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杨古里
释义

杨古里姓舒穆禄氏,祖籍吉林的珲春,生于明隆庆五年(1571年)。他的父亲叫郎柱,是女真库尔喀部的酋长。万历十一年,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统一建州女真之际,郎柱与努尔哈赤时通往来,因感谢努尔哈赤的恩德便把年少的杨古里送至建州服侍努尔哈赤。为清初第一位异姓王。一生都在征战中度过,可谓功勋卓著

为父报仇初露锋芒

那时候,杨古里才十岁出头,按当今的标准还算个儿童。从此,他离开了自己的部落。那时候,女真各部之间互相残杀的混战十分普遍,每个人都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杨古里万万没有想到,到建州之时也是和父亲永诀之时。在送儿子走后,郎柱这个小小的酋长便在一次混战中身亡。

不久,那个杀死郎柱的凶手也归顺了努尔哈赤。杨古里听说后,操起马刀便要和仇人拼命去。郎柱的妻子紧紧拽着他的衣襟,苦苦劝道:“如今我们已经归顺了努尔哈赤,不能擅自行动,一切还须禀明人家再作打算。 ”杨古里咬咬牙,恨声道:“郎柱的儿子绝不怕死! ”

史书上有所记载,说少年杨古里不仅杀死了自己的仇人,还“割耳鼻生啖之”。年仅十四岁的杨古里已经这么生猛了。这次的擅自行动不仅没有激怒努尔哈赤,反而让他对这个平时有点默默无闻的少年刮目相看,努尔哈赤连连夸奖杨古里不是寻常人。末了,还“妻以女”。于是,杨古里成了额驸。

杨古里-活捉贝勒勇立战功

万历二十七年,叶赫部的贝勒率兵攻打哈达部,哈达贝勒孟格布禄被打得团团转,哈达部上空布满了愁云惨雾。孟格布禄实在没法子,就把自己的三个儿子送到了建州做人质,希望努尔哈赤借点兵给他。努尔哈赤一听,别提多高兴了,这正是他进军的好时机啊。于是派遣了两员大将费英东、噶盖统兵两千去助战。

叶赫部得知消息后非常惊慌,于是连忙派人告诉孟格布禄:你要是能撤回你的三个儿子,我就把东哥嫁给你。孟格布禄色迷心窍,早就垂涎美丽的东哥了。于是,他竟然向努尔哈赤宣战。当时17岁的东哥也就被许配给了孟格布禄。

努尔哈赤得知消息后那叫一个震怒,当即决定亲自率兵讨伐哈达部,杨古里就在这次的讨伐队伍中。这场战争异常惨烈,杨古里身先士卒,率领兵士攻打哈达城。到了第七天,哈达城的城门终于被攻破。杨古里一扬马鞭,率先奔入城内,他要和孟格布禄一决高下。

当时,孟格布禄知道大势已去,正准备逃走。杨古里找到他的所在,箭矢砰砰射落在孟格布禄周围,吓得这个反复无常的贝勒肝胆皆颤。为了保命,孟格布禄只好捡起兵器和杨古里交战。他是一个部落的贝勒,本事自是不小。杨古里毫不惧怕,和孟格布禄直杀得天昏地暗。百多回合之后,孟格布禄失手被擒。其他哈达部战士一瞧,主将都被擒了,纷纷弃甲投降。杨古里将孟格布禄别在战马上,轻拍马头,那马撒开双腿直奔徐徐进城的努尔哈赤。

这次,杨古里又立了大功。

立马横刀一生征战

这杨古里是个彪悍的人,他的人生中,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战场上度过的。

万历三十五年,珲春斐悠城酋长向努尔哈赤表示愿意归附,努尔哈赤派长子褚英等人前往迎接,杨古里身担保护褚英的大任,率兵三百护送。当他们到了乌碣岩时,突然遇到了乌喇部的拦截。那乌喇部声势浩荡,足足有万余人。

