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杨宏
释义
1 “神舟”号飞船系统副总设计师

杨宏,1963年11月生于吉林省通化市,1984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信息论专业,分配到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工作。1991年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获硕士学位。1991年起开始新型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工作,1992年进入中国载人飞船总体室从事飞船总体设计工作。现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神舟”号飞船系统副总设计师,“天宫一号”总设计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系统总设计师)。1999年荣获总装备部“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次飞行试验”突出贡献奖,荣立一等功。

人物介绍

杨宏在事业上是辉煌的,他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进展。他参加了中国载人飞船11年进程中的全部方案设计工作;参加了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的研制、试验和发射工作;主持了“神舟一号”、“神舟三号”的总体工作;作为“神舟四号”主管飞行控制副总师,他主持了“神舟四号”在轨7天飞行试验;作为“神舟五号”主管副总师,他参与了飞船的全部研制、试验和发射工作。

1991年,年仅29岁的杨宏,凭着搞返回式卫星的工程经验,结合飞船自身的需求和各分系统的实际,开始了船载计算机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工作。为了确保设计出可行方案,从1993年到1995年的两年中,他跑遍了所有分系统承制单位,对国内星载计算机的生产能力进行了广泛调研。为了获悉与飞船有接口关系的运载火箭系统和发射场系统对飞船的有关需求指标,他不辞辛苦地一趟又一趟地去这两个大系统进行技术咨询。根据国内航天计算机工程实际情况,杨宏提出了船载计算机分布式系统结构方案和构造飞船信息系统设计思想。他论证了船载计算机软件、硬件的选型,规范了船载计算机型号、软件编程、开发和测试等工作,从而使飞船具有了系统优化的船载信息系统和信息高速公路。“神舟”号飞船四次大型飞行试验及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证明了杨宏所设计的船载计算机系统方案与国际上同类方案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飞船与火箭间的电连接方式,是航天员在火箭万一发生故障时能否顺利获救的关键。为了确保航天员的安全,飞船设计了逃逸救生系统,杨宏恰恰是负责设计飞船与火箭间的电连接方式。他瞄准安全、可靠的设计目标,采用了电气隔离、多重冗余、多次判别等措施,提出了船箭间电气接口和信息交换方案,在1998年的试验中获得圆满成功,在国内航天领域首次实现了船箭指令信息交换。

杨宏在航天事业中十几年如一日地奋斗着,用成功报效着祖国。他负责并参与完成了“神舟”号飞船系统关键技术项目《整船地面测试、故障模拟及诊断技术》的攻关工作,解决了中国载人飞船地面技术支持体系的方案问题。杨宏以此为题撰写的研究论文,已被国际宇航空间数据年会录用并发表;他组织了全船电子设备的第一次联调,并带领总体室的同志编写了飞船系统第一份技术流程《桌面联试技术流程》;作为电性船总体技术负责人,杨宏协调、理顺了飞船总体电子设备和总装、结构间的关系,使得电性船成为首次实现了电子设备与结构、机构相容的整体;为了确保飞船软件研制质量,杨宏制定了软件工程化实施要求和实施细则,对飞船软件采取了分级管理,要求所有软件设计规范化、透明化和结构化。飞船软件工程化技术管理经验已成为卫星等航天器软件设计的典范。

航天梦想

杨宏出生在吉林省通话市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一名航天技术人员,母亲是中学语文教师。作为教师的母亲,总是叮嘱杨宏无论到什么时候,学习都是有用的。在父母耳濡目染下,杨宏从小就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课余时间还经常参加船模、航模科技活动。从那时起,杨宏就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标:长大要成为一名工程师。正是在这样一个目标的激励下,他发愤学习,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他的梦想。

