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安西将军
释义

安西将军,武官名,“四安将军”之一,始见于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或沿置,多为拥兵方镇,地位较高。北魏、北齐时秩三品,用以褒奖勋庸。

简介

安西将军,武官名,“四安将军”之一,始见于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或沿置,多为拥兵方镇,地位较高。北魏、北齐时秩三品,用以褒奖勋庸。

历史故事

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原为唐属国,又是吐蕃通往四镇的交通要道,吐蕃赞普把公主嫁给小勃律王苏失利之为妻,小勃律国遂归附于吐蕃,吐蕃进而控制了西北各国,因此“西北二十余国皆臣吐蕃”,中断了对唐朝的贡献,“安西都护三讨之无功”。天宝六载(747),唐玄宗任命高仙芝为行营节度使,率步骑一万进讨小勃律。当时步兵皆有私马相随,于是高仙芝率军从安西出发,经过拨换城(今新疆阿克苏)进入握瑟德(今新疆巴楚东北),再经过疏勒(今新疆喀什),翻过葱岭(今帕米尔),过播密川,抵达小勃律特勒满川。高仙芝一路跋山涉水,行军百余日。至此,他分兵三路:命疏勒赵崇玭从北谷道,拨换贾崇瓘自赤佛道,高仙芝与监军边令诚一起从护密道,约定七月十三日辰时会于吐蕃连云堡(小勃律西北部)。连云堡南面依山,北临婆勒川。堡内有兵千余人驻守,城南又因山为栅,栅内有九千多兵士据守。当唐军进至婆勒川时正是早晨,河水低缓。高仙芝命兵士每人自备三天干粮,迅速涉过了婆勒川。仙芝对边令诚说:“向吾方涉,贼击我,我无类矣。今既济而阵,天以贼赐我也。”连云堡守兵连做梦也不曾想到唐军会突然自天而降,遂惊慌依山拒战,炮石檑木如雨。高仙芝下令说:“不及日中,决须破虏。”郎将李嗣业为陌刀将,手持一旗,领陌刀手自险处先登,奋力杀去,未到中午即攻占其城,斩五千人,活捉千人,获得战马千余匹,衣资器甲数以万计。高仙芝欲乘胜深入小勃律内地,监军边令诚畏惧而不肯行。仙芝只好留下老弱兵二千人,让边令诚领着守城,自己率兵继续深入。

高仙芝率军南行三日,将至坦驹岭(今克什米尔北部德尔果德山口)。山岭险峻,多悬崖峭壁,岭长四十里,下岭即阿弩越城。他料到兵士惧怕险阻不敢下岭,即暗中先派出二十名骑兵,穿阿弩越城着胡服,假称阿弩越城人前来迎接,以消除兵士的惧怕心理。当大军将下岭时,兵士果然恐惧不肯下,并对仙芝说:“公驱我何去?”话未说完,其事先派出的二十人恰巧从岭下赶到,并说:“阿弩越城胡来迎,已断娑夷桥矣。”娑夷桥是一座藤制桥,是小勃律通往吐蕃的唯一之路,断桥则吐蕃不能入援。兵士听了,畏惧心理顿消,高兴地下岭。下岭不久,果然有胡人来迎。

二天即顺利进入阿弩越城。高仙芝命将军席元庆率精骑一千先行,让他先告诉小勃律国王说:“不窥若城,吾假道趋大勃律耳。”城中有五六个酋领,皆死心塌地投靠吐蕃。仙芝又与元庆约定说:“若酋领逃者,递出诏书呼之,赐以缯彩,至,皆缚以待我。”元庆按他的命令行事。当高仙芝到达时,席元庆已缚住了那五六个酋领,命将斩首。小勃律国王及吐蕃公主已逃入山洞,仙芝招谕,才肯出降,“遂平其国”。仙芝急令席元庆砍断娑夷桥。当天傍晚,吐蕃入援大军赶到,但桥已砍断。这座藤桥长有一箭之地,修复需要一年的时间。吐蕃虽心急如焚,却坐视不能相救。九月,高仙芝押着小勃律国王及吐蕃公主经赤佛堂路回到连云堡,与边令诚会师后,班师回安西。自平定了小勃律国之后,“拂菻、大食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服”。