说实话,三百人见到一万多人的阵势,害怕是理所当然的,这无异于拿鸡蛋去砸石头。杨古里的士兵很恐惧,一个个畏缩不前。杨古里想,这不行啊,得给大家来点儿料。于是他骑在马上,拿出曹操横槊的气势,大声对大伙说:“你们平日在家总说,与其病死在家里,不如在战场上马革裹尸,死在战场可报效国家,名流千古。现在,是我们履行誓言的时候了,我们怎能畏惧!怎能退却!”说完,杨古里手持长矛驱马率先冲击敌军,大家一个个看得热血沸腾,鼓起勇气与敌人周旋,神奇的是,竟然打得敌人大败而逃。

天命六年攻打沈阳,沈阳城的城壕挖得又深又宽,可谓是九死一生的攻城战。杨古里的士兵们吓破了胆儿,不敢前进。杨古里很生气,拔出腰刀命令本族士兵先攻城,做个表率。有一个小士兵吓得腿直打哆嗦,迟迟不敢冲上去,杨古里挥刀砍死了这个士兵,以明军法。众人都害怕了,反正向前是死,向后还是死,不如死得轰轰烈烈一些。于是一个个奋勇争先,不久,沈阳城被杨古里拿下了。

杨古里似乎是打仗上了瘾,浑身遍布伤痕却始终不改上战场的决心。努尔哈赤看见杨古里浑身没一块完好的皮肤,不是箭伤就是刀伤,很心疼这员大将,于是命令他休息,不必再出征了,并授予他一等总兵官,统领左翼八旗,其地位在众官之上、八旗诸王之下。

可这老杨一股子怪脾气,偏偏不肯听话,他依然手不离刃,身不下鞍。击颅饮酒、立马横刀是他一生的追求。

马革裹尸终享尊荣

崇德元年十二月,皇太极出征,杨古里请求跟随。二年正月,清军驻扎在汉江江岸,和对方军队开战。丁未这天,皇太极命令弟弟多铎和杨古里出战。这会儿正下着雪,天色非常阴暗,对方士兵在山下列阵。当时多铎吹响号角,召唤杨古里登山督战,杨古里在行军途中,被一个对方士兵用鸟枪打中了,可怜这一代名将就此死在异乡,实现了他马革裹尸的愿望。这一年,杨古里六十六岁。

清军知道消息后,将士们很悲痛。杨古里的尸体还在外头,得尽快攻破敌营把他的尸首抢回来。第二天,多铎率兵逼近敌营,结果敌军士兵早就逃得干干净净,多铎命人将杨古里的尸身细心运回清军军营。

皇太极听说杨古里战死,亲自去哭奠他,并赐给他御用衣冠一套入葬,命令把杨古里葬在太祖旁陪葬,并且命令杨古里自家八牛录每牛录出一户前去守墓。追封他为武勋王,使之成为清初第一位异姓王。崇德二年十一月,太宗钦赐墓碑,用以彰显他一生的功绩。

所以,杨古里就暂时先陪伴着努尔哈赤。

崇德八年,皇太极驾崩,不久,皇太极被葬在昭陵。顺治帝即位后,回想起老臣杨古里和皇太极的关系很好,又是一位勇悍绝伦的大将,于是把杨古里的墓迁葬在昭陵东边,成了昭陵的陪葬墓。

康熙皇帝东巡祭祖,几次亲至杨古里墓奠扫并为他立碑。这碑文目前有记载:“当我列祖之龙兴也,一时人材蔚起,猛士如云,战将如雨,以勇艺称,以功名显著,不可胜数。而功冠诸臣,为一代元勋,则开国佐运武勋王杨古里尤为杰出焉……”杨古里能得到这么高的评价,实在和他勇悍的性格有关。

杨古里墓一直有人守护。同治年间的守坟人还有孙六、吴大小、赵亮、马二、中身保、陈吉、赵祥几人呢。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7:4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