80年代后期,社会大潮将一大批年轻人推向前列。他所学的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紧缺,无论是下海还是出国,对杨宏都是极大的诱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杨宏却做出了自己的抉择。他既没有下海,也没有出国,而是选择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攻读研究生,圆自己的航天梦。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杨宏没有禁锢在原来所学的通信专业上,而是努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在计算机控制工程、软件工程、现代管理理论等方面都有涉猎。

1991年研究生毕业后,杨宏再次面临选择。当时,联想集团软件中心正在筹备,特别需要像杨宏这样的人才,并决定出资为杨宏付清原单位的培养费,请其加盟。可杨宏考虑的是他的工程师事业、是他美丽的航天梦,便婉言谢绝了这个可能使他身价不菲的职位。这可能跟他所受的传统教育有关,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当工程师,当工程师就是为了给国家做点事。

杨宏不为名、不为利,在航天事业上一干就是十几年。他抱着“为国家做点事”的鸿鹄之志,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

心系神舟

杨宏调入飞船研制队伍时才29岁,刚刚执行完发射新型返回式卫星首发星任务。研制飞船,最难的地方就是方案设计。在没有国外相关资料和现成飞船研制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如何拿出一个既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又有中国特色还符合国情的飞船方案,对研制飞船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1993年到1995年,作为飞船电总体设计人员的杨宏,其重要使命是:拿出船载信息系统的总体方案规划来。面对着这个开创性的工作,杨宏没有丝毫畏难情绪。为了确保设计出的方案可行,他对国内星载计算机的生产能力进行了广泛调研。为了对飞船13个分系统的工作原理、工作模式、计算机需求有一个清楚地掌握,他肩跨一个小背包,跑遍了所有分系统承制单位。为了获悉与飞船有接口关系的运载火箭系统和发射场系统对飞船的有关需求指标,他不辞辛苦地一趟又一趟地去这两个大系统进行技术咨询。

就这样,凭着搞返回式卫星的工程经验,结合飞船自身的需求和各分系统的实际,杨宏开始了船载信息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工作。当时飞船各分系统需要上的计算机CPU加起来约120个,而且各个计算机选型、接口、标准五花八门,完全按这样的状态实施,整船的性能难以保证。针对飞船系统计算机数量多、分布广、技术复杂、功能分散等现状,杨宏提出了船载计算机分布式系统结构方案和构造飞船信息系统设计思想。他根据国内航天计算机工程实际情况,论证了船载计算机软件、硬件选型,规范了船载计算机型号、软件编程、开发和测试等工作,从而使飞船具有了系统优化的船载信息系统和信息高速公路。与国际上同类方案相比,神舟飞船的信息系统方案具有明显的先进性。而1999年到2003年,“神舟”号飞船五次大型飞行试验及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则是对杨宏所设计的船载信息系统方案正确性和合理性的最好证明。

杨宏忘不了在参加首颗新型返回式卫星发射综合测试工作时,卫星总设计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希季院士就坐在他身后,指导他对火工品进行阻值测试,一举一动为他做示范,反复叮嘱他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错。老科学家的教诲他永远记在心里,老科学家言传身教的知识使他受益终身。

刚刚结束了桌面联试,还没有来得及喘一口气,杨宏就又投入到初样电性船的研制工作中。这是飞船队伍第一次将电子设备和结构、机构分系统组合为一个完整的飞船。从1997年下半年到1998年底,作为电性船总体技术负责人,杨宏协调、理顺了飞船总体电子设备和总装、结构间的关系,使得电性船成为首次实现了电子设备与结构、机构相容的整体。1998年11月,以电性船为载体,杨宏和同事们首次成功地进行了整船级的EMC(电磁兼容性)试验,检验了飞船自身以及飞船系统与运载、发射场等其他系统间的电磁兼容性。在这次试验中,飞船队伍第一次拿到了飞船的电磁兼容数据,这为推动飞船正样研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确保飞船软件研制质量,在飞船进入初样研制阶段后,杨宏就深入研究了国际航天领域软件设计标准和经验,并结合中国航天软件研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向国际航天软件设计标准靠拢、采用国际通用的软件工程化设计思想。针对嵌入式计算机特点,他制订了软件工程化实施要求,对飞船软件采取分级管理,要求所有软件设计规范化、透明化和结构化,对关键软件要求单元测试和第三方评测。在飞船软件工程化实施过程中,杨宏深入到软件设计第一线调查研究,组织技术交流,不断发现和解决实施中的问题,针对个别软件测试覆盖率达不到指标要求问题,杨宏跟同事们一起查找原因,认真分析软件功能、结构和测试方法,根据不同软件特点,采取调整软件结构、测试工具、或采用其它测试方法解决。在他和全体同事的共同努力下,正样研制阶段的飞船软件研制水平和质量有了质的飞跃,单元测试覆盖率和功能覆盖率均做到了100%,并通过了权威部门的第三方评测。

