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旋覆代赭汤 |
释义 | 旋覆代赭汤是一剂降气的方药,降逆化痰益气和胃。主治胃气虚弱,痰浊内阻。心下痞硬,噫气不除,或反胃呕逆,吐涎沫,舌淡苔白滑,脉弦而虚。 基本信息【方源】《伤寒论》 【组成】旋覆花(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三两(9g) 代赭石(苦,寒。主鬼注、贼风、蛊毒,杀精物恶鬼,腹中毒邪气,女子赤沃漏下)一两(6g)生姜五两(15g)半夏半升(9g) 人参二两(6g) 甘草(炙)三两(9g) 大枣十二枚擘(4枚) 【用法】水煎服。 【功用】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主治】胃虚痰阻气逆证。胃脘痞闷或胀满,按之不痛,频频嗳气,或见纳差、呃逆、恶心,甚或呕吐,舌苔白腻,脉缓或滑。 【配伍意义】本方证因胃气虚弱,痰浊内阻所致。治宜降逆化痰为主,兼以益气补虚。方中旋覆花下气消痰,降逆止嗳,是为君药。代赭石质重而沉降,善镇冲逆,但味苦气寒,故用量稍小为臣药;生姜用量独重,一为和胃降逆以增止呕之效,二为宣散水气以助祛痰之功,三可制约代赭石的寒凉之性,使其镇降气逆而不伐胃;半夏祛痰散结,降逆和胃,并为臣药。人参、炙甘草、大枣益脾胃,补气虚,扶助已伤之中气,为佐使之用。诸药配合,共成降逆化痰,益气和胃之剂。 方析君 旋覆花──苦辛性温,下气化痰,降逆止噫。[详述] 臣 代赭石──甘寒质重,降逆下气,助旋覆花降逆化痰而止呕噫。 佐 ┌半夏──祛痰散结,降逆和胃 │ │生姜──温胃化痰,散寒止呕 │ │人参──益气补虚 │ │大枣──养胃补脾 │ └甘草──益气和中 使 甘草──调和诸药 本方特色1.本方主治胃虚痰阻,气逆不降之证。以心下痞鞕,噫气频作,呕呃,苔白滑,脉弦虚为证治要点。 2.原方代赭石用量较轻,恐其苦寒质重伐胃。若胃气不虚者,可去人参、大枣,且加重代赭石用量,增其重镇降逆之功;若痰多者,可加茯苓、陈皮等以化痰和胃。 3.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胃炎、胃扩张、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幽门不全梗阻、神经性呃逆等属胃虚痰阻者,均可用之。 《金镜内台方议》:“汗吐下后,大邪虽解,胃气已弱而未和,虚气上逆,故心下痞鞕,而噫气不除者。与旋覆花下气除痰为君;以代赭石为臣,而镇其虚气;以生姜、半夏之辛,而散逆气,除痞散鞕以为佐;人参、大枣、甘草之甘,而调缓其中,以补胃气而除噫也。” 临床报道:用旋覆代赭汤治疗眩晕呕吐50例,其中急慢性胃炎和胃溃疡6例,神经官能症11例,高血压、美尼尔综合征及脑膜炎后遗症各1例,临床以头晕目眩,胸痞呕恶,口淡,吐白沫或泛清水,舌苔薄白或滑腻,脉弦缓或弦滑为主要表现。治疗结果:34例眩晕呕吐俱止;14例眩晕呕吐减轻;2例无效。服药最少为2剂,最多为18剂,平均6剂,一般3~6天见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