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耐折度 |
释义 | folding endurance;folding strength 耐折度是指标准宽度的试样,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往复折叠至断裂所需的双折叠次数的对数(以10为底)。 耐折度是纸耐折叠疲劳强度指标。耐折度是纸张的基本机械性质之一,用来表示纸张抵抗往复折叠的能力。纸张的耐折度是测量纸张受一定力的拉伸后,再经来回折叠而使其断裂所需的折叠次数,以次数表示,单位是双折次,按纵向裁样测试的为纵向耐折度,按横向裁样测试的结果为横向耐折度。一般纵向耐折度比横向耐折度高,这是由于纤维的排列及纵向纤维的结合力大的缘故。 纸张的耐折度取决于用来抄纸的纤维的长度、强度、柔韧性和纤维之间的结合力,长而强韧且结合牢固的纤维抄成的纸,其耐折度较高;如果在针叶木化学浆中配加阔叶木浆或草类浆,则耐折度明显下降。另外,纸张的定量、厚度、紧度和水分含量等对耐折度的影响也很大。同种浆抄制的同种纸,在一定范围内,当厚度和定量增加时,耐折度将明显下降;在纤维材料中加入矿物填料可提高紧度,但会大大降低纸的耐折度;纸张含水量增加时,强度大的纸其耐折度会增加,而强度小的纸则会降低。 常见的耐折度仪有两种,一种为卧式的,称作肖伯尔(Schopper)式,在工作时将试样往复折叠近180度;另一种为直立式的,称作MIT式,在工作时试样往复折盈角度为135度。 耐折度优化案例 面浆打浆磨片齿型优化前后耐折度指标对比 指标 优化前 优化后 打浆浓度(%) 2.5-3.0 2.5-3.0 打浆度(°SR) 35-40 35-40 湿重(g) 7.0-8.0 8.0-9.0 横向耐折度(次) 20-30 30-50 纵向耐折度(次) 40-50 50-70 单台功率设定(KW) 250-300 200-250 运行时间(h/d) 12 10.5芯浆打浆磨片优化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处理面浆的磨片优化后,在同样打浆度的情况下成浆湿重提高约15%,成纸耐折度显著提高30%以上,单台设定功率降低50kw。在此基础上,专门设计了一款HY Soft fin软鳍磨片替代了原来处理欧废OCC芯浆生产线的打浆磨片。软鳍磨片为弧形刀齿,倾角度增大,泵出力强,并有利于废纸纤维的匀整、疏解,降低切断能力,保证纤维长度利于提高成纸物理指标,刀缘延长减少负荷损失,改型后再次取得理想效果,使成纸物理指标又跃上新的台阶,通过量大幅度提高,节能效果显著。 用于芯浆的HY Soft fin软鳍磨片 芯浆打浆磨片齿型优化前后指标对比 指标 优化前 优化后 打浆浓度(%) 4.0-4.5 4.0-4.5 打浆度(°SR) 35-40 35-40 湿重(g) 6.0-6.5 6.5-7.0 横向耐折度(次) 30-50 40-60 纵向耐折度(次) 50-70 60-80 单台功率设定(KW) 250-300 200-250 运行时间(h/d) 15 12.5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