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明玉 |
释义 | 杨明玉,昆曲丑角。名阿金,字俪笙,号明玉,一作鸣玉,小名娃子;昆仲四人,行三,人称“杨三”。祖籍江苏扬州甘泉县。出生于1815年10月20日,逝世于1894年。享年79岁。 中文名:杨明玉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扬州甘泉县 出生日期:1815年10月20日 逝世日期:1894年 职业:昆曲演员 人物简介杨明玉 (1815~1894),喜剧表演艺术家。名阿金,字俪笙,号明玉,一作鸣玉,小名娃子;行三,人称“杨三”。祖籍江苏扬州甘泉县。 诞辰:1815年10月20日,嘉庆二十年(乙亥)九月十八日,辰时 逝世:1894年,光绪二十年(甲午) 1879年9月4日,光绪五年(己卯)七月十八日:三庆班应史家胡同仁和王文恰公夒石宅堂会 农历七月十八、十九两日,三庆班应史家胡同仁和王文恰公夒石宅堂会,并外串四喜班。 艺术成就初习昆生,后改丑行。入京后曾搭和春、双奎、老嵩祝成及四喜各班,专演昆丑,功底深厚,文武皆精,每戏均有绝妙。所演《盗甲》、《问探》、《访鼠》、《芦林》、《惊丑》、《扫秦》、《相梁刺梁》、《拾金》、《借靴》、《打花鼓》、《荡湖船》、《思志诚》等,均堪称杰作。尤与曹春山合演《教歌》、《拐儿》被誉为双绝;与朱莲芬合演《下山》、《活捉》享誉一时。甲午战后,清廷签订卖国条约,曾流传“杨三(鸣玉)已死无苏丑,李二(鸿章)先生是汉*”之说,足见其影响之深。他为人耿直,不苟世俗,为后人所赞誉。 主要剧目《伏虎》(程长庚) 《文昭关》(程长庚) 《八大锤》(徐小香,杨月楼,黄润甫) 《梳妆掷戟》(徐小香,朱莲芬) 《游园惊梦》(徐小香,朱莲芬) 《四思凡带下山》(朱莲芬,沈芷秋,孙彩珠,陈兰仙,杨明玉) 《群英会》(杨月楼,卢胜奎,徐小香,钱宝峰,孙二官) 《活捉三郎》(杨明玉,朱莲芬) 《双包案》(初连奎,何桂山) 《伐东吴》(谭金福) 《一门忠烈》(谭金福) 《定军山》(谭金福) 《巧连环》(德子杰,李顺亭) 《捉放曹》(卢胜奎,何桂山,刘桂庆) 《玉玲珑》(蒋长福,小二哥) 《镇潭州》(李小珍,殷德瑞) 《阳平关》(迟定儿,黄润甫,李顺亭,张三元) 《状元谱》(小叫天,孙二官,陆杏林) 《双泗洲》(李小珍,李小玉,张芷芳,朱小元) 《祭江》(陆小芬) 《闯山》(宋福寿,刘赶三) 《相梁刺梁》(杨明玉,朱莲芬,叶中定) 《大小骗》(杨明玉,宋赶升) 《探母》(杨月楼,陈德霖,陆小芬) 《北诈》(何桂山) 《截江》(迟定儿,孔元福) 《御碑亭》(小叫天,赵宝芬,李小珍,陈德霖) 《桑园寄子》(卢胜奎,陈德霖) 《金山寺》(陈德霖,李六儿,李七儿,钱金福,李殿甲) 《云台观》(卢胜奎) 《戏目莲》(陈德霖,陆杏林) 外串四喜班主要剧目 《千里驹》(陈兰仙,曹春山,叶中定,姚增禄,王阿巧) 全本《梅玉配》(梅巧玲,夏福宝,范春桂,鲍福山,吴连奎) 《探亲》(刘赶三,梅巧玲) 《孝感天》(余紫云,李砚侬)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