墩台九百座,暖谯九百间,守军四千五百人;石涝池至定边营百六十三里,平衍宜墙者百三十一里,险崖峻阜可铲削者三十二里,宜为墩台,连接宁夏东路;花马池无险,敌至仰客兵,宜置卫;兴武营守御所兵不足,宜召募;自环庆以西至宁州,宜增兵备一人;横城以北,黄河南岸有墩三十六,宜修复。帝可其议。大发帑金数十万,使一清筑墙。而刘瑾憾一清不附己,一清遂引疾归。其成者,在要害间仅四十里。瑾诬一清冒破边费,逮下锦衣狱。大学士李东阳、王鏊力救得解。仍致仕归,先后罚米六百石。

安化王寘鐇反。诏起一清总制军务,与总兵官神英西讨,中官张永监其军。未至,一清故部将仇钺已捕执之。一清驰至镇,宣布德意。张永旋亦至,一清与结纳,相得甚欢。知永与瑾有隙,乘间扼腕言曰:「赖公力定反侧。然此易除也,如国家内患何。」永曰:「何谓也?」一清遂促席画掌作「瑾」字。永难之曰:「是家晨夕上前,枝附根据,耳目广矣。」一清慷慨曰:「公亦上信臣,讨贼不付他人而付公,意可知。今功成奏捷,请间论军事,因发瑾奸,极陈海内愁怨,惧变起心腹。上英武,必听公诛瑾。瑾诛,公益柄用,悉矫前弊,收天下心。吕强、张承业暨公,千载三人耳。」永曰:「脱不济,奈何?」一清曰:「言出于公必济。万一不信,公顿首据地泣,请死上前,剖心以明不妄,上必为公动。苟得请,即行事,毋须臾缓。」于是永勃然起曰:「嗟乎,老奴何惜余年不以报主哉!」竟如一清策诛瑾。永以是德一清,左右之,得召还,拜户部尚书。论功,加太子少保,赐金币。寻改吏部。一清于时政最通练,而性阔大。爱乐贤士大夫,与共功名。凡为瑾所构陷者,率见甄录。朝有所知,夕即登荐,门生遍天下。尝再帅关中,起偏裨至大将封侯者,累累然不绝。馈谢有所入,缘手即散之。大盗躏中原,一清疏请命将调兵。前后凡数上,皆报可。盗平,加少保、太子太保,廕锦衣百户。再推内阁,不用。用尚书靳贵,而进一清少傅、太子太傅。给事中王昂论选法币,指一清植私党,帝为谪昂。一清更申救,优旨报闻。乾清宫灾,诏求直言。一清上书言视朝太迟,享祀太慢,西内创梵宇,禁中宿边兵,畿内皇店之害,江南织造之扰。因引疾乞归,帝慰留之。大学士杨廷和忧去,命一清兼武英殿大学士入参机务。

张永寻得罪罢,而义子钱宁用事。宁故善一清,有构之者因蓄怨。会灾异,一清自劾,极陈时政,中有「狂言惑圣听,匹夫摇国是,禁廷杂介胄之夫,京师无籓篱之托」语,讥切近幸,帝弗省。宁与江彬辈闻之,大怒。使优人于帝前为蜚语,刺讥一清。时有考察罢官者,嗾武学生朱大周讦一清阴事,而以宁为内主。给事御史周金、陈轼等交章劾大周妄言,请究主使,帝不听。一清乃力请骸骨归,赐敕褒谕,给夫廪如制。帝南征,幸一清第,乐饮两昼夜,赋诗赓和以十数。一清从容讽止,帝遂不为江浙行。

世宗为世子时,献王尝言楚有三杰:刘大夏、李东阳及一清也,心识之。及即位,廷臣交荐一清,乃遣官赐金币存问,谕以宣召期,趣使有言。一清陈谢,特予一子官中书舍人。嘉靖三年十二月戊午诏一清以少傅、太子太傅改兵部尚书、左都御史,总制陕西三边军务。故相行边,自一清始。温诏褒美,比之郭子仪。一清至是三为总制,部曲皆踊跃喜。亦不剌窜西海,为西宁洮河害,金献民言抚便,独一清请剿。土鲁番求贡,陈九畴欲绝之,一清则请抚。时帅诸将肄习行阵,尝曰:「无事时当如有事堤防,有事时当如无事镇静。」

