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岩观音草 |
释义 | 岩观音草,为爵床科、观音草属,生于中海拔阴湿的崖壁上。 中文学名:岩观音草 拉丁学名:Peristrophe montana Nees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亚纲:菊亚纲 目:唇形目 科:爵床科 亚科:爵床亚科 族:爵床族 属:观音草属 种:岩观音草 分布区域:海南 形态特征直立,无毛草本,高约1米。 叶狭长圆形或披针形,稀近卵形,顶端长渐尖,基部急尖,稀渐尖,全缘,长4-9 (-20)厘米,宽3-5厘米,薄纸质或近膜质,上面常有光泽,钟乳体纤细,不明显;侧脉每边6-8条,两面稍凸;叶柄长1.5-4.5厘米。 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总花梗长1.5-1.7厘米;总苞片变异大,自阔卵形至线状披针形,长1-1.8厘米,宽2-10毫米,顶端钝,常具小凸尖,基部圆形或近截平,具羽状脉;小苞片长3-4毫米;花萼长约5毫米,裂片长约4毫米;花冠红色或粉红色,无毛,长4.5-6厘米,上唇椭圆形,顶端微缺,下唇长圆形,浅3裂;花丝带状。 蒴果长约2厘米,无毛,有光泽;种子近圆形,直径约3毫米。花期9-10月。 地理分布中国海南、印度南部和斯里兰卡常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