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雁肉 |
释义 | 来源为鸭科动物白额雁等的肉。 动物形态白额雁雄鸟体长约70厘米,雌鸟较小。 嘴扁平,被有软皮,肉或玫瑰色,尖端具角质嘴甲,灰色或白色。 虹膜棕色,嘴和前额皆有白色横纹。 头、颈和背部羽毛棕黑,羽缘灰白色。 尾羽亦棕黑色,羽缘白色。胸、腹部棕灰色,布有不规则黑斑。 幼鸟无此黑斑,嘴基亦无白纹。 腿和脚橙黄色,有4趾,前3趾间具蹼,后1趾小而不着地,蹼淡黄色;爪短而钝,白色或灰色。 栖息沼泽地区 ,迁徙时,常集成大群,飞行有序。 主食植物间食昆虫和蠕虫,在西伯利亚北部繁殖,迁至长江下游一带越冬。 本动物的脂肪(雁肪)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注意除上述品种外,常见的尚有鸿雁、豆雁等。 性味及营养作用甘,平。 ①《千金·食治》:味甘,平,无毒。 ②《日华子本草》:凉,无毒。 ③《医林纂要》:甘微辛,温。 归经《本草求原》:入肺,兼入肝、肾。 功用主治-雁肉的功效祛风,壮筋骨。 治顽麻风痹。 ①《千金·食治》:长发鬓须眉,益气,耐暑。 ②《日华子本草》:治风麻痹。 助气,壮筋骨。 ③《纲目》:和脏腑。 ④《医林纂要》:益阳气,暖水脏。 余功同家鹅。 ⑤《本草求原》:治拘挛、偏枯。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