会张璁等力排费宏,御史吉棠因请还一清内阁。给事中章侨、御史侯秩等争之。帝谪秩官,召一清为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既入见,加少师,仍兼太子太傅,非故事也。亡何,《献皇帝实录》成,加太子太师、谨身殿大学士。一清以不预纂修辞,不许。王宪奏捷,推功一清,加特进左柱国、华盖殿大学士。费宏已去,一清遂为首辅。帝赐银章二,曰「耆德忠正」,曰「绳愆纠违」,令密封言事。与张璁论张永前功,起为提督团营。给事中陆粲请增筑边墙,推明一清曩时议,一清因力从臾之。帝为发帑金,命侍郎王廷相往,然久之亦竟止。《明伦大典》成,加正一品俸。

初,「大礼」议起,一清方家居,见张璁疏,寓书门人乔宇曰:「张生此议,圣人复起,不能易也。」又劝席书早赴召,以定大议。璁等既骤显,颇引一清。帝亦以一清老臣,恩礼加渥。免常朝日讲侍班,朔望朝参,令晨初始入阁视事。御书、和章及金币、牢醴之赐甚渥。所言边事、国计,大小无不倾听。 璁与桂萼既攻去费宏,意一清必援己。一清顾请召谢迁,心怨之。迁未至,璁已入内阁,多所更建。一清引故事稍裁抑,其党积不平。锦衣聂能迁讦璁,璁欲置之死,一清不可。璁怒,上疏阴诋一清,又嗾黄绾排之甚力。一清疏辨,言璁以能迁故排己,且傍及璁他语。因乞骸骨。帝为两解之。一清又因灾变请戒饬百官和衷,复乞宥议礼诸臣罪,璁益憾。柱萼入内阁,亦不相能。一清屡求去,且言:「今持论者尚纷更,臣独主安静;尚刻核,臣独主宽平。用是多龃龉,愿避贤者路。」帝复温旨褒之。而给事中王准、陆粲发璁、萼招权纳贿状,帝立罢璁、萼,且暴其罪。其党霍韬攘臂曰:「张、桂行,势且及我。」遂上疏力攻一清,言其受张永、萧敬贿。一清再疏辨,乞罢。帝虽慰留之,而璁复召还,韬攻益急,且言法司承一清风指,构成萼罪。帝果怒,令法司会廷臣杂议。出刑部尚书周伦于南京,以侍郎许赞代。赞乃实韬言,请削一清籍。帝令一清自陈。璁乃三上密疏,引一清赞礼功,乞赐宽假,实以坚帝意俾之去。帝果允致仕,驰驿归,仍赐金币。明年,璁等构朱继宗狱,坐一清受张永弟容金钱,为永志墓,又与容世锦衣指挥,遂落职闲住。一清大恨曰:「老矣,乃为孺子所卖!」疽发背死。遗疏言身被污蔑,死且不瞑,帝令释赃罪不问。后数年复故官。久之,赠太保,谥文襄。

一清生而隐宫,貌寺人,无子。博学善权变,尤晓畅边事。羽书旁午,一夕占十疏,悉中机宜。人或訾己,反荐扬之。惟晚与璁、萼异,为所轧,不获以恩礼终。然其才一时无两,或比之姚崇云。

杨一清为冢宰日,有设为选官求改事为口实者,曰:“有选人既注官,意弗慊,思改,将决于神签。其妻曰:‘君儒人,当听命于儒之灵者。’选人于是求祷于仲尼。”既至庙,乃先诣从配诸贤,首至闵子,曰:“某欲改官,何从而可?”闵曰:“何必改?”问颜子,颜曰:“也不改。”问宰予,予曰:“于予改。”问其自,则曰:“钻燧改。”杨号邃庵,其所注除迁擢,皆由贿赂钻刺而得,故云。

