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学校艺术美育 |
释义 | 概述指各级各类普通学校,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乃至技工学校、职业中学、工读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成人高校的非专业性质的艺术美育。各艺术院校、系、科的专业艺术美育也属于学校艺术美育的范畴。但后者以培养专门艺术人才为目的,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安排上都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因而学校艺术美育主要指前者而非后者。原国家教委对普通中、小学的艺术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达标要求。 制定历史1988年,原国家教委颁发了教办字025号文件《在普通高等学校中普及艺术教育的意见》,指出“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提高新一代大学生素质不可少的手段。”1994年原国家教委又发布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条例》(草案),指出“学校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任务它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使学生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学校艺术美育包括艺术课教学、课外艺术活动、校外艺术活动和艺术比赛等。其中艺术课程的开设应列入教学计划,普通中、小学开设音乐、美术必修课;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和普通高等学校开设艺术类必修课或选修课。前者列入期末或毕业考试科目;后者需要进行考核,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应计算学分。学校还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课外艺术活动,在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领导和艺术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艺术社团或艺术小组,通过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特长。有条件的学校,每年至少应举办一次学生艺术节。校园内学生公共活动场所的布置要规范化、艺术化,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校外艺术活动是学校艺术美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关心、支持学生的课外艺术活动,为学生创造健康、优良的艺术活动环境。各省、市、自治区应根据本地具体情况,定期举办学生艺术节,吸收学生参加各项艺术比赛活动,以便发现和培养优秀艺术人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