杨宏还承担了供航天员训练用的飞船模拟器的设计工作。为保障航天员训练的充分性,需要在地面建立飞船模拟器,该模拟器要有真实座舱和人机界面,用数学仿真方法实时模拟飞船数据和指令响应,不仅能够模拟飞船正常工作模式,还可模拟故障及对策。如果按常规仿真手段研制,不仅需要建立大量而复杂的数学模型,而且还不能解决实时动态耦合模型建模问题。作为航天员训练模拟器技术负责人,杨宏打破常规,自行设计了飞船仿真系统体系结构,他提出的设计创新点是采用数学模型建模和数据等效相结合方式构建飞船仿真系统,从而一举攻克了复杂系统的动态仿真难点,成功实现了动态仿真。经专家评价和航天员训练验证,该模拟器同真实飞船人机界面和数据仿真完全一致。

设计飞船

2003年10月16日,凝聚着无数航天人智慧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亿万人民的期盼下平安着陆。来不及洗去征尘,身经百战的飞船研制队伍马上投入了新的战斗,拉开了神舟六号研制工作的序幕。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飞船副总师杨宏就是载人航天工程这支幕后英雄队伍中一名领军人。

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神舟六号载有两名航天员,飞行多天航天员还要进入轨道舱工作、生活。另外,神舟五号成功后,飞船系统的总指挥、总设计师都换上了年轻人,技术队伍也以年轻人为主。这虽然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增加了新的压力。带领这样一支新生的力量,要加倍付出心血。自担任神舟六号主管副总师后,杨宏就暗自下了决心:“神舟六号必须超过神舟五号,且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他不仅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

神舟五号首次载人航天成功后仅半个月,杨宏就被任命为神舟六号主管副总师。摆在他面前的神舟六号研制情况是非常困难的:两人多天的飞行是最大的考验,需要解决航天员在轨飞行生存环境的所有技术难题;航天员配置物品的增加、飞行任务变化带来的飞船资源矛盾需要解决;技术状态变化带来的设计更改,新增试验设备的技术攻关,队伍新老交替带来的经验不足等等,都是急需解决的难题。从不言败的杨宏在神舟六号面前一如既往地展示大将风范。他过五关斩六将,不断向“零故障、零缺陷、零疑点”迈进。有人说英雄的故事是一个神话,杨宏用自己的行动证明,那是用他的心血铸就的成功。

杨宏带领全部由年轻人组成的神舟六号项目组,首先从项目策划开始,制定了神舟六号研制技术流程,把千头万绪的工作梳理成一条主线、多条辅线,把神舟六号从研制到发射直至返回的全过程所有工作全部列出来,找出薄弱环节、短线项目和难点项目,一一制定了保障措施。杨宏亲自主持了神舟六号飞船的总体方案设计。为了确保质量,他明确提出了质量工作重心前移的质量方针,并带领大家到全国各地的主要协作单位进行实地考察。他到车间与技术人员面对面地交流、到档案室调阅相关资料,考核总体的技术要求是否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上,检查关键单位的生产控制是否到位,并现场办公解决问题。他尽快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对整体的情况了如指掌。

