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靴子落地
释义
1 中国传统典故

有个老人的卧室楼上住着一位年轻人,年轻人往往深夜归来。进房脱下靴子,往地下重重一扔,嘭当一声,声震全屋,把楼下老人从梦中惊醒,接着又嘭当一声,另一只靴子又重重落地。老人这才能辗转反侧又重寻梦境。久而久之,老人形成了条件反射,每晚都要等到两声响过之后才能入睡。有次老人实在忍无可忍,就上楼向年轻人提出抗议。年轻人这才知道自己随心所欲的举止伤害了别人。满口答应今后改正。第二天晚上,年轻人深夜回房,又是“嘭当”一声一只靴子落地了,老人忍住怒气等待着另一只靴子落地,可是左等右等,再也没有声息,却又不敢安睡,生怕忽然“嘭当”一声不期而至,直熬到天明,一夜失眠。满腹狐疑地上楼查问,原来是年轻人照老习惯扔下一只靴子后忽然想起老人的抗议,赶紧把第二只靴子轻轻地,轻轻地放到地上,不发出一丝声响,却不想反而害得老人终宵失眠。

2 股市形容词

靴子落地,放到股市里就是形容利空出尽的意思,调控的手段,力度都明了后股市才可以安心的涨。

加息或者房产税试点开征就是“靴子落地”

原因

一、3400点的时候国家打压房产没有明确呵护股市,那个时候热钱快速流入,打压地产同时也兼具打压股市中的热钱效应;

二、国家是在目前点位开始救市的,政府也明确这个点位要“保护投资者利益”;

三、楼市不调控,股市资金池的效应没有办法发挥,楼市不调控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建筑质量问题、基础设施薄弱问题、土地浪费问题、经济泡沫扑灭风险问题。 综上,股市将在第二轮楼市调控后大涨,根本原因是热钱又大幅度流入,我说过股市涨是这样几波:第一波是保险、社保、有眼光的基金;第二波是热钱,这也是最猛的一波;最后一波可能是散户和差劲的基金;现在看来很不幸被我说中,如果猛烈上涨,到时候消灭热钱又难免硬性政策,如果现在还不参与,之后又将面临严重追高的局面,很可能套死。

影响

突然加息后,尚无法排除货币调控再出新招的可能。 楼上对物价的容忍度也是有限的,如果前两只靴子没把CPI砸得掉头向下,没准下一刻,第三只、第四只靴子就要撇出来…… 通胀预期还没完全被遏制 记者:这次加息本质意图何在? 何雁明:国内国外流动性依然过剩,通胀预期还没有完全被遏制,导致基础价格都有潜在的上行趋势,明年一季度国内通胀压力也就有了加剧的可能。 加息贯彻了货币政策“稳健”的基调,会对国内持续上升的资产泡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结构性调整和经济过热的行业有积极作用,可以适当减轻输入性通胀的压力。 负利率现象仍然比较明显,从这个角度来推断,这一次意外加息有很明显的前瞻性,那就是应对明年上半年很可能出现的物价高企,但从年底金融机构银根相对收紧、资金流动性相对不够活跃的时间窗口和此次的加息幅度看,也展露了中央照顾到实体经济稳健收官的意图。 同时也可以看到,在新一个经济规划周期开启前,中央高层对未来民生问题的解决给予了很大重视,此次加息在存款利率的提升方面,对百姓有心理上的安慰。 吕随启:这次加息对宏观经济基本面的正面意义要多过负面,有利于缓解通胀的压力。而且“十二五”即将开始,如果流动性偏多的话,信贷扩张压力加大,在公开市场似乎已经无法实现这种压力的明显缓解,只能通过加息来抑制信贷的过快增长。 靴子仍没有全部落地 记者:我们注意到,在本月中下旬,各大部委的工作会议开始为明年经济勾勒轮廓,但基本上都是方向性的落实,微观、实质性的消息暂时“冬眠”。此次加息之后,政策面的靴子是否全部落地? 吕随启:这次加息后短期宏观政策面更明朗了,中央抑制通胀态度更坚决,除却行政干预还在综合性、丰富化的货币政策上做文章,对通胀预期的担忧有所减弱。但我们并不能认为所有靴子都落地了,年后就一定不加息或者不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了吗?答案应是不一定。

这次是货币政策在从适度宽松到稳健后的首次加息,体现了央行货币政策在明年的提前姿态,最实质性的就是央行副行长胡晓炼在前几天指出,货币供给总量回归常态是明年货币政策最主要的任务,这次加息可以理解为在宣告货币总量回归常态的一个开启或者是加速器。而短时间内,预计政策面上会在这一次加息后延续现状,不会有太大变化。 何雁明:一次出乎意料的加息后,也就不排除后续再加息的可能,但这种可能是需要前提的,例如新年后1、2月份的物价仍连续高企,那么不排除再度加息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 不过,有观点认为由此进入加息通道的表述,我认为不是很准确。按照目前通胀率和存贷利率,可以说是还有加息空间。而且对于现在的通胀预期压力现状来说,加息间隔过大或者一次加息,的确很难达到最好的效果。央行前几天表明的货币总量要回归常态的姿态,现在看正是给此次年底加息埋下了伏笔。 不要期待最后5天出现逆转 记者:最后一周的A股,在突然加息后会怎样表现?有观点说利空出尽可能有利好,怎么看? 吕随启:加息以及后续的可能再加息,中长期上对股市的正面影响多于负面,但从股市的反应来看,短期内基本面的方向却需要股市消化,因为货币政策的价格工具直接关联着资本市场的资金操作预期。 现在提振性的利好刺激匮乏,尤其是各部委年末的总结工作会议频繁,政策面上微观、实质性的消息几乎停止,最后这一周基本上会保持11月份市场开始调整后的震荡本色。

何雁明:如果没有加息,今年这最后一周会比较平淡地收官,权重股在上周的相对企稳、概念股的不够持续,都证明市场的心理预期作用还是非常明显地存在的,这种状态在最后一周的博弈中不会消失。而其根本在于宏观经济的大环境,稳健之于股市机会,是正向的理解,整个经济大环境都结束了高歌猛进,那么可想而知资本市场的预期。 李大霄:央行此次加息带来了未来可能再加息的种种猜测。预计市场会继续消化加息消息,难免有一定压力,但此次利空本质并不是打压经济,因此投资者不需要恐慌。以往的规律证明,年末最后几天会相对平淡,今年更处在货币政策在逐步收缩的过程中,加息消息消化后股市可能又回到原来的轨道,不会出现根本性逆转。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