尧山堂外纪

杨邃翁冬天气盛,而李西涯怯寒。二公并坐,涯翁屡以足顿地作声,邃翁曰:“地冻马蹄声得得。”涯翁见其吐气如蒸,遽云:“天寒驴嘴气腾腾。”相与一笑。

宸濠谋逆,武宗亲征,既得凯旋,驻跸金陵,复渡江幸杨一清第,赐绝句十二首,公又有应制律诗四首、应制贺圣武诗绝句十二首,编为二卷,名《车驾幸第录》。公自叙谓:虞廷赓歌之后,古帝王有以诗章宠臣下者,不过一篇数言而止,未有联章累牍若是其盛者;至于屈万乘之尊,在位者或有之,然亦鲜矣;若罢政归休者为尤鲜。守溪王公鏊有四绝句云:“相国移家江水湄,金山望幸已多时。太平金镜无由进,愿得回銮一顾之。”“赵普元为社稷臣,君臣鱼水更何人。难虚雪夜相过意,海错尤堪佐酒巡。”“北固山前驻翠华,殷勤来访相臣家。太湖怪石惭多幸,也得相随载后车。”“赓歌千载盛明良,宸翰如金更炜煌。漫衍鱼龙看未了,黎园新部出西厢。”

杨邃翁寿日,贵溪陶公为扬州分教,画葡萄一幅,题绝句以贺云:“万斛骊珠带雨鲜,摘来浸酒荐春筵。枝头剩有千千颗,一颗期公寿一年。”杨大喜之。(今传奇有《还带记》,嘉定沈练塘所作,以寿邃翁者也,故曲中有,“昔掌天曹,今为地主”等语,邃翁喜圈此八字。)

杨邃庵致政后,赋《雁儿落》词曰:“俺也曾握虎符镇塞垣,俺也曾假黄钺诛叛乱,俺也曾掌天曹统百官,俺也曾草黄麻侍主言。念鸾凰胜鹰?,怕蒿艾混芝兰。小人哉多行险,君子兮不素餐。清闲不知,机心怎闲?平也么安,不知足,心怎安?”

刘绩《咏杨花》诗讥杨邃庵云:“点鬓萦眉西复东,悠杨无力任春风。谢家拟雪真儿女,到处生虫不杀虫。”

陆沧浪好作俚语,正德间,从戍京师,尝有“杨果不果,一清不清,朱安不安,朱宁不宁”等语。宁知而执之,问曰:“汝作诗时,曾吃醉否?”陆正色曰:“我实不醉。”宁竟释其罪,仅调边方而去。时有人投陆诗云:“落魄当年老陆郎,知囊今已作诗囊。醉中又复重来醉,狂里如何更著狂!逾海逾河何日了?奔南奔北自家忙。不如检点亲经史,一榻清风旧草堂。”或云即邃庵所作,以复其讽己者。

心系故园

杨一清虽多年忙于政务,四处奔走,却总对故土怀有一片挥之不去的深情。故乡,是他魂牵梦萦的地方。杨一清自小在化州长大,十一岁被推荐到翰林院读书。其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朝廷和西北,对化州有着特殊的感情,石淙是他永恒又温馨的心结。杨一清到朝廷后,更加明白“石龙鸣,圣人出”的原由,为表明不忘自己出生时化州州署石龙井鸣三日之恩,因石龙避讳“龙”字而取之谐音 “石淙”,把“石淙”作为自己的别号。其著述称作“石淙类稿”,其居为“石淙精舍”,其诗词为“石淙诗钞”,朝野均称其为石淙先生。这些都是表明杨一清不忘故土,而这些行为都是自觉的。

1486年,杨一清奉母命请准朝廷,回云南会族。杨一清在云南大约呆了9个月,游览了各处的古迹名胜,拜谒了先贤的祠庙。此外,他还祭扫了先祖的坟墓,想到父亲的孤坟远在千里之外,不能归葬祖坟,不由悲从中来。1515年,杨一清因政务繁忙,无暇抽身,就上疏求得皇帝恩准,让其子杨绍芳代替他回云南安宁祭扫祖坟(现云南建有杨文襄公祠)。

杨一清心念桑梓,以至有人到云南任官时,他都要殷殷嘱托。何孟春到云南任巡抚时,杨一清赋诗送别,说:“百年文教要荒外,万里江山节制中。兵甲未须论远略,疮痍应合念人穷。只缘休戚关吾土,披发缨冠此意同。”云南人毛玉回乡守孝,杨一清为之送行,不禁回忆起故乡的种种往事。后来毛玉家居的时候,在城中买了空地修建书院,并聘请名师来教乡人子弟,杨一清为书院题名为“养正”,并殷殷希望能早日造就“吾乡无限人间秀”。

