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亚氨基二乙酸 |
释义 | 基本信息中文名:亚氨基二乙酸 中文别名:N-(羧甲基)甘氨酸; 氨二乙酸; 亚氨二醋酸 ; 亚氨基二醋酸 ; 二乙酸亚胺 ; 二羧甲基胺 ; �胺二乙酸; ; 二乙酸亚胺 英文名称:Iminodiacetic acid CAS 编号:142-73-4 EINECS号:205-555-4 分 子 式:C4H7NO4 分 子 量:133.1 熔 点:243℃ 沸 点:370.6 °C at 760 mmHg 折 射 率:1.501 闪 光 点:177.9 °C 水 溶 性:2.43 g/100 mL (5℃) 危险类别码:R36/37/38 物理性质性状:NH (CH2COOH)2 。白色结晶性粉末或白色斜方晶体。比重1.56 。微溶于水(5℃,2.439/100mL),难溶于醇、丙酮和乙醚,苯、四氯 化碳、庚烷,熔点247.5℃(分解)。与酸碱生成盐,还和多种金属形成螯合物。 指标名称 优级品 一级品 合格品 亚氨基二乙酸(干基) % ≥ NH (CH2COOH)2 97.0 96.0 95.0 水份 % ≤ 1.5 1.5 1.5 氯化物(以NaCl计) % ≤ 0.005 0.05 0.10 水不溶物 % ≤ 0.05 0.10 0.20 用途用途:主要用于草甘膦等农药的制造,离子交换树脂的原料及橡胶、电镀等方面。 包装:聚乙烯袋,净重25 Kg/袋。 储运:通风、干燥、密封保存。不可与酸、碱等共储混运。 制备1.氯乙酸钠法由氯乙酸配制成氯乙酸钠,再与水合肼反应生成肼抱二乙酸,然后在亚硝酸钠作用下制得亚氨基二乙酸。(1)氯乙酸钠的制备将氯乙酸溶解于水,在搅拌下缓缓加入碳酸钠,直至溶液中的气体逸尽,即得氯乙酸钠。(2)肼抱二乙酸的制备在搅拌下将氯乙酸钠溶液滴加到50%的水合肼中,反应温度不得超过25℃。加完后保温10min,反应物的pH值应在9-10之间。然后加入碳酸钠,控制温度为20-25℃。加毕,将温度升至65-70℃,保温1h。然后冷至室,用盐酸酸化析出白色固体,过滤,水洗,于60℃干燥,得肼抱二乙酸,熔点166-167℃。将肼抱二乙酸加入水中,在搅拌下缓缓加入16%的亚硝酸钠溶液,然后再加入浓盐酸,在25℃反应1.5h。将反应液蒸发浓缩至原体积的1/3,放置析出结晶,过滤,于60℃干燥,得亚氨基二乙酸。 2.用氢氰酸直接合成。将氢氰酸、乌洛托品和甲醛混合水溶液在管式反应器中反应,得到亚氨基二乙腈。 3.氯乙酸和氨基乙酸法。 4.氨基乙酸和乙醇腈法。 5.氯乙酸和氨反应法。;其制备方法是在反应釜中加入粉状氢氧化钙、25%氨水,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氯乙酸溶液,温度控制在(50±5)℃,加完氯乙酸后在该温度保持反应3h,再升温到80℃,滴加盐酸,加完后升温至95~100℃反应15min,冷却,将反应物移至结晶釜,结晶得产品。 反应方程式:ClCH2COOH+Ca(OH)2+NH4OH→NH(CH2COO)2Ca+3H2ONH(CH2COO)2Ca+3HCl→NH(CH2CO()H)2·HCl+CaCl2也可用二乙醇胺在催化剂存在下脱氢而制得亚氨基二乙醛,然后与碱反应,一部分生成亚氨基二乙酸钠,一部分还原成二乙酸胺,如此反复反应使二乙酸胺全部生成亚氨基二乙酸。现在较为先进的方法就是二乙醇胺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