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雪层杜鹃
释义

雪层杜鹃(拉丁名:Rhododendron nivale Hook. f. ),是杜鹃花科杜鹃花属的一种常绿小灌木,分枝多而稠密,常平卧成垫状。蒴果圆形至卵圆形,被鳞片。花期5-8月,果期8-9月。 分布于西藏东南部、南部、东部及东北部。尼泊尔、印度、不丹、锡金也有分布。生于高山灌丛、冰川谷地、草甸,海拔3200-5800米。雪层杜鹃的嫩枝、叶可用于镇咳祛痰。

中文学名:雪层杜鹃

拉丁学名:Rhododendron nivale Hook. f.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五桠果亚纲

目:杜鹃花目

科:杜鹃花科

亚科:杜鹃花亚科

属:杜鹃花属

亚属:杜鹃亚属

种:雪层杜鹃

亚种:南方雪层杜鹃、北方雪层杜鹃

组:杜鹃组

亚组:高山杜鹃亚组

命名来源:Rhodod. Sikkim Himal. 29. 1849

形态特征

形态

常绿小灌木,分枝多而稠密,常平卧成垫状,高(30-)60-90(-120)厘米。幼枝褐色,密被黑锈色鳞片。叶芽鳞早落。叶簇生于小枝顶端或散生,革质,椭圆形,卵形或近圆形,长3.5-9(-12)毫米,宽(1.5-)2-5(-5)毫米,顶端钝或圆形,常无短尖头,基部宽楔形,边缘稍反卷,中脉在上面稍下陷,在下面稍突起,上面暗灰绿色,被灰白色或金黄色的鳞片,下面绿黄色至淡黄褐色,被淡金黄色和深褐色两色鳞片,相混生、邻接或稍不邻接,淡色鳞片常较多;叶柄短,长0.5-2(-3)毫米,被鳞片。

特征

花序顶生,有1-2(3)朵;花梗长0.5-1.5毫米,被鳞片,偶有毛;花萼发达,裂片长圆形或带状,长2-(-4.5)毫米,外面通常被一中央鳞片带,在淡色鳞片间偶杂有少数深色鳞片,边缘被鳞片;花冠宽漏斗状,长(7-)9-14(-16)毫米,粉红,丁香紫至鲜紫色,花管较裂片约短1-2倍,长(2.5-)3-4(-6)毫米,内面被柔毛,外面也常被毛,裂片开展,雄蕊(8-)10,约与花冠等长,花丝近基部被毛;子房长1-2毫米,被鳞片,花柱通常长于雄蕊,偶较短,上部稍弯斜,无毛或基部稍有毛。蒴果圆形至卵圆形,长3-5毫米,被鳞片。花期5-8月,果期8-9月。

生长分布

产西藏东南部、南部、东部及东北部。尼泊尔、印度、不丹、锡金也有分布。

生长习性

生于高山灌丛、冰川谷地、草甸,常为杜鹃灌丛的优势种,海拔3200-5800米。模式标本采自中国西藏与锡金边界。

相关变种

北方雪层杜鹃

北方雪层杜鹃与雪层杜鹃的区别为花萼较小,退化或短于2毫米;叶顶端圆钝,具小突尖,叶下面两色鳞片以红褐色的显著;花柱稍短于雄蕊。花期5-7月,果期8-9月。

产青海南部、四川西南至西北部、云南西北部,西藏东部及东南部。生于山坡灌丛草地、岩坡、高山草原、高山杜鹃灌丛、云杉林下、沼泽地及崖石空地,海拔3 200-5 400米。模式标本采自云南澜沧江与金沙江分水岭的摩顶岭。

南方雪层杜鹃

南方雪层杜鹃与雪层杜鹃不同在于植株常较直立;叶顶端锐尖,下面两色鳞片较不匀称;花萼裂片较狭,被明显的缘毛及少数鳞片。花期7月。

产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生于山坡灌丛草地、高山草甸、高山沼泽、湖泊岸边或林缘,海拔3 100-4 500米。模式标本采自云南澜沧江与金沙江分水岭的灶岩哨。

药用价值

嫩枝、叶:镇咳祛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7:4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