神舟六号飞船乘坐的两名航天员,要进入轨道舱生活和工作多天。航天员相关的设备要成倍增加、轨道舱科学试验设备的变化等等,均对神舟六号飞船提出了优化设计需求。为解决系统优化问题,杨宏坚持深入有效载荷研制单位和航天员系统、组织方案修改,对每一项技术指标、参数均进行详细的论证,解决了方案设计中的大量难题。新增试验设备技术新、难度大,杨宏带领有关专家深入研制一线达数十次,经过艰苦奋战,终于攻克了方案设计、试验、元器件等难关。

无论是在航天城、总装测试厂房内,还是在大型试验现场、专业实验室内,经常能看到杨宏勤奋的身影。在飞船发射场,杨宏身兼数职,不辞劳苦地主持发射场飞船系统技术工作。正是他这样的务实、稳健、细致的工作作风,影响和带动了“神舟”研制队伍,使“神舟”飞船技术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可靠性、安全性不断提高,13个分系统、643台设备、40万条语句、82个软件、10万多只元器件无一差错。杨宏的细抓严抓,带出了坚不可摧的“神六”研制队伍;杨宏的肯干实干,设计了近乎完美的载人飞船。他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兑现着“用成功报效祖国,用卓越铸就辉煌”的承诺。

保成功必须脚踏实地

飞船刚刚起步的时候,谁都没干过,谁也不会干。作为载人航天队伍的一员,面对一片空白的新型研制项目,杨宏笑称他是“摸着石头过河”。

一天,400多台设备在大厅摊开,准备用电缆连接起来。杨宏做起了“女红”一样精细的工作,要制定出八万多电缆连接点的对应表,且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错。如果正负级接反了,全部设备就可能被烧毁;如果400多台设备联调不通,就意味着飞船的设计方案不能通过。杨宏深感肩负担子的沉重。杨宏以坚强的毅力赶走了这只“拦路虎”。他遇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暂时解决不了,先搁置起来,等弄明白了再进行批处理。就这样,他们将一个个设备像搭积木一样搭了起来。此时的杨宏已是好几周没有离开试验场地了,睡觉几乎成了他唯一的享受。

为了提高飞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航天员的生命安全,任何一件产品都不能带隐患上船。“将质量控制重心前移”,这是研制人员采取的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一次,飞船的温度继电器在上海出了问题,杨宏一定要亲临排除故障的现场。厂家远在贵州遵义的一个大山里,他当晚7点多从北京乘车,下火车后又坐汽车走了170多公里的盘山路,随后又步行了17公里的山路才到了厂家。刚下车,来不及赶走旅途的疲惫,他就赶到第一现场。经查明,原来是清洗工艺不好,接触点有残留酒精。要知道这样会导致通电后打火炭化,绝缘下降。由于他的准确定位,不到24个小时便解决了问题返回北京,而在这期间他只睡了4个小时。

幕后英雄

杨宏是幸运的,他以他的智慧、勤奋与奉献赢得了诸多荣誉。但他知道,他的一切离不开载人航天这支优秀的队伍,离不开这支队伍所具有的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每当讲起自己的成绩,他总是不由自主地首先讲这个群体,因为飞船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集体劳动的结晶,他只是集体中的一员。杨宏有义务把这个群体向全国人民宣传。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后,杨宏参加了由中宣部等九个部委联合组织的“载人航天先进事迹报告团”。他随代表团到全国各地去宣传载人航天精神,宣传载人飞船队伍的先进事迹。在面对着众多镜头面前,他更多的是宣传他的这个集体和同事,很少提及他自己。杨宏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怎样让飞船更可靠、更安全;做宣传时杨宏想到的也不是自己,而是载人飞船的研制队伍。

