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先 |
释义 | 杨先简介杨先,1958年3月生。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分会会员,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员。擅长油画、中国画大写意山水、人物、花鸟。著名画家老甲入室弟子。老甲艺术馆创作室画家、展览部主任,现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杨先艺术工作室专业画家。承担为中华全国总工会高级领导人外事活动提供礼品画创作工作,以及每年一届的工会国际论坛会场和书籍封面的设计工作。 参加展览油画《爱》(人物)获首届全国化工美展银牌奖(1985·中国美术馆) 油画《期待》(人物)入选美协迎春画展(1986·民族文化宫) 油画《妈妈的吻》(人物)获北京青年美展优秀作品奖(1987·中国美术馆) 国画《山水》入美协“大好河山美展”(1987·中国美术馆) 国画《山韵》等十幅作品邀请展(1987·株洲画) 国画《春山悠远》等12幅作品参加六人联展(1989·北京艺术家画廊) 北京美协、中央美院等联办杨先个人中国画展(1992·中央美院美术馆 黑龙江省美协邀请杨先中国画展(1994·黑龙江省美术馆) 国画《残阳醉山图》入中国画新作邀请展(1994·中国美术馆) 洛阳工艺美术馆邀请杨先个人中国画展(1996·洛阳) 美国西亚图波斯兰美术馆收藏《山水》《人物》(1998.美国) 国画人物《禅趣》入香港国际书画大展获银奖(1998·香港国际禅林书画院) 杨先水墨艺术作品展(1999·北京市美术家协会、老甲艺术馆) 国画《风雨无阻》、书法作品参加世界华人艺术展分别获银奖和铜奖(2000·中国美馆) 国画《黄土民居》参加第三届中、日、韩国劳动者美展(2001·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 国画《山水》应邀参加美洲亚洲艺术学会第十九届国际艺术家联展(2003.美国) 国画《山水系列》应韩国麦粒美术馆邀请赴韩举办老甲艺术馆创作室画家作品联展(2004.韩国) 水墨画《黄土民居》《净 静之境》《日出》参加老甲艺术馆创作室画家赴韩国首尔麦粒美术馆邀请展,作品被该馆收藏(2004.韩国)水墨画《我的母亲》系列等参加纪念品5.18国际博物馆日曁老甲艺术馆创作室五月作品展(2005.北京) 水墨画《神秘园系列之蓝色交响曲》参加老甲艺术馆十周年创作室画家作品展(2007·老甲艺术馆) 为2010年工会国际论坛大会做会场设计及《背景报告》《论文集》中、英、法、西等语种书籍设计封面,该书被来自国际工联、世界工联以及120多个国家的工会领导人收藏(2010·北京人民大会堂) 捐赠作品向亚洲运动会基金筹委会捐国画10幅(1990·北京) 为抗洪救灾义卖国画3幅(1992·北京) 向第三届国际儿童粉笔画大赛基金会捐画3幅(1992·北京) 向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捐画《晨曦》(1993·北京) 应邀为北京潭柘寺创作《达摩图》、《达摩面壁图》并楹联4幅(1998·北京) 向《中国青年文学》杂志社“当代人剪影”文学作品大赛捐画44幅作为高级礼品。(1991·北京) 应邀为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题写电影片名《亲亲我的土地》(2000·北京) 水墨画《闲云野鹤》以中华全国总工会最高礼品,由原全总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现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同志向原香港首任行政长官、现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先生赠送并被收藏。(2009·北京) 水墨画《鱼乐图》以中华全国总工会最高礼品,由原全总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现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同志向日本YKK集团社长吉田中裕先生赠送并被收藏。