籍贯考证

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由清雍正时张廷玉等编《二十四史》卷一百九十八《明史》杨一清本传原文:杨一清,字应宁。其先云南安宁人,父景,以化州同知致仕,携之居巴陵。少能文,以奇童荐为翰林秀才。宪宗命内阁择师教之。年十四举乡试,登成化八年进士。父丧,葬丹徒,遂家焉。服除,授中书舍人。

原文大意:杨一清,字应宁,祖先是云南安宁人。父亲杨景,官做到化州同知(官名,通常为副长官。明制,州同知,从六品,俸禄96石。掌督粮、捕盗、海防、水利诸事。)离休,后携带着杨一清迁居到湖南巴陵县。杨一清少年时能作出很好的文章,州府以神童的名誉推荐到朝廷做翰林秀才。明宪宗皇命令内阁选择好的老师教导杨一清。杨一清十四岁乡试中举人,成化八年(1472年)二十一岁殿试高中进士。杨一清父亲杨景死后葬于镇江丹徒。往后杨一清为守墓之便,遂渐以丹徒为家。杨一清为父守灵期满后,被朝廷封授中书舍人(相当于现在国务院秘书)。

清嘉庆十年(1805年)《丹徒县志》卷二十,名臣篇对杨一清的记载,与《明史》的记载差不多,也没有杨一清出生的记载。《丹徒县志》卷四,陵墓篇有杨一清父亲杨景墓碑记载有“化州同知赠太子少保户部尚书杨景墓”的记载。

现在新编的《安宁县志》和《云南府志》的记载几本按明史,也没有杨一清出生的记录。在云南昆明翠湖公园有杨文襄公祠的记录:在翠湖西门斜对面,先生坡与翠湖北路交叉口附近,曾经矗立着一座四合院式的祠堂, 1926年(民国十五年)在晚清遗老状元袁嘉谷等知名文人的建议下修建的杨一清祠堂——杨文襄公祠。现原祠已拆,今已由农民出资在昆明金殿山租下一块地重建杨一清纪念馆。前清遗老袁嘉谷,于1926年(民国十五年)还在云南安宁环岩上题“杨文襄公故里”碑。这都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事,不足有说服力。

化州志原文

明清代各版《化州志》都有杨一清出生情况的记载。现将道光丁亥年(1827年)版《化州志》对杨一清记载情况原文稿录如下:

卷之五 秩官 州同知

“杨景 云南举人,景泰年任,一清父也”。

卷之十 碑记

石龙书院碑记 州学正伍瑞隆(明崇祯间任)

“……兹之化州,石龙在焉,鸣三日而生宰相,亦既有人矣……”

罗江书院碑记 署州孙桂(清乾隆十一年任)

“……龙鸣而宰相生,科甲出……”

卷之十 记

景邃台记 明未

“景邃台者,为邃庵公作也。姓杨氏名一清,字应宁,邃庵是其别号也。先滇人,父时亨,同知化州,有保障功。公实生于是,秀颖异常,七岁善属文。归巴陵年十一,守臣以奇童荐于上,命就学翰林,十四岁占顺天解元,遂登进士,授中书舍人,出董山陕学政,入太常,跻元辅,历事四朝,文学政事,为时名臣。公之勋望,天下共知之。为何生长之地,顾泯泯无闻也?山川毓灵,笃生俊哲,非偶然者。予至是询公之迹而慕之,爰作台于州治,以志景仰,亦以见有山川,即有是人物,并以见公之德施于民,而报食于后者乎!后之欲知公者,其有考于斯。”

(景邃台建于明末,台在州治内。清末圯坏,今无存。)

卷之十 诗赋

石龙赋 有序 明举人 华亭知县(上海松江县)陈鉴

“……是龙也,不数鸣,鸣必瑞应,前代之鸣莫详,姑举近代,景泰中三日鸣,应于州同杨,生子一清,后为相正德初又鸣,应于余高王父司成公……”

(陈鉴,康熙年间编修的《松江府志》,列陈鉴为“名宦”之首)

卷之十一 馀录

“州治大堂左廊下古井,相传为石龙首,其井窍通于江,气激则鸣,声如雄鹅,若在半空,而实在穴底,时或喷沙,满庭皆轻细明洁,或一岁一作沙,或间岁一作。景泰三年鸣三昼夜,州同杨景生子一清,后位至宰相,而邑人李澈是科亦中第……”