可幕后英雄的辛酸几人能知。工作繁忙使得为人子的杨宏不能膝前尽孝,在“神舟三号”飞船的排故工作中,他甚至没赶上见母亲撒手人寰时的最后一面,他只记得临去发射场时母亲叮嘱的话。世上最爱杨宏的那个人去了,这成为他一生永远抹不去的痛。为人领导的杨宏时时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拿进工作区换工作服这件小事来说,从来不敢马虎。为人夫的杨宏,已经好几年没有休假。妻子有埋怨,可为了不影响他的工作仍在默默地帮助、支持他。妻子评价他是一个勤奋的人,一个认真的人,一个事业心特别强的人。也许他们之间缺少浪漫的事,但世上最浪漫的莫过于彼此的理解与信任。

杨宏要在生活上工作上扮演诸多角色,不可能每样都很成功,就如领导在他母亲去世时给他的评价:“自古忠孝不能两全”。神舟六号的成功,很多人会认为杨宏的头顶上又多了一道光环,其实“神舟”的每一次成功,脚踏实地的杨宏只是当作又完成了一项任务。杨宏知道,“神舟”的路还很长,成功以后的神舟六号最应做的是总结,今后怎么克服弊病,使效率更高、质量更可靠。

也许对于杨宏来说,神舟六号成功后最想做的就是好好睡上一觉。特别是5、6两个月以来,每天朝8晚8地工作,周六周日基本上就没有休息过。从不叫苦叫累的杨宏有自己的想法,笑称他的创新思维又来了。他认为,未来的飞船研制工作应缩短研制周期,让研制人员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形成正常的工作生活制度。

为了在太空中拥有中国人自己的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杨宏知道,载人航天工程的路还很长,他不得不继续迈着坚实的脚步,肩负着祖国人民的期望,带领自己的攻关团队,让祖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向着更高、更远、更强的方向翱翔。

2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

人物简介

1963年生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任 职 北京市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北京工业大学市政工程学科副主任、博士点责任教授助理

北京工业大学市政工程实验中心主任

社会兼职IWA国际水协会员、国家863评审专家、教育部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北京市教委项目评审专家、北京市人事局职称评审专家。

简 历

1986年7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系:生命科学本科毕业;1992年吉林建工学院:给排水本科结业;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工程硕士;北京工业大学:环境工程博士。

1986-2002年在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市政工程研究所工作,从事给排水应用技术研究和市政工程设计工作。2000年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市政工程研究所所长。先后参加和主持国家“八五”“九五”和省部级科技攻关课题多项,主持和参加大型市政工程设计项目26项,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和市级科技进步奖六项。

2002年调入北京工业大学任教。先后主讲本科生:水质工程学、给排水工程材料与施工;硕士研究生:生物化学、水处理生物工程技术、微生物学;博士研究生:高等微生物学、水环境恢复原理与技术课程。先后承担国家、北京市及横向研究课题16项,其中包括: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基金课题、省级重点课题、北京市重点课题、横向应用课题等。

工作研究

1986年7月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从事给排水科研及工程设计工作,1999年任研究所所长。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国家“八五”“九五”科技攻关课题研究6项,工程设计项目15项。获省、部、市级科技进步奖六项。2002年4月调入北京工业大学工作,现任学科主讲教授、学科部副主任,张杰院士助手、北京市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在“生物固锰除锰技术”和“生物除铁除锰成套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上,一直保持着领先水平。

在城市污水处理方面,经潜心试验研究,从生物学角度提出了新的污水处理重金属毒性阈值,该值在原有数值的基础上有较大的提高。从而使许多原先被学术界普遍认为的不可硝化的城市污水,在硝化方面成为可能,并且在含重金属污水(70%由工业污水组成)的试验研究和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硝化率达90% 以上。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6篇,其中Ei和SCI:7篇,2003获中国给水排水年度优秀论文一等奖。

