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寻山僧不遇作 |
释义 | 基本信息【名称】《寻山僧不遇作》 【年代】盛唐 【作者】李白 【体裁】五言古诗 【出处】《全唐诗》 作品原文寻山僧不遇作 石径入丹壑,松门闭青苔。 闲阶有鸟迹,禅室无人开。 窥窗见白拂,挂壁生尘埃。 使我空叹息,欲去仍裴回⑴。 香云徧山起⑵,花雨从天来⑶。 已有空乐好,况闻青猿哀。 了然绝世事,此地方悠哉! 注释译文【注释】 ⑴裴回,即“徘徊”。 ⑵《华严经》:乐音和悦,香云照耀。徧,同“遍”。 ⑶《楞严经》:即时天雨百宝莲花,青黄赤白,间错粉糅。 【译文】 石径丹壑,松木门紧闭,地上长青苔。 闲阶上满是鸟迹,敲敲禅室无人开。 从窗户窥见白拂尘,挂在墙壁上生满尘埃。 使我空自叹息,想离去又不愿意,犹豫徘徊。 芳香的云彩遍山而起,鲜花如雨从天上飞来。 空中传来美妙的天籁,却又听到青猿的哀鸣。 很明显,要了绝世事,这个地方最悠哉。 作品简析这首诗大概是李白年轻时的作品。诗人寻访一位僧人却没有遇到,而写下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寻访山僧不遇的遗憾以及对山林悠闲生活的向往之情。 作者简介李白 (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他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公元742年(天宝元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失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李白诗歌以抒情为主。他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李白是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