化州志原文大意

《化州志》建于明末景邃台记原文大意:景邃台,是为纪念邃庵公而建。邃庵公是杨一清,字应宁,邃庵是他的别号。祖先是云南人,杨一清的父亲杨景,字时享,在化州任同知,有保卫化州的功绩(明正统七年〈1442年〉始,广西瑶、壮族农民起义。时间延续二十年,在这段时间,化州境内发生多次激烈战斗,到明成化二年(1466年),瑶军失败,广西瑶壮族义军与官军在化州境内的战斗基本平息)。杨一清确实生于处(化州州署),幼时聪明异常,七岁能作出很好的文章。杨一清十一岁时随父亲迁居到湖南巴陵(有可能因当时战乱,杨一清随父亲离开化州迁居到巴陵,即前母刘氏家乡),随即巴陵的官员以奇童的名誉推荐入朝廷,杨一清被送到翰林院读书(明代永乐年〈1403—1424年〉,定置翰林院,选进士中文学优等及普书者,设馆教习,以备考选。明朝任官特重翰林,内阁及吏、礼等尚书、侍郎,多由此出身,且常兼翰林官,詹事府官亦多带其官衔)。杨一清十四岁时,乡试中天顺解元(中举人,乡试第一名),遂渐殿试中进士,被朝廷授予中书舍人的官职(相当于国务院秘书),出任陕西学政(提督学政的简称,明朝学政是督理一省的学校、教育及各种文化学术之事,各省置一人,湖南、湖北置二人。相当现在教育厅长),历任户、吏、兵三部尚书,官升到内阁首辅(宰相),做官经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杨一清的文学和政绩都非常杰出,成为明朝的名臣。杨一清的功勋与威望,天下人都知道。为什么杨一清出生的地方,默默无闻而不为世人所知呢?化州的好山水养育杰出的人才,能够生长出杨一清这样智慧卓越的人才,绝非偶然。赞许要问杨一清的事迹而敬仰他,于是建造景邃台在州治(州署),之所以建筑这样大的高台,并立碑记述杨一清的事迹,就是切望化州人世世代代不要忘记,原因可见化州有好的风水,能养育出杨一清这样杰出的人物 ,并可以体现杨一清给予化州人民很大的恩惠,而且要告知后代子孙呀!以后有想知道杨一清的人,他可以考证于这是里。

(注:景邃台建于明末,台在州治〈化州州署〉清风楼旁。清末圮坏,今无存。碑记:自春秋、秦朝开始,以石记史,以石为志,通过石头的雕刻,以石为文,使刻石与政治捆绑在一起,歌功颂德,刻石言志的风尚,是一个民族自信、精神张扬的一种反映。石刻比竹、纸更易保管和宣扬,是最能燎原历史火种的载体,因此,在古代各地官方把记录地理、历史、文化进行碑刻。现代的文化载体题材多样化,碑刻在现代人眼里只是一块石头,不予重视,不真正了解其珍贵的价值)。

家族简介

杨一清于景泰三年(1452年)出生在化州州署,入籍化州,其祖先是云南安宁人,父亲杨景官做到化州同知离休。杨一清十一岁时(明天顺中期,1462年),随父亲杨景离开化州,迁居到湖南巴陵县,寄籍巴陵。同年被巴陵官员推荐入朝廷翰林院读书。杨一清十四岁(天顺七年,1464年)中举,成化八年(1472年),二十一岁殿试中进士,被朝廷任命中书舍人。杨一清的一生时间只要在朝廷和西北,晚年定居镇江丹徒,死后葬于丹徒。《明史》和各地方志几乎没有杨一清在云南生活过的记载。《明史》、《丹徒县志》、《化州志》对杨一清的记载都是一致的,这些都是确凿的史实。

直隶沣州志原文

但是,同样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清·乾隆十五本《直隶沣州志》杨一清条原文:杨一清,字应宁,云南安宁州人,父景天顺中判沣州继娶沣州盐井张氏女生一清附籍巴陵。一清幼颖敏岳州同知镇江胡钦许以女荐举奇童为翰林秀才成化壬辰举进士。景卒于京,一清扶亲归巴陵,舟经镇江钦留之遂家丹徒。服除授中书舍人。

