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彩霞 |
释义 |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刑法学系研究生导师,刑法学科带头人。 宁夏农林科学院研究员杨彩霞,女,1955年9月出生,宁夏平罗县人,硕士,研究员。政协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八届委员会常委,九三学社农林支社主委,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昆虫室主任,中国昆虫学会第七届、第八届理事会理事。 1974年至1977年在南开大学生物系学习。1992年在北京农业大学作访问学者进修。1993年至1995年在陕西师范大学学习并获得硕士学位。1998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和自治区“313”人才工程人选,国家级跨世纪学科带头人,2001年被聘为宁夏大学农学系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是银川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 多年从事农业昆虫的综合治理研究,尤其对我国西部荒漠化草原昆虫区系的研究以及农作物害虫综合管理方面有比较系统的研究和建树。先后主持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自治区科技厅以及宁夏农科院等不同层次的科研项目1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科技厅重点项目4项。获国家农业部科技进步奖1项、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4项。曾作为访问学者出访美国,多次参加国家或国际学术研讨和交流。先后在国家级核心刊物和区级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获自治区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和院级优秀论文奖4篇。发现和鉴定国内昆虫新记录属、种20余种;参加完成《宁夏农业昆虫图志》第二、三集和《宁夏农业昆虫实录》等专著的编纂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人物简介杨彩霞,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副教授。 学术经历1986-1990 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英语文学学士 1990-1993 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翻译学硕士 1998-2002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 文艺学博士 学术兼职人民文学出版社 兼职译审 外国文学出版社 兼职译者 译林出版社 兼职译者 中国文学出版社 兼职译者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兼职译者 《基督教思想评论》(加拿大) 特约编辑 主讲课程本科阶段:英汉翻译、汉英翻译、英语高级阅读、高级听说课程、大学英语读写、听说 硕士阶段: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经典译作分析 海外访学2001-2002学年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访问学者 2007-2008学年美国伊利诺依大学(UIUC)Freeman Fellow 主要从事英美文学、文艺理论和宗教学领域的研究和翻译,侧重英美文学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研究 学术成果著作 1.《20世纪美国文学与圣经传统》(专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英汉翻译理论与教学研究》(专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论文 1.“预设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语言哲学的探讨”(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年增刊,1-8 2.“《飘》:两个中译本风格及处理手法比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年增刊,21-27 3.“二十世纪美国文学与基督教文化精神的同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增刊,75-78 4.“从文化差异看英汉翻译中‘形象’的处理”,《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人文学科专集,197-200 5.“永远的花儿,永远的佛祖”,《作品与争鸣》,2000年第1期,70-71 6.“关于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几点思考”,《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人文学科专集,191-192 7.“摄影文学的生命熔铸”,《摄影文学导刊》,2001年第6期 8.美国文学中基督教传统的连续性:内在同构关系”,《基督教文化学刊》第10辑,2003,211-225 9.威廉·福克纳小说的基督教视角,《基督教文化学刊》第12辑,2004,210-228 10.“尤金迪斯的“逼真记忆”:一个后现代视角”,《外国文学》,4(2008)19-25 11.“全球化背景之下的英汉翻译:困境与对策研究”,Foreign Languages Press, 2008.8 12.《喧哗与骚动》与圣经文学的相关性研究,《外国文学》,3(2009) 13.“无声的喧嚣:《喧哗与骚动》的多重解读”,《外语论丛》第三辑,2009 14.“喧哗与骚动中透出秩序和意义: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的解读”,《外 国文学名著批评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 15.“当代西方文学批评的基督教视角”,《基督教思想评论》,2009年第1期 译著 1.约翰·格雷,《伯林传》,昆仑出版社,1999 2.罗伯特·拉德勒姆,《阴谋的火焰》,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 3.马克梦,《吝啬鬼、泼妇、一夫多妻者》,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4.阿弗里尔·罗兰兹,《方舟故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5.罗伯特·斯蒂文森,《化身博士》,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6.林语堂,《中国印度之智慧》,陕西教育出版社,2006 7.《牛津英美文化词典》(英汉双解),商务印书馆,2007 8.《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分析》,译林出版社,2008 9.《中国边疆文化》,文化部,2003年交稿待出版 10.《翻转学习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 译文 1. (意)史华罗,“中国与欧洲‘爱情’概念化的宗教影响”,《基督教文化学刊》第4辑,2000年,41-71页 2.罗兰·罗伯逊,“全球化与‘传统宗教’的前途”,《维真学刊》,2001年第3期,3-11页 3.“建造开普敦第六区博物馆”,《国际博物馆》,2006年第1期,9-17页 4.“口头语言和文化认同:乍得图普里的口头传统”,《国际博物馆》,2006年第1期,61-65页 5.(美)杰弗里·尤金迪斯,“逼真的记忆”,《外国文学》,4 (2008)26-30 6.(澳门)“基于宗教信仰基础之上的文学创作与文化”,万德化,《基督教思想 评论》,2009年第1期 译审 《感动哈佛——成功进入哈佛经典陈述50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项目: 1. 20世纪美国文学批评的基督教视角透析 中国人民大学 独立主持人 2. 外国文学名著批评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要撰写人 近期学术会议: 国内会议 1.“全球化背景之下的英汉翻译:困境与对策研究”,FIT 第29届国际会议,“翻译与多元文化”,2008年8月4-7日,中国上海 2.“中国英美文学教学与研究30年”,英美文学国际研讨会,2009年5月22-24日,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上海 3.“汉译英教学与实践”,2009北京国际翻译论坛,2009年7月24-26日,香青园商务会馆,中国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个人简介杨彩霞,女,副教授。先聘任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律硕士专业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私法和比较法。 学习经历2001年中国政法大学国际私法专业硕士毕业。 2002年至2008年期间在法国巴黎第二大学留学,先后取得国际私法及国际商法硕士学位,比较法及国际私法专业博士学位。 学术成果1.“改革开放三十年对中国国际商事仲裁的影响”,载于《欧洲法律与经济评论》,N 17-N 18, 2009年6月 2.“中国国际商事仲裁概述”,载于2007年5月31日法国比较法协会中法法律日论文集《再看中国法》, 第149-163页 。 3.“中国商事仲裁法的发展及现状”,载于《罗马尼亚国际私法与比较法杂志》 , 2006年第1辑,第553-569页。 4.“中法商贸合作中的保密性问题研究”,载于《国际商务瞭望》,2005年6月16日, 第62-63页 。 5.“论互联网上的国际私法管辖权问题”,载于《北京仲裁委员会年刊》,2000年6月(合著)。 6.“国际私法管辖权问题的法经济学分析”,载于《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10月第4期, 第44 -47页。(合著) 7.“论侵权行为自体法”,载于《中国司法》,2000年第2期, 第60-61页。(合著) 8.“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责任问题”,载于《国际经济法论坛报》,1996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