2002年4月调入工大以来,先后主讲本科生:污水处理、给排水工程材料与施工;硕士研究生:生物化学和水处理生物工程技术课程;博士研究生:高等微生物学、水环境恢复原理与技术课程。主要研究方向:水环境恢复工程的理论、技术与应用。

3 东北师范大学副教授

简介

女,1966年4月生,1988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政治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工作研究

主要从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社会保障问题方向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研究”、“经济全球化与航海教育体制改革”等项目。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17篇。培养研究生1名。

4 深圳市统计信息局高级工程师

简介

1959年6月生,山东苍山人,深圳市统计信息局高级工程师。曾先后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和工学硕士学位。1987年在交通部长航局计算中心被评聘为工程师;1991年4月由华中理工大学管理工程专业(中国——加拿大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毕业留校在管理工程系任教,任讲师;并于1994年5月在湖北大学经济管理系任教,任副教授、系副主任;现在深圳市统计信息局工作,任高级工程师,兼任深圳市统计学会副秘书长。被当代改革理论研究中心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聘为特邀研究员。

公开文章

他先后参加或主持“七五”国家重点科学技术攻关课题二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一项、省、部级研究课题四项、校级研究课题五项,公开发表的文章主要有:《论知识产权制度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刊于《高科技与产业化》、《日本技术创新模式的改变》刊于《中外科技政策与管理》、《论发明创新中知识产权奖励机制》刊于《电子知识产权》、《澳门的政府统计运作》刊于《中国统计》、《深圳市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与实施》刊于《计算机系统应用》、《论发明与创新的奖励机制》刊于《中国科技论坛》等40余篇,其中有多篇论文获奖,如《商标的经济价值及其与企业的经营》刊于《管理现代化》并被评为中国改革优秀理论成果;《从统计分析我国专利制度的建立对技术引进的作用》获中国统计学会、全国统计科学奖励委员会举办的“首届全国统计论文、统计分析、调查报告评选”三等奖;《高等学校专利工作情况的统计分析》获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

96全国征文二等奖;《深圳统计信息年鉴——1998年》任责任编辑,获国家统计局年鉴评比特等奖。他的主要研究方向: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管理信息系统。

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

简介

男,汉族,1964年11月生,博士,教授。1986年7月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学院俄语专业,获学士学位,同年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原西北农业大学)任教至今。1997年12月获硕士学位,2000年12月晋升副教授,2002年6月获博士学位,2003年1月起任外语系副主任,2004年3月获硕士生导师资格,2006年12月晋升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文学、跨文化交际。主持科研课题2项;主编出版了《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发表了Способы сравнения,используемые

в газетно-публицистическом стиле речи、《从存在主义女权理论看安娜悲剧的再审视》等论文。

6 秦皇岛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简介

杨宏,女,回族,1953年11月生,山东莘县人,197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12月参加工作,河北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班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研究生文化。

现任秦皇岛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履历

1970.12——1976.09,部队服役战士、班长

1976.09——1979.12,河北大学化学系分析专业学习

1979.12——1982.07,解放军114师政治部宣传科副连职干事

1982.07——1983.12,定县民委干事

1983.12——1986.03,定县政府副县长

1986.03——1992.07,定州市政府副市长

1992.07——1992.12,保定地区文化局党组书记

1992.12——1994.12,保定地区计生委主任、党组书记

1994.12——1998.01,保定市计生委主任、党组书记

1998.01——2001.07,容城县委书记(其间:1999.03—2001.07河北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班经济管理专业学习)

2001.07——2006.07,秦皇岛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2006.07——2009.05,秦皇岛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2009.05——2011.08,秦皇岛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委党校校长

