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家圈村 |
释义 | 简介杨家圈村位于栖霞城南12.5公里处,属杨础镇管辖。明成化年间,杨姓由云南迁于此地,形成居民聚落。2005年,杨家圈村有居民220户,人口707人。 遗址杨家圈古文化遗址。1956年,省、县两级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杨家圈村东清理发掘战国墓时,发现了古代遗址。该遗址位于村东河边二级台地上。遗址东西长400米,南北宽250米,总面积10万平方米。地势较周围略高,西距海拔404.4米的方山2.5公里,东距杨础河0.5公里,南北各有一条小河自西北向东南流入杨础河,204国道从遗址东边南北通过,南边是杨家圈村的坟地。 该遗址发现时,由于建民房、修砖窑、修路、积肥取土等原因,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仅剩东西长100米,南北宽100米,总面积1万平方米。断崖剖面呈现,文化层厚度1~3米,大体分为五层:第一层为耕土层。第二、三层属龙山文化时期,陶片丰富,黑陶居多,红陶稀少,多为轮制。第四、五层属大汶口文化时期,红陶居多,黑陶较少。暴露遗迹有灰坑和直径0.3米、深2米的柱洞。搜集出土文物800余件,较完整的500余件,分别有石器、玉器、骨器、陶器。其中一组5件陶器,器形特殊,很受专家、学者欣赏。 1981年秋,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和山东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该遗址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抢救性发掘,实际发掘面积880平方米。 二、三层龙山文化时期遗存发掘,发现房子2座、柱洞坑和柱洞若干。墓葬5座,分布在发掘区东部,为竖穴土坑墓,未见葬具和随葬品。其中一座为5人合葬墓,系圆角长方形墓圹。墓内迭置人骨5具,年龄4~60岁男性、女性均有。出土遗物有石器锛、锤、镞、网坠、纺轮、砺石等;骨器有角、牙器、打磨器、角锥、骨锥、镞等;陶器有鼎、鬶、罐、壶、盆、碗、钵、盂、豆、杯、缸、大口尊等完整的文物500余件。在出土的遗物中发现了一段铜条,长18毫米,两端均残。剖面似为三棱形,锈蚀太重,认为是铜器残段,可能是锥。这是在龙山文化层第一次发现了铜器。 四、五层大汶口文化时期遗存发掘,夯土层面发现有房子基槽、柱洞等,断定为基槽式建筑物的台基部分,居住面已荡然无存。基槽轮廓距地面1.85米深处,暴露完整,每处房子基槽外缘东西长8.2~9.1米,南北宽8.4米,建筑面积70余平方米,室内面积约40平方米。基槽内填红褐色花土,土质坚硬,槽内排列间隔有序。在发掘区内,有许多红烧土堆积,在红烧土上尚保留木棍的洞孔,也有的带有木板、席类编织的痕迹,可能是房子的墙体或顶部结构。许多红烧土块中发现粟壳、稻壳及禾木植物的秸杆,这也是这次发掘中的一大收获。出土遗物石器、骨器、陶器,与二、三层出土遗物类型基本相似,只是制式、纹饰、种类、色泽等有所不同。 杨家圈古遗迹的发现与发掘,在胶东地区第一次发现了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直接地层关系,这为研究这两个文化类型的早晚关系增添了新的地层学证据。该遗迹共发掘房屋6座,建筑遗迹丰富。这种深基槽式房屋建筑在史前遗迹中少见,填补了胶东考古史上的空白。文化层和灰坑中发现的水稻皮壳痕迹,在山东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为首次发现,也是已知当时水稻分布范围最北端。遗址中出土的残铜器,表明龙山文化时期生产力水平较大汶口文化时期已有长足进步,也丰富了龙山文化时期已进入铜石并用时期的实物证据。 1977年12月23日,杨家圈遗址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