(2009·北京) 媒体报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书画报》、《中国艺术报》、《工人日报》、《北京青年报》、《青年文学》、《北京青年》杂志等50余家报刊发表评论文章(1989--1997) 专题片《北京人》--“青年画家杨先”(1993·北京电视台) 专题广播《空中之友》·“画坛苦行汉杨先”(1993·中央广播电台) 专题广播《每周星座》·专访“著名画家杨先”(1993·中央广播电台) 被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请作特邀嘉宾(1993·中央电视台) 《空中百花园》现场直播“杨先谈艺术”(1997·北京广播电台) 《文化广场》“律动的生命”--著名画家杨先的艺术(1999·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东方文苑》专题片“生命的律动”--画家杨先(1999·北京电视台) 入编史册: 《山韵》入《中国现代书画名家名作》百位名家大型书画集(1992·北京) 入《中国当代文艺名人辞典》、《中国美术书法界名人名作博览》(1995·中国) 入〈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1990·中国) 入1999世纪经典《中华百年》(人物篇)(1999·北京) 出版《杨先画集》(1995·深圳) 出版“跨世纪中国美术家艺术成就·优选画库”《杨先国画作品优选》画集(2000·中国美术家协会) 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人才中心、世界华人艺术展组委会授予2000年世界华人优秀艺术家荣誉称号(2000·北京) 大家看杨先历史留传下来和当今世上的好画,除其具有独特的风格外,必然还有一种更重要的东西--艺术作品生命力的跃动。杨先注入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力量、韵律、技术等等有序的组合与溶合而形成的生命体的跃动,这种跃动着的东西,追逐着观者,观后有勾魂摄魄之感。他一直在追求着对这种生命力的表现,他的作品能让人觉察到他的思想的跃动,情绪的喷发,艺术与自然的融合。这,是艺术家的品质,难得矣。 老甲为杨先水墨艺术作品展作前言·选自1999.5.19《燕赵都市报》 杨先的山水画已不是眼前的那些“大好河山”,那些“林间楼阁”,那些“曲径通幽”,而是形成了他艺术表现语言的独特符号。这些景色与他心灵撞击后显现的火花--是“情”之“景”。是画家全部感情的投入,是画家用心血酿造出来的美酒。(摘录) 北京画院一级画家老甲(1993年2月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杨先的画,让我联想起音乐中的律动,他画画的那种动与静巧妙的结合,以静止的画面表现出一种灵动的声音,强烈的动感,震撼人心。好象听到了气势宏大的交响乐,那种野性雄浑的气魄,足以让人心胸高明深远,尽于天地往来。 所以,我有一种感觉,杨先的画是静止的交响乐。 国家一级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常任指挥、著名音乐家于建芳 (选自1999年1月15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化广场”文艺视点节目。) 杨先生的画很有视觉上的冲击力,大气、厚重,我感到老甲艺术后继有人了。 亚洲美术馆馆长(韩国)李在兴1999年5月18日在参观杨先水墨艺术作品展时的讲话 杨先水墨艺术,有其神,无其形,以气成骨,化神为形,又以神控制了形,所谓神品也。 中国社科院东西方文化研究资深专家牛实为(82岁)1994年秋 杨先画平远山水,气象肃穆,吞吐大荒,所谓尺幅,具千里之势。 近代国画大师黄宾虹入室弟子蓝玉崧(71岁)1991年夏题画 “思想境界,艺术技巧”是提高绘画的重要基础,观杨先画集有感。 