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阎鸣泰 |
释义 | 阎鸣泰, 直隶保定(今河北保定)人。万历中进士。除户部主事,屡迁辽东参政,拾遗被劾罢归。久之,起佥事,分巡辽海。开原既失,经略熊廷弼遣抚沈阳,半道恸哭而返。寻托疾谢归。天启二年,起故官,监军山海关。旋进副使,受知孙承宗,屡疏推荐,而鸣泰实无才略,工谄佞,以虚词罔上而已。其年八月,廷推鸣泰辽东经略,会承宗自请督师,乃擢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自王化贞弃地后,巡抚罢不设。至是承宗以重臣当关,事权独操,鸣泰不能有所为。明年五月复移疾去,家居三年。魏忠贤窃柄,鸣泰潜结之,用御史智铤荐,召为兵部右侍郎。 六年正月,宁远告警,畿辅震惊。内阁顾秉谦等以顺天巡抚吴中伟非御侮才,荐鸣泰代之。未几,代王之臣总督蓟、辽、保定军务。宁远叙功,进本部尚书。以缮修山海关城,进太子太傅。寻召还,协理戎政。叙锦州功,加少保。三殿成,加少师兼太子太师。熹宗崩,代崔呈秀为兵部尚书。鸣泰由忠贤再起,专事谄谀。每陈边事,必颂功德,于蓟、辽建生祠,多至七所。其颂忠贤,有“民心依归,即天心向顺”语,闻者咋舌。崇祯初,为言者劾罢。后丽逆案,遣戍死。 还有作为阎鸣泰同僚的袁崇焕也是较早为魏忠贤建生祠的官员,他颂称魏忠贤“从古内臣谁有出其右者,通侯之世赏宜也!”只是崇祯即位之初,错误地将边事委之于袁崇焕,未予深究而已。大学士韩爌等本云:“史永安、张凤翼、袁崇焕……。以上六人,亦俱建祠,但与诸奸宜减等论。”后来编造“反间计”的清修《明史》竟替袁崇焕辩曰:“中外方争颂忠贤,崇焕不得已,亦请建祠”。据此史家能否笑曰:“古今太监多犯科,忠贤不得已,亦为作恶”之语,亦或孙承宗等及众东林英烈怎么就没有“不得已,亦请建祠”呢?甚或从恶之众阉逆能否尽为辩白曰“不得已,亦请建祠”呢?清方官修《明史》能出此低俗之计,力图把一个因议和无能误国乱军的袁崇焕打造成一个千古完人而诋毁前朝,其毁誉明朝之目的亦昭然其若揭矣!即今思之,袁崇焕建祠事小,曲笔篡改史实事大,自清《明史》成,中华史迁之笔再无存矣。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