原文大意

杨一清,字应宁,云南安宁州人。杨一清的父亲杨景于天顺(明英宗复辟的年号,公元1458—1464年)中期任判官(官名,明朝诸州所置,正八品,俸禄72石。分掌都粮、缉捕等事)到沣州。娶二房是沣州盐井姓张人的女儿生杨一清,杨一清附籍巴陵。杨一清自幼聪颖,岳州府同知(官名)胡钦是镇江人,把儿女许配给杨一清,将杨一清以奇童推荐给朝廷成为翰林秀才,成化(明宪宗的年号,在位二十年,即公元1465—1487年)壬辰(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杨一清殿试中进士。杨景死在京口(镇江),杨一清送父亲的灵枢回巴陵,船到镇江时,胡钦把他们留在镇江,逐渐杨一清住在丹徒,杨景的丧期过后,杨一清被朝廷任命中书舍人。

直隶沣州志

杨一清实生于景泰三年(1452年),按《明史》杨一清父杨景,官做到化州同知(从六品)离休,杨一清十四岁中举人,二十一岁中进士。《丹徒县志》同样有杨一清十四岁中举人,二十一岁中进士的记载。《丹徒县志》还有杨景碑记刻有“化州同知赠太子少保户部尚书杨景墓”的记载。《化州志》同样有杨一清十四岁中举人,二十一岁中进士的记载。如按《直隶沣州志》所载,杨景离休后几年又到沣州任判官(正八品),那杨景的官职不是降了一品半官了?试问有这样的制度吗?再有,杨一清如果是天顺中期(公元1462、1463年)出生,成化壬辰(即成化八年,1472年)中进士。根据《明史》杨一清那不是六岁乡试中举人,十二岁殿试中进士?看来杨一清少年时又要回到娘胎重新出生了!《明史》也要改写了!“杨景卒于京”(明代在永乐年〈1403—1424年〉已从南京迁都北京,因此不存在京城的可能),即杨景死在京口(镇江),怎么又出现“舟到镇江”,此不是自相矛盾吗?

还有,杨一清的前母刘氏和生母张氏如果同是沣州人,为什么《直隶沣州志》只有封刘氏为一品夫人的记载,而不收录杨一清的生母张氏?其实杨景是宣德(1426年)到正统中期(1440年)任沣州判官,只娶沣州盐井刘氏女,张氏非沣州人。清乾隆版《云南安宁杨氏族谱》载:“杨景,……举人,先后任霸州、澧州判官,娶巴陵刘氏生二女。景泰年任化州同知,娶化州张氏,生子一清,官司宰相。天顺四年致仕居化州城……”

“杨景天顺中期任沣州判官”天顺中期(1462年),根据《化州志》刚好是少年杨一清十一岁随父杨景离开化州迁居巴陵的具体时间,这是很明显的改史行为。

《直隶沣州志》有删史、改史之疑,严重与史实不符。

籍贯问题的争议

关于杨一清籍贯问题,曾经有过争议,无论怎样,我们应根据史实,客观认定。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海》籍贯条释文:“一个人的祖居或出生的地方。”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籍贯的认定,“是祖居地或个人出生的地方”。

杨景任化州同知期间,明景泰三年(1452年)十二月初六日,杨一清出生于广东化州州署,入籍化州,其生母为州人张氏。

杨一清十一岁(1465年)随父亲去湖南岳州府巴陵县,寄籍巴陵。同年由湖南岳州府推荐入翰林院读书。

杨一清在成化二十一年(1486)秋季,即杨一清三十二岁时才到云南寻根问祖,住数月。这说明杨一清几乎没有在云南生活过。

最终被定为化州城人

成化七年(1472)年一清父丧江苏镇江丹徒观音楼巷圆通庵化。无力归葬云南,归葬异母姐姐住地镇江丹徙。杨一清晚年致仕后,为其父母守墓之便,遂迁镇江丹徒定居。

杨一清自谓“三南居士”,其中“三”即是多,就是说:“他祖于云南,生长于岭南,老于江南”。这“三南”的含义明确而肯定。引用明朝大学士李东阳赠杨一清的诗可得到证实,“君本滇阳人,还生岭南地。巴陵非故乡,京口亦何意”。这诗也清楚说明杨一清一生不忘出生地,常向好友李东阳提起童年时在家乡化州的故事。因此,把杨一清定为化州城人是无异议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8:3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