当代国画大师崔子范(78岁)题词1996年冬 杨先先生在艺术上的追求以及自己一些想法和艺术上新的表现手法是超前的,这样的画家并不多,杨先的创作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北京市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著名画家郑叔方 (1999年5月18日在杨先水墨艺术展开幕式上讲话) 最可贵的是杨先作品中有一种精神,内在的东西很饱满,有力度和情绪,这种东西在当今画坛是很少见,很可贵的。 北京画院研究员、画家、著名美术理论家王志纯 (1999年5月18日在杨先水墨研讨会上的讲话) 解读杨先与老甲——杨先笔墨审美意象 贾浩义(老甲)先生以画马著称于世,其马笔墨的外张力达到了空前。可以说,独创性与强调外张力成了他独树一帜的美学思想核心。而这一美学思想贯穿在他的一切作品,诸如山水、人物、动物中。贾先生的笔墨外张力给人视觉的冲击力是当代画坛中国大写意中最为强烈的。他运笔的迅疾感,强硬果敢感,用墨施彩的浓烈极至感,造型的简括、准确与引发人参与创作之欲望当属前卫。老甲之为老甲自有他一套法在,这法是他独创的。他的作品狂简中透着写实,而在狂简的写实影子里却又不粗疏。你会欣赏便可意会到作品中形与神的统一--形因神发,比如那马,你可由其简括笔意中意会出面部五官表情,体态,四肢筋骨造型的准确。 杨先是老甲最得意的学生之一,之所以“得意”,应该是老甲喜欢杨先能得自己美学思想又不刻意模仿自己外在笔墨形式,杨先能得老甲笔墨之神,并使之转变成自己的血肉,这得益于他的艺术天赋,艺术认识--死学者死,活学者生。山水画是杨先得老甲美学思想最多的地方。但若把老甲与杨先的作品同放一处,你便一眼能认出哪是杨先的,哪是老甲的。原因在于杨先在山水造型上更注重于依山水之式展开气势,铺张水墨。也就是说,他在用笔时,山水在他心目中的瞬间意象在先,但他又不急于落笔,而是将这意象转化成一种律动的生命力,使其在纸上随意流淌,那极富乐感的彩墨痕迹呼啸而来,铺天盖地,他用笔概括、繁复且不燥乱,力感动势狂放而有序,让人感到于奔放飞动笔墨中自有一种纪律在。这一切都是他自己的法,是他多年艺术实践积累而成的。可以说,大气磅礴是老甲与杨先共同的审美取向,但在实施时却又各自有别。老甲重简约,重造势。杨先重动感与力的飞动。 杨先的作品在笔墨上主要强调阔笔挥洒,画面上虽有精细的线条,但更多的是恢宏的面线。为此雄浑的山川之中潜伏交织着一种节奏分明有序韵律,增强着画的审美层次、内涵,使人领会到作者创作时的激情和心律的颤动。 杨先的画重笔墨,这与老甲是一脉相承的,然而杨先似乎更注重笔墨的丰富以及层次感的展开、旺盛生命力呼号咆啸的奋进、挣脱天宇束缚压迫的呐喊。因而,杨先画中更多的是活泼跳跃横扫千钧的用笔,淋漓流动的泼墨,创造一种鼓汤着朝气和雄浑的山川景象。与老甲突出山川厚重、地老天荒,抒发悲天悯人感有所不同。 在当今画坛上,杨先秉承乃师老甲而又不胶柱鼓瑟,刻舟求剑的创造性的继承,是他成功的关键。他在画坛上为后学者树立了一个可为借鉴的榜样。我诚恳的希望那些死学门派而不知变的后学者能够从“蜥蜴的残梦中”及早醒来。 刘玉来(北京艺术研究所学者、书画家) 2002年8月 杨先,生命的欢庆文/沙川 白鹤展翅,青云流转,当一幅幅俊朗灵逸的画作展现在眼前,似乎世间的一切,都如此自由欢愉、仪态万千——杨先的作品告诉我们,生命本身就是一场欢庆,即便凝练成一颗石子,潜伏见底,让时光像水一般在身上湍急而过,自己只听潺潺之音,也可以流连忘返,魂牵梦萦。 山水、仙鹤是杨先作品中最常出现的意象。率性轻巧的运笔,瞬间便跃然纸上。收集一霎那的震撼,却不急于落笔,将景象在心中重演、生发,转化成一种内在的生命,任其在纸上奔涌而来。此时,轻重缓急似乎已不再是画家的意志,而是受到了冥冥中某种力量的驱使,“彩墨痕迹呼啸而来,铺天盖地,用笔概括繁复且不燥乱,力感动势狂放而有序,让人感到于奔放飞动笔墨中自有一种纪律在。” 浓与淡,动与静,光与影,整与零……十三年的油画积淀,不仅赋予杨先对造型及自然空间的准确把握,更为他的大写意、大泼墨国画增添了恰到好处的质感。时而刚劲时而柔韧的线条,饱含着力拔千斤的气概和活力;墨彩交错的幻影,使观者忽而模糊了传统国画与现代油画的分界,而是将这一切曼妙的形,统一成摄人心脾的灵。 是的,此时此刻,我们不仅仅在看画,而是在被画的气息唤醒。