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岩败酱 |
释义 | 中文学名:岩败酱 拉丁学名:Patriniarupestrissubsp.rupestrisJuss. 界:植物界 科:败酱科 种:岩败酱 分布区域:东北、华北、西北及四川、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 简介岩败酱(Patrinia rupestris) 【采集】夏、秋采收,晒干。 【化学成分】全草和根含挥发油。 同属植物Patriniaintermedia的根含皂甙约13,水解产生齐墩果酸、葡萄糖、木糖,另含生物碱约0.4。 种子也含生物碱。 【性味】苦,寒。 【功用主治-岩败酱的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排脓。 治肠炎,痢疾,阑尾炎,肝炎。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5钱。 【选方】①治黄疸:岩败酱、茵陈各五钱。 水煎服。 ②治慢性阑尾炎:蒲公英二两,甘草二钱,岩败酱一两,青木香五钱。 水煎服。 (性味以下出《内蒙古中草药》) 性状描述株高30-60厘米。根状茎稍斜升,先端不分枝。茎1或数枝丛生,稍带紫色,密被短毛,通常下部稍弯曲。基生叶丛生,花期枯落,具叶柄;茎生叶对生,叶柄短;叶片轮廓狭长圆形,长3-7厘米,3-6对羽状深裂或全裂,裂片披针形或狭椭圆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全缘或齿状浅裂,两面无毛或被短硬毛;叶脉在表面凹下,背面凸起;上部叶小渐无柄。聚伞花序3-7在枝端排成伞房状,花枝及花梗均被粗白毛和腺毛;花较小,直径4-5毫米;小苞片线形,对生;花萼小;花冠黄色,漏斗状,一侧有偏突,檐部5裂片椭圆形;雄蕊4,稍长于花冠;子房下位,圆柱状,基部有小苞片。果实倒卵状圆柱形,背部贴生有膜质苞片;苞片近椭圆形,直径达7毫米。花期7-9月,果期8-10月。 产地分布秦岭南北坡均产,北坡见于陕西华阴、长安、户县、太白山及甘肃天水,南坡仅见于甘肃文县等地。生于海拔(200-)400-180(-2500)米的小丘顶部、石质山坡岩缝、草地、草甸草原、山坡桦树林缘及杨树林下。俄罗斯也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