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燕然勒功 |
释义 | 词语、拼音yān rán lè gōng 燕然勒功 释义又称为“燕然勒石”,古词有云“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意即未平定边疆的战乱,“燕然”,山名,即今蒙古杭爱山。勒: 雕刻。勒功: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即刻石记功。 永元元年(公元89)六月,窦宪被任命为车骑将军,与副将征西将军耿秉率八千汉家骑兵、归附汉廷的八千羌胡骑兵出征。再加上南匈奴的二万骑兵,三路分袭,当年围歼北匈奴主力于稽落山(今蒙古境内)。次年,窦宪又率军夺取伊吾城(今新疆哈密以西),北匈奴至此崩溃,单于远逃,汉军直追击至私渠比鞮海(乌布苏诺尔湖),此役共斩杀名王以下匈奴军一万三千多人,获牲畜百余万头,周围部落归降汉室共八十一部计二十余万人。此时汉军已然出塞三千余里,国土更广,遂命班固作颂,刻铭燕然山(蒙古杭爱山),纪汉威德,是为燕然勒功。 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东汉有位将军追击北匈奴直到燕然山,勒石记功. 现指功业未成 燕然勒功;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勒功,刻石记功。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比喻功劳大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