2011.08——2011.09,秦皇岛市委常委,市政协党组书记、市委党校校长

2011.09——2011.10,秦皇岛市政协党组书记,市委党校校长

2011.10——2012.02,秦皇岛市政协党组书记

2012.02——,秦皇岛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7 吉利大学教授

简介

信息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职务

在高等院校一直从事计算机、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与教学管理工作,曾作为沈阳铁路局教育专家多次参加其所属学校的专业评估、教学质量检查、优质课评比、统考等教学指导工作。曾任沈阳铁路局高评委进行高级职称评审工作,作为铁道学会委员经常参加铁路系统论文评选和科研活动。多次评为铁路局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荣获铁道部优秀教师、荣获铁道部教育奖章等各种荣誉。

8 浙江富阳经济开发区党委副书记

简介

中共场口镇党委书记、中共浙江富阳经济开发区党委副书记、富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1968年12月17日出生,浙江富阳人,在职大学文化,中共党员,1989年12月参加工作。1989年7月入党。

1989年12月至1998年5月,在富阳市民政局工作,历任救保办兼农村养老办副主任、主任。1998年6月至2001年8月,在窈口乡工作,历任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党委副书记。2001年9月至2003年4月,任中共常安镇党委副书记。2003年5月至2007年6月,任中共常安镇党委书记、镇人大主席团主席。2007年7月至今 ,任中共场口镇党委书记、中共浙江富阳经济开发区党委副书记、富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9 航空母舰舰长班成员

简介

1987年7月被选送到广州舰艇学院飞行员舰长班学习,1991年7月毕业,获得舰艇指挥专业本科学历和工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至南海舰队驱逐舰第二支队,后考取研究生。任驱2支某舰舰长。

10 解放军艺术学院戏剧系讲师

男,汉族,现役军人。解放军艺术学院戏剧系讲师。2002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教育系。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安徽安庆市

职业:表演教师

毕业院校:中国戏曲学院

主要成就:全国曹禺戏剧二等奖

代表作品:全国戏剧文化奖·论文

工作单位:解放军艺术学院

学历:研究生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人物概述

杨宏,男,汉族,安徽安庆人,解放军艺术学院戏剧系讲师。解放军文职干部,艺术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2008级教育系。

专业介绍

戏剧表导演及教学、戏曲表演及教学、戏剧形体教学。

荣誉奖项

1996年获得安徽省表演一等奖。

2001年获得全国曹禺戏剧表演二等奖。

2011年荣获首届全国戏剧文化奖·论文一等奖。

学员评价:博学多才,善于挖掘和培养学员潜力,并能很好的结合学员特点创作,拥有极好的口碑。

11 贵州省扶贫开发办公室总经济师、党组成员

杨宏,男,1963年5月生,仡佬族,省委党校在职大学学历,曾任贵州省审计厅行政事业审计处处长。2011年8月任贵州省扶贫开发办公室总经济师、党组成员。

12 朝阳师专音乐系

杨宏,1980年1月出生,2002年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2003年到朝阳师专音乐系工作,担任古筝、钢琴、综合音乐课的教学。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会员、辽宁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朝阳民族管弦乐学会副秘书长。

杨宏六岁开始跟启蒙老师李连生习筝,大学时师从杨娜妮教授,得到过曹正、周望、王中山等老师的细心指导。曾是96’全国古筝传统乐曲邀请赛银奖的获得者 。她多次举行个人专场古筝独奏音乐会和经常参加各种重要比赛活动及电视表演。

2003年秋,杨宏在校、系领导的支持下在学校首次开设了“古筝专业课”。致力于培养古筝教育的普及师资人才,计划培养古筝师资人才服务于全国各地。

主要工作成果

论文 (国家级刊物)

《古筝演奏中的音色问题》 2008. 4 刊物-<人才与科技>

《论民族器乐中情感因素的培养》 2009. 5 刊物-<中国学术研究>

荣誉

“优秀指导教师“ 2003.9 朝阳市第四届少儿明日之星电视大赛

“艺苑园丁” 2003. 12 朝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全国优秀辅导教师” 2004—2010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

“全国优秀指导教师” 2009.12 第六届中国德艺双馨展示活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6:5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