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悬隔
释义

词语

词目:悬隔

拼音:xuán gé

基本解释

[be separated by a great distance;be far apart] 离得很远

南北悬隔

详细解释

相隔很远;相差很大。

汉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昔岁军在 汉中 ,东西悬隔, 合肥 遗守,不满五千。”《北齐书·封隆之传》:“太子少师 邢卲 ……与 孝琬 年位悬隔,晚相逢遇,分好遂深。”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五:“其心已与古人天渊悬隔矣。” 清刘大櫆 《与李侍郎书》:“而 櫆 不肖,方伏在山林巖穴之中,学既疏芜,地复悬隔,不能稍自振厉,以窥见大贤君子之门墙。” 李大钊 《面包问题》:“贫富的悬隔,一天甚似一天。”

哲学概念

胡塞尔现象学中的技术和概念,简单理解为:悬置和隔离

胡塞尔现象学的技术是:“悬隔”以及“想象”,现象学的精神可以概括为:“意识哲学”及其“面向事实本身”。胡塞尔哲学的重要方法——还原,即是通过两次对超越物的悬隔实现的。“

康德坚持知识来源于经验,但经验需要有先验逻辑的介入才成为知识。康德虽然不否认经验的意义,但康德本人更看重先验逻辑。 胡塞尔却坚持:经验只提供最初的刺激,接受经验的刺激之后,人需要对经验进行悬隔,经验进行悬隔之后,无需什么“先验逻辑”,只需要“想象”,就可以形成个人的知识。胡塞尔虽然也承认感觉经验,但更看重自由想象。 康德改变了传统的认识路径,让认识的主体(因为人有“先验逻辑”)不再围绕认识的客体(对象)转,而让客体围绕主体转。康德称之为“哥白尼式的革命”。

但在胡塞尔看来,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并不彻底,应该再往前走:不仅让客体围绕主体转,而且让客体围绕主体的“自由想象”转。客体围绕主体转的理由并非因为康德所谓的“先验逻辑”,而是因为人有“自由意志”,人可以“自由想象”、“直觉体验”。知识并非康德所谓的由经验与先验逻辑两者相互统整的结果,知识不过是想象的结果。知识(哲学以及哲学的观点)并不追求康德意义上的“本质”,知识完全是“私人”的活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3:22:54