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盐铁使
释义

盐铁使,中国唐代后期主管盐、铁、茶专卖及征税的使职,至后唐明宗长兴元年,盐铁使与度支﹑户部二使合为三司使。

简介

官名。中国唐代后期主管盐、铁、茶专卖及征税的使职。盐指食盐的生产及专卖;铁泛指矿冶(包括银、铜、铁、锡等)的征税。盐铁使后与转运使合为一职,称盐铁转运使。

背景

唐初不重盐利﹐玄宗开元元年(713)﹐姜师度始奏请于安邑(今山西运城)盐池置盐屯﹐大获其利。同年﹐左拾遗刘彤上表请收山泽之利﹐玄宗遂令姜师度﹑强循等俱摄御史中丞出使﹐检查全国盐铁之课。当时设置盐屯﹐仿照屯田制度﹐征发人民充当屯丁﹐或出租给有力之家经营﹐按定额征税。盐屯由地方官管理。安史之乱起﹐军用浩繁﹐肃宗干元元年(758)﹐第五琦以度支郎中兼御史中丞为诸道盐铁使﹐这是盐铁置使之始。第五琦立盐铁法﹐于产盐处招民为亭户﹐专业煮盐﹐盐以每斗十钱之价﹐尽数交纳给官府。由官府加价至一百一十钱出售﹐各地置监院管理﹐严禁私人盗煮及贩卖。从此﹐征税变为专卖﹐政府收入大增﹐上元元年(760)﹐刘晏继为盐铁使﹐又改进专卖制度。按新办法﹐官府将贱值收购亭户的盐高价卖给盐商﹐随其所至贩卖﹐禁过境州县征税以保证官盐畅销。江南﹑岭外诸州距产地遥远﹐盐商少到﹐则于其地置常平盐仓﹐商人不至而盐贵时﹐平价售与平民。江淮要冲及产地置四场﹑十监以储盐﹑售盐﹐又置十三巡院以主持盐务﹐查禁私盐。在他初任盐铁使时﹐盐利只有四十余万缗﹐到建中元年(780)他离职时﹐盐利增加到六百余万缗﹐约占政府全部财政收入的半数。从此﹐盐利为唐朝除两税外的最大收入。宝应元年(762)﹐刘晏为盐铁使时又兼任转运使﹐以盐利为漕运经费﹐使二者密切结合。自刘晏以后﹐二使常由一人兼任﹐于是盐铁使与转运使变为一职。

历史资料

矿冶在唐初由少府管理﹐铜﹑铁任人开采﹐但须向官府纳税。开元十五年﹐初征银锡税。德宗时﹐户部侍郎韩回建议山泽之利宜归王者﹐自此﹐矿冶征税权收归中央﹐由盐铁使专掌。文宗开成元年(836)﹐一度划归州县征收。宣宗时﹐复归盐铁使。唐代矿冶税收不多﹐每年全国不过七万缗﹐不敌一县之茶税。由于盐铁使主管矿冶﹐故有时也兼管铸钱﹐或兼领铸钱使。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始征茶税。贞元九年(793)盐铁使张滂奏立税茶法﹐在各地茶山及其附近的要道路口征税﹐按时价抽十分之一﹐每年得钱四十万缗。穆宗时﹐王播为盐铁使﹐奏请增茶税百分之五十。文宗大和九年(835)﹐宰相王涯自兼盐铁使﹐行榷茶法﹐令茶农移茶树于官场中栽植﹐采摘茶叶后即在官场中制茶﹐旧有积贮﹐一律焚除。王涯置榷茶使﹐由自己兼领。此法招致人民极大怨愤。令狐楚继为榷茶使后﹐乃奏罢榷茶﹐仍由盐铁使主管﹐实行产地收税办法﹐由政府所承认的茶商转运贩卖而禁止私人贩运。

盐铁使为财经要职﹐常以重臣领使﹐或由宰相兼任。后来﹐盐铁使与转运使合为一职﹐其下属机构亦皆合并。唐代后期﹐盐铁使与度支﹑户部二使合称三司﹐至后唐明宗长兴元年(930)﹐遂合并为一职﹐称三司使。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9:4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