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烟棚村 |
释义 | 简介烟棚村地处四川省会东县大崇乡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光热资源丰富,农民科技意识强,对新生事物接受快,生产发展,生活宽裕。2005年该村一社70户,314人蔬菜收入404610元;蚕桑收入179310元;畜牧业收入372150元;甘蔗收入13000元;香蕉收入140728元;粮食收入96800元;产品远销攀枝花、昆明、成都、哈尔滨等地共计收入1406798元,仅此五项实现户平均收入20100元,人均收入4480元;尚有40余人外出打工,农闲时从事其它经营,务工收入每年达50万元,人均收入达6500余元。 新农村建设富裕起来的农民对改变家乡面貌的要求十分强烈。2005年县委、县政府把烟棚村列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以来,大崇乡党委、政府因势利导,引导不强求,帮助不包办,针对农民急需的问题,以“一池三改”硬化院坝,室内室外白粉墙,调梁垛脊,入户硬化路,主干路上的三面光浆沟、沙石路面建设为切入点,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把发展生态经济落实到发展绿色农业,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上来。 目前,全社新建沼气池70个,加上原有的沼气池,户平均建沼气池达1.2个。形成桑园、蔬菜园、香蕉林,甘蔗林、芒果林五位一体的产业支撑;农作物生物质能还用以养殖牲畜,形成粪便熟化产气。然后还田循环利用,通过“绿色转换”,“能源再生利用”,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在建设中,烟棚村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方便生产,方便生活为出发点,依山傍水,依山就势地改造农居,既避免了住宅本身的雷同,又保持了农居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实现了村容整洁。 金沙江干热河谷丰富的光热资源给烟棚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无尽的潜能。发展早市蔬菜时,在增加科技含量的基础上突出“绿色”品牌,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增强竞争力;在销售环节上,加大对外收购商的协调和联系,以“万茂蔬菜协会”为平台通过网上信息,全面分析,掌握市场行情,尽可能让种菜农民卖到好价钱。 发展蚕桑生产时,一些村民采用6尺×2尺×1.5尺的杂交方法,宽行中仍然可以栽菜,使农民在同样的土地上实现收益的最大化,同时抓好蚕种的推广应用,提高蚕农的养蚕效益。发展甘蔗生产时,主要作好良种的推广,大力发展高产、高糖的早熟品种,走产业“优、精、特”发展的路子,实现恢复性生产。 发展畜牧业生产时,全力进行种畜改良,加大生猪的饲养比重,强化免疫,提高畜牧的出栏率,确保群众增产增收。 烟棚村还注重发展特色水果,主要是搞好香蕉和芒果的种植,在科学技术的推广、品种的更新和病虫害防治上狠下工夫,形成独具一格的林果园,从而增加村民收入。 生态家园的建设,使烟棚村实现了家居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型农村正茁壮成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