九月末,高仙芝回军至播密川,即令刘单起草捷报,并派中使判官王廷芳进京告捷。由于事前未告诉四镇节度使夫蒙灵詧,招致了他的妬嫉与怨恨。当高仙芝一行人回到河西时,他不派一人前来迎接慰劳,反以“噉狗肠”、“噉狗屎高丽奴”等污言秽语把高仙芝骂得狗血淋头,认为高仙芝经自己举荐才步步高升,今天却不告知自己而擅奏捷报,是忘恩弃义。最后又训斥他说:“据高丽奴此罪,合当斩,但缘新立大功,不欲处置。”高仙芝忧俱不安。监军边令诚感到夫蒙灵詧对待此事殊不公正,遂将此事上奏朝廷。其年十二月,朝廷为嘉奖高仙芝的赫赫战功,制授鸿胪卿、摄御史中丞,代夫蒙灵詧为四镇节度使,并征调夫蒙灵詧入朝。

高仙芝虽擢任为安西四镇节度使,见了夫蒙灵詧仍是“趋走如故”,毫无报复之意,这倒使他心里不安。副都护程千里、大将军毕思琛、行官王滔、康怀顺、陈奉忠等,也曾在夫蒙灵詧面前诋毁过高仙芝,他领节度使后批评程千里说:“公面似男儿,心如妇人,何也?”又责备毕思琛过去凭借威福,擅夺他城东一千石种子庄,最后还对思琛说:“我欲不言,恐汝怀忧,言了无事矣。”又把王滔等叫到面前,命拉下去将笞打,过了一会又都释放。由于高仙芝把过去彼此之间结下的怨隙——挑明,并予以宽免,使军将们消除了顾虑,“由是军情不惧”。

天宝八载(749)十一月,吐火罗(在今阿富汗北部)叶护失里伽罗上表唐廷说,朅师国(在今巴基斯坦北部奇特拉尔)王亲附吐蕃,受小勃律镇军困苦,运粮受阻,欲发兵击破朅师国,请求唐朝调发安西兵助战,来年正月至小勃律,六月进至大勃律。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奉命出军,遂于翌年二月击破朅师国,俘虏其国王勃特没。三月,唐廷册立勃特没之兄素迦为朅师王。

安西将军 李定国

简介

张献忠义子,善用伏兵之计,与孙可望等人同为大西军四猛将。喜爱《孙子兵法》,《资治通鉴》,为人宽容,顾全大局。李定国将军为南明最后一个永历王朝的最后一根支柱。

清军十万入关后采取拉拢汉族明朝旧势力与知识分子,集中精力打击李自成的策略,再加上李自成屡屡出现军事指挥失误,很快大顺军失去了自己的发家之地,山西,陕西。

而四川的张献忠成为了清军的 下一个主要目标。1646年张献忠被清军射杀,孙可望,李定国 收集参军数千人南走遵义,贵阳。顺治六年孙可望至书永历帝连明抗情,永历帝封孙可望为秦王。顺治九年,大西军兵分两路出师抗清。北路刘文秀与吴三桂战与川北,被吴三桂击败。而李定国再南路出川东,入广西,进攻湖南。李定国为此次出征作足了功课,训练精兵3万,据说还有支特别的象兵部队。李定国部队的另一个特点是有很多苗人,在南方苗人的战斗力比要比汉人强很多。

此次出征战绩

李定国率军从武冈出全州,围桂林,清南征军统帅、定南王孔有德驻镇桂林,城破,孔有德自焚而死,这里孔有德是个有故事的人,下面仔细说说:

