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厌次
释义

基本信息

即今山东省惠民县。

历史演变

西周至春秋战国为齐国地。秦置厌次县,县治在今桑落墅北。

西汉改为富平县,王莽新政时称乐安亭,东汉复为厌次县。

北魏时县治迁马岭城(今何坊二郎堂村北)。

北齐并入阳信县。

隋复置厌次,县治迁至今辛店先棣州村一带。先后曾隶属棣州、沧州、渤海郡。

621年(唐武德四年)复属棣州。

625年(唐武德11年)属沧州。

643年(唐贞观十七年)再属棣州,州治驻厌次,

742年(唐天宝元年)改棣州为乐安郡。

758年(唐乾元元年)改乐安郡为棣州,厌次皆为附廓。

907年(后梁开平元年)县治随州治迁于厌次东南(今清河镇古城马村一带)。

1015年(宋大中祥符八年)厌次县治迁至阳信县界乔子镇之八方寺(今惠民县城址)。

1368年(明洪武元年)废厌次县,域地入棣州。

1403年(明永乐元年)改棣州为乐安州。

1426年(明宣德元年)改为武定州。

1734年(清雍正十二年)升州为府。

1913年废武定府,惠民县改属山东省岱北道。

1914年改属济南道。

1925年置武定道,道治设于惠民县城。

1928年废武定道,惠民县直属山东省。

1936年,于惠民县城置山东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2年9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鲁边区抗日武装在商河、惠民两县边界地区建立商惠县抗日民主政府。1944年10月,渤海区建立惠民、济阳、商河三边县。

1945年,分别建立惠民市和惠民县,仍属渤海行政区。

1948年4月,撤销惠民市并入惠民县。

1950年改属惠民专区。

1958年11月,惠民县与滨县合并称惠民县,属淄博专区。

1961年4月,惠民县、滨县分治。

1978年7月属惠民地区。

1992年惠民地区改名滨州地区,惠民县随属。

2001年滨州地区撤地设市,原滨州地区改名滨州市,惠民县属之。

现状

2000年,惠民县辖12个镇,9个乡,1282个行政村(居委会),1303个自然村。人口为61.8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64万人。有汉、回、满、佤、拉祜、白、傣、蒙古、水族9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300多人。县城城区面积13.3平方公里,6万多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9:4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