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牙龈增生 |
释义 | 定义:牙龈增生指牙龈组织的细胞成分增多所致的牙龈体积增大,是由局部刺激以外的因素引起的非炎症性变化。 症状: 牙龈出血、鼻部疾患。上唇是过短,前牙排列及咬合情况。检查有菌斑、牙石,牙龈外形、炎症及出血情况、注意有粘膜下出血。 治疗:1.治疗鼻部疾病,纠正口呼吸习惯,对深覆 、深覆盖或牙列不齐者,除选磨牙齿外,有条件时应作正畸治疗。 2.因服苯妥英钠或其他药物而引起的牙龈增生,应与神经内科或心脏内科等联系,酌情处理。 3.炎症已消退但牙龈仍过长者,可行牙龈切除术。 4.由白血病引起的牙龈肥大,禁忌作一切手术,应由内科治疗。 5.妊娠时应注意口腔清洁,有创伤性咬合者应调殆,一般不作手术。若是妊娠龈瘤,待产后可行龈瘤切除术。 牙龈增生产生的原因一、口呼吸:鼻腔疾患常会造成用口呼吸,口腔长时间受到空气的刺激,导致牙龈增生。治愈鼻腔疾病,养成用鼻呼吸的习惯后多可矫正。 二、口腔卫生不良:由于长期不刷牙,食物残渣滞留在龈沟内,经细菌作用形成牙石。可看到白色、绿色、棕黑色的物质附着在牙面上,而且牙龈充血,红肿增生,有时稍受刺激就会流血,这就是炎症性增生。只要清除掉污物,经常保持口腔清洁,增生的牙龈马上就会恢复正常。对不能恢复者,可施行牙龈切除术。 三、药品:如长期服用苯妥英纳治疗癫痫,会引起牙龈增生。主要表现为炎症不明显,牙龈颜色正常,但增生显着。这种增生在停药后会自动消失。除此之外,缺乏维生素C也会引起牙龈增生,可口服或肌肉注射维生素C,每日600-800毫克,或多吃新鲜青菜、水果,并除去局部刺激。这样,一般情况下牙龈都会恢复正常。 四、咬合关系错乱:前牙拥挤、排列错乱、深覆咬合等牙颌畸形,导致牙龈常常受到食物的刺激而增生。这种增生的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经常保持口腔清洁、矫治牙颌畸形后即可恢复正常。 五、白血病:患白血病可出现牙龈增生,表现为牙龈颜色苍白,边缘有渗血,略受刺激则出血不止。与此同时,患者面色苍白、精神不振。这种疾病应由内科治疗,禁止一切口腔刺激或手术。 六、牙龈瘤:这种增生的形状极不规则,表面不光滑,质地较硬,有时会把牙挤歪。可采用手术治疗,但手术一定要彻底,否则就会复发。 牙龈切除术注意点:1.手术必须在洁治术及调后、炎症消退时进行。 2.牙周塞治剂应保留5d左右,必要时可重新敷贴。 3.手术后应保持口腔清洁,但手术区暂不宜刷牙。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