眼前美好的元素,唤醒了我们心中对生命本初的期待和憧憬——这就是杨先作品的灵,正如他本人所说:“人生而为希望,哪怕是一场无望的期待,在自己心中,也会成就一番永恒。” 著名画家老甲对他这位入室弟子赞赏有加:“历史留传下来和当今世上的好画,除其具有独特的风格外,必然还有一种更重要的东西——艺术作品生命力的跃动。作者注入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力量、韵律、技术等等有序的组合与溶合而形成的生命体的跃动,这种跃动着的东西,追逐着观者,观后有勾魂摄魄之感。杨先一直在追求着对这种生命力的表现,他的作品能让人觉察到他思想的跃动,情绪的喷发,艺术与自然的融合。” 繁花之中再生繁花,梦境之上再现梦境。感谢杨先,他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生命的欢庆。 (本文系《大视野》杂志主编) 我的神秘园我的神秘园 ——关于“神秘园”系列创作随想 2008年5月23日 杨 先 我曾认为,传统绘画只为艺术史留下过去的一页,它不能标志永远。所以我否认绘画艺术的规律性。重复别人说过的话,走别人走过的路,对于我是一种痛苦。我很难满足每幅作品的结果,只有瞬间意念的创作过程,才会产生快感,如何表现只是一种手段,就象一个人在喜悦中欢笑,在不幸中痛哭,在愤怒中大骂,是自然的宣泄,艺术作品亦当如是,其内涵正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独白。画家只有在不断自我否定中求得发展,因此,画家永远不会成功,成功只是相对而言。其实我是在认识的确定和不确定性模糊的思维空间里寻找自我的位置,这将使我永远不得安宁。 抽象主义的美学观念最早见于德国哲学家w.沃林格的著作《抽象与情移》。他认为在艺术创造中,除了情感的冲动之外,还有一种与之相反的冲动支配着,人们的心灵既然不能在变化无常的外界现象中求得宁静,只有到艺术的形式里寻找慰籍。人们既然不能从外界客观事物中得到美感享受,试图将客观物象从其变化无常的偶然性中解放出来,用抽象的形式使其具有永久的价值。.沃林格的美学思想似乎解开了艺术家们困惑的钮扣,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深知他的使命是在为人类创造与时代同步的正气歌,以全新的美学思想铺开一个让人们去享受美的空间。而创造大美才是艺术家的神圣责任。于绘画艺术创作,生命不会给我更多的时间犹豫不定,经过一阵阵痛苦的徘徊、固步观望、在更多的无奈、在矛盾中找寻自我,我曾画过十五年的油画和二十年的水墨画,最终,我选择舍弃,背叛了过去,这是不断自我否定的结果。佛、道、儒诸家思想对我创作影响致深,我觉得,不走极端,折中主义才是方便法门,具象与抽象相互渗透,模糊意识也是美。所以我又开始了新的思考和新的实践,这一过程整整十年。十年里,我对中国画写意,就如何在创作中注入和释放思想、情感、以及怎样去表现,做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首先,将自己置于无我的状态,把眼闭上,把心放下,在心象空无的冥冥中,让心任意流浪,在自然的轮回下,感受着春、夏、秋、冬,朝朝暮暮,日出日落其间带给我不同的感动以及对我心灵的每一次碰撞——喜悦、悲伤,如梦如幻。不敢说自己面壁十年,我确是以这样的心态,在十年的时间里进行了艰苦的探索,是我从事绘画艺术三十多年来的一次大变革。那时,挪威作曲家兼键盘手(罗尔夫. 劳弗兰)和爱尔兰女小提琴手(菲奥诺拉.莎莉)的音乐作品《来自神秘园的歌》影响遍及世界各地。并深深的感动着我。乐队溶合了爱尔兰空灵飘渺的乐风以及挪威民族音乐及古典音乐,乐曲恬静深远,自然流畅,使我不知不觉便已溶入其中。当我再次睁开眼睛,似乎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于是,我的主题性创作“神秘园”系列之《构成》、《山色》、《闲云野鹤》相继完成。我忘不了我的恩师“老甲”先生,几十年来给予指导,在“神秘园”系列创作过程,为我纠正的脚步和扶持,同时也感谢支持和帮助过我的同道及朋友们。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