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炳儒 |
释义 | 1943年3月出生,1964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应用数学专业,北京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A类一级)、博士生导师、知识工程研究所所长(历任计算机系副主任,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国际注册科技专家。兼任国际一般系统学会中国模糊信息与模糊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离散数学专委会主任与知识工程委员会副主任等。曾十余次出国出境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讲学与合作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是:知识发现与智能系统;柔性建模与集成技术。 主要贡献主要贡献是:在知识发现领域当前国际进展中的两个重大问题(难题)上有所突破。具体而论: 基于内在认知机理的知识发现理论(1)在国际上开创了从内在认知机理出发研究知识发现的新路径。其核心思想是把知识发现过程(系统)视为认知过程(系统),用系统论与认知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来研究复杂的知识发现过程。 (2)首次发现了知识发现系统内在认知机理涵盖的三个机制(原理):双库协同机制、双基融合机制、信息扩张机制,分别相应地给出其核心定理及其实现技术。 (3)首次独立提出基于知识库的知识发现(KDK):这是至今在国内外尚待开拓的领域。 (4)由(1)--(3)直接诱导出7个新过程模型构造方法;派生出10种新技术方法;引发出4类新型实用智能系统构造方法。由连续5次查新、6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已授权)和多种评价等,证实其原创性、先进性与新颖性。 (5)综合集成上述成果,于2002年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逐步完善与拓展了原创性理论----基于内在认知机理的知识发现理论KDTICM。 基于知识库的知识发现(6)研发出基于知识库的知识发现——教育部组织的重点科技项目鉴定意见为“该项成果是集理论、软件(功能)与应用于一体的创新性研究;系统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与国内外现有的知识发现软件产品相比具有全新的四个特征和优势。 应用创新(7)应用创新:利用七年时间,已经在铝电解生产、农业、现代远程教育网、气象、国际商务、蛋白质3维结构预测等领域应用推广。特别是在国际上极少见到利用知识发现技术取得“硬效益”的情况下,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8)国内外对上述成果的典型评价:分别于2002年6月和2006年6月获得以“国际科学学会”的名义颁发的“成就奖”与“杰出成就奖”。杨炳儒教授在中国大陆是唯一获奖者;“这些声望很高的荣誉只奖励给那些在其研究领域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并有可能对其研究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学者。” 教学方面(9)在教学方面---讲授12门课程,全部脱书脱稿,多次观摩教学,力求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长期博得听课师生的一致赞誉;提出“知识逻辑结构核心论教学观”、“知识逻辑结构与思维导图融合教学法”;发表教学改革的论文;承担教改项目;独编与主编多部教材;曾在中央电视台与天津电视台讲授价值工程,获奖与好评。先后培养与指导青年教师1名、博士后1名、博士生52 名、硕士生 56名、外国留学生6名。 科研方面(10)在科研方面----通过国家与省部级正式鉴定或验收的科研课题共25项,在研课题5项(均为课题负责人);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20篇;出版著作14部(独专著7部,其一为英文在美国出版;合编著7部);获国际奖励2项、位于第一名的学会奖与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共18项;以唯一发明人获4项国家发明专利证书(另受理3项)、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和1项软件产品证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