孔有德与尚可喜,耿仲名同为毛文龙部将。后两位就大大的有名了,乃其后与吴三桂一同叛乱的三番之二。而毛文龙是辽东地区一个土匪头子,尚可喜等人就是这个土匪头子的得力干将。不过这帮土匪起初可是爱国人士,主要经营破坏满情后方的敌后活动,颇为朝廷倚重。但缺点就是同时具备所有土匪的劣性。不听朝廷节度,偶尔也会干点强抢良家妇女的事情。对于这帮人,文人出身的袁崇焕看不下去,觉得这帮人为心腹大患,所以崇祯二年随便给毛文龙找了点罪名擅自处死。这件事引起了崇祯的强烈不满,也成为袁崇焕日后惨死的重要原因。杀掉毛文龙后,其部将被调入山东,同时满情进攻明朝就再也没有后顾之忧。但毛文龙的手下都是一帮土匪,出了毛文龙没有人能制得住。很快山东出事,毛文龙部将叛乱,逃入辽东,投降满清。其中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为清朝打天下立了汗马功劳。李定国乘胜进攻,基本解放广西全境。随后率军转入入湖南,进江西。出兵七个月,辟地三千里,军威大振。永历朝廷封李定国为西宁王。

清庭震惊,命敬谨亲王尼堪为统帅,率八旗兵十多万南下增援。至衡州,与李定国战于衡州城北。定国假装兵败,尼堪追击,中李定国伏兵之计,尼堪战死

两蹶名王,天下震动,西南七省基本至此进入永历朝廷版图,坐镇武汉的洪承畴已经坐立不安了,清廷也已经做好了放弃江南准备南北分治的最坏打算。而在此时,在这种最关键的时刻,只要攻下武汉,江南半壁江山可以说一半入手,但是最关键的人物出手彻底改变了形式,这个人不是满情猛将,也不是什么孝庄皇后,而是一直野心勃勃的孙可望。孙可望不想别的,就想废了永历自立为皇,不过他实在是本事有限,现在李定国强了风头,赢了声望马上就要盖过他,孙可望爆发了,拟夺去李定国兵权。而永历帝也意识到把持朝政的孙可望要废帝自立,遂命李定国回师,李定国为避风头转而进攻广东,结果受挫退守南宁。

顺治十三年李定国由南宁回师,移永历帝至南宁,孙可望废帝自立失败,而李定国为与孙可望和好遣回孙可望家属,但同为张献忠义子的孙可望表现实在让人失望。恼羞成怒之下,孙可望悍然发动内战,率军14万进攻李定国。但孙可望已经众叛亲离,将士临阵倒戈。孙可望只带残兵几百在无路可走情况下投降满情。顺治十五年满情三路进攻李定国,而永历朝经过内乱,孙可望又把云南,广西虚实尽告满情,李定国屡屡受挫。顺治十六年, 与吴三桂决战,由于叛徒出卖(又是叛徒。。。),伏兵计功败垂成。

其后永历帝与李定国分散,永历逃入缅甸被软禁,而李定国多次率军进入缅甸都没能将永历救出。顺治十八年吴三桂进入缅甸,缅甸将永历交给吴三桂,次年死于昆明.闻听永历被杀,与康熙元年,李定国忧愤病死于军中。

后记

永历帝被杀,李定国病死,南明已经没有任何翻盘的机会了,朱家皇室也死得差不多了。满清于皇太极死后由多尔衮带领入关,而满清人口不足百万,八旗军不过十万,文化水平不过三国演义上册,但只用了20年至康熙初年已经基本统一全国,而明末随便一个割据势力都要几十万的军队,就算八旗军再猛也早该在战斗中死绝了。只能说明末的叛徒不是多,是非常多。蛇吞象就这么完成了,不过问题是象却是被肢解的象。明末抗清的力量就没一刻统一过,李自成在陕西,张献忠在四川,左良玉在武汉,史可法在南京,郑芝龙在福建。大家基本上谁也不服谁,而且常常因为几句话就能打起来。难怪有人说明末是中国人所有缺点集中爆发的一个时期,贪婪,恐惧,自私,妒嫉,猜忌。。。内乱不断,汉奸辈出。

李定国死后剩下的抗清势力最大的可能要算台湾的郑家了,不过这点郑家军是成不了什么燎原之火的,李定国死后没多久,郑成功叛将施琅为报私仇,率清军重施当年郑成功打台湾的旧计,攻占澎湖列岛,很快逼使郑克爽投降。最后一个汉家政权覆灭,施琅也被后人骂了几百年,可是到改革开放新时代,真是什么都有可能,施琅被央视搬上荧幕后大加颂扬,还有个很酷的名字《大将军施琅》。。。历史,用胡适的话讲: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5:3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