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岩屋小学
释义

岩屋小学的前身,据前《志》所载:民国十七(1928)年就有“岩屋冲私塾”。1929秋,红军的童子团学校设立在岩屋冲。约40余人,分两处学习,一处在岩屋里,另一处在马鞍山高瑞阶家。岩屋里的教师是部队派的,高家是聘请当地的赵千斋先生。第二年,这两处学生随营迁往石望坪继续学习。以后是, 民国二十五年四月设立的县立二区中营联小,校址最初在岩屋冲的夏家台,虽先后易地层岩坪、李家湾,但都没有脱出岩屋冲这个范围,到1941年(民国二十九年)学校才并到中营坪的竹竿坪。教员夏焕卿一直在该校任教。

1952年起,政府派员到岩屋冲办学,即称岩屋小学,学校先设在层岩坪,驻足3年。先后教员是郭克柱、钟高协、张文纲。56年春学校迁大兴河的大岩湾,张文纲老师随往。年余后,又迁岩屋冲的马鞍山。这都是借民房办学,只一学期,学校迁岩屋冲的书坑堡,此时的教师是王昌武,书坑堡算是有了学屋。从1958年起,国家多次扶持。首先是汤家铺建修木屋一栋,间数不少,就是未能装紧。学校从此逐渐扩大,教师不断增多,逐步成为完小规模。

文革后期,由国家拨款在岩屋冲的阳坡修建了一栋拥有教室五间,教师宿舍八间的综合用房。学校搬进新房后,增设了附设初中班。但十年不满,因后山陡峭,巨石松动自山腰滚下,击通一间教室后壁,巨石进屋,幸无师生伤亡,但不敢再住。于是,又到对面的阴湾重建校园(即现在校址),1980年春,搬进新校。

到1988年,恩施州开发办拨款4万元、鹤峰县民委拨款3万元,合作扶持高寒地区办学,为学校修建一栋建筑面积522平方米的教学综合楼;1997年“贫九工程”启动,鹤峰县教委拨款6万元,钟祥县教委扶持5万元,为学校修起一栋拥有教室9间,建筑面积645平方米的教学用房;2005年“危改工程”获准,县教育局拨款8.8万元,将原教学综合楼整建一新。

学校现有校园面积5593平方米,建筑面积1167平方米,有较合格的运动场地,体育设备较全,有按三类配备的实验仪器,图书室存图书3100册,勤工俭学基地1.5亩,学校固定资产27万多元。

岩屋小学地处县城的东部边缘,海拔1560余米。西面与宣恩交界,北面和恩施接壤。该校所服务的范围 为岩屋冲村,大兴河村,青岩河村。共十三个组。截至2005年秋,在校学生161人(其中寄读生107人,占总数的66%)七个教学班(含一个学前班)。教师7人(学历合格率100%),其中有共产党员2人。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走进学校,环境清爽,秩序井然。

本届校长汤全如治校六年来,带领师生沿着勤奋、务实的道路前进,使校园风貌不断改善。并决心不负党和人民的厚望,与时俱进,正朝着“人民满意学